程映虹
衡陽保衛(wèi)戰(zhàn)是中國抗戰(zhàn)后期的重大戰(zhàn)役,發(fā)生于1944年夏。剖腹洗冤的一幕發(fā)生在湖南衡陽附近的高真,時間是1944年7月初,當?shù)氐闹袊婈犑?6軍新編第十九師五十五團第一營,營長黃鏘,廣西人,黃埔十一期。這個營原來固守衡山,衡陽失守后奉命轉進高真,一路孤軍奮戰(zhàn),以少搏多,殺敵無數(shù),自己傷亡500多人(這個營是加強營,最初有700余名官兵),最后突破重圍到達邵陽,帶來8名日軍俘虜和大量繳獲的武器和物資。
這個營在高真短暫休整時,當?shù)匾晃唤欣钚旅竦霓r(nóng)民發(fā)現(xiàn)他的一只生蛋母雞不見了,地上還有一些雞毛,恰在這時駐扎在村里的下士班長石英過來,于是他認定是石英偷吃了他的雞,而石堅決否認。雙方爭得臉紅脖子粗,李說:“你們營長一來就說,你們部隊的軍風紀怎么好,什么秋毫無犯?!彪p方于是一起去見營長黃鏘。村長和村民們也紛紛跑來看黃如何處理,有人甚至在附和李的指控。一只失蹤的雞于是變成一個有關軍紀和軍民關系的大事。黃鏘考慮到在這里休整和作戰(zhàn),全靠老百姓支持,所以這個雞案一定要在全體官兵和村民面前解決好。于是他想出了一主意。他在村民面前讓官兵列隊,然后對在場的老百姓和部屬說:“如果我的部下違反了軍紀,一定嚴辦。現(xiàn)在我要鄭重地提出問題:如果我的下士班長確實殺了李新民的母雞,可以剖腹給大家看,要是肚子里有母雞,那就沒有話說,萬一不是,你李新民又怎么樣?”
黃鏘這么說的用意是要逼迫李新民“知難而退,不必追究到底”。但沒想到固執(zhí)的李新民竟然說“如果不是,我就賠命”。盡管李新民的父母和當?shù)卮彘L都勸他不必計較,哪知李新民偏偏不依不饒。這樣反而是黃鏘把自己逼入了僵局,他要手下士兵再去搜尋那只母雞,但雞就是毫無蹤影。
在這個時候,石英站出來說:“報告營長,我是營長的老弟兄,我追隨營長多年,營長平時愛我親如手足,今天發(fā)生這件事情,算是我的不幸,但是為著團體的榮譽,為了建立我們革命軍人崇高的典范,我愿意剖腹以明志;我雖然犧牲了個人的生命,但可以保全全營的軍譽,有利于今后抗日作戰(zhàn),其價值不可以估量的。我是廣西貴縣橋墟人,現(xiàn)年22歲,家里有60多歲的老母,請營長替我照料?!?/p>
盡管村長和李新民父母強烈反對,但黃鏘經(jīng)過反復考慮,“含淚答應了他的要求”,并保證全營官兵負責照顧他的老母。于是石英在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后用刺刀自己剖腹。經(jīng)過檢視,他的腹中確實沒有雞肉,而就在這時李新民的母親跑來說在草堆中找到了那只受驚躲起來的母雞,但石英已經(jīng)死亡。李新民的父母和村長都下跪要求饒李新民一命,黃鏘說他免李一死,準他入伍報國。全體村民大哭。李父拿出自己的壽衣和棺木殮葬石英,并將自己一部分積蓄送給石母養(yǎng)老。黃鏘為石英墓題了“模范軍人石英之墓”,說此后當?shù)胤綀A數(shù)百里的老百姓對自己的隊伍全力支持,共同殺敵。據(jù)說當?shù)匕傩蘸髞磉€建立了“石英廟”。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荒謬的交換:在大敵當前的時候,一個優(yōu)秀軍人竟然為了一只下落不明的母雞犧牲寶貴的生命。更荒謬的是,當時那么多人在場,卻沒人能制止這個荒謬的交換。
但這個荒謬的交換卻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年代和那個特定的情境下中國社會權力關系和道德人倫的一些令人驚訝的真相。
(摘自《法治文萃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