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容
摘 要:興趣是誘發(fā)學習情感的最好“催化劑”,是最好的“老師”,也有人說興趣是學習的摯友,是學習的一種動力。也是引人邁向成功的階梯,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難事,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要想提高地理教學成績,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我在地理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關鍵詞:地理教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171-01
興趣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力量,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贝罂茖W家愛因斯坦講:“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奔ぐl(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階段據(jù)??频匚坏乩韺W科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方法也特別豐富,我在教學實踐中常用下面幾種方法。
一、利用小故事
根據(jù)新課的內容,轉述和編造一些簡短、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及時引入新課,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引用教材中的“滄海桑田”的成語故事切入海陸的變遷;利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傳神人物諸葛亮,他的“火燒赤壁”、“草船借箭”的故事導入“天氣與氣候”。
二、利用詩歌
在教學過程中,引用一些生動、形象、確切的詩歌,營造情景,解決地理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引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龐大的地球引入其模型——地球儀;引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闡述“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三、利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地理課中,巧妙地運用比喻,能將地理知識由復雜變得簡單,由難懂變得易學,便于學生掌握,同時增添了課堂的情趣。例如:在講授“地球的自轉”時,用“人乘車行進時,看到路旁的樹向后走,而實際上樹不動,是人和車向前行駛”,來比方“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看到太陽東升西落,而實際上太陽不動,是我們和地球一起自西向東轉?!?/p>
四、利用競賽形式
青少年具有易動、爭強好勝的特點。好勝突出表現(xiàn)的心態(tài)使學生樂于搶先回答問題,寓學于樂,興趣盎然。例如:學習“南、北方時”,“南、北”雙方搶答或分組必答,根據(jù)答題情況得分,最后公布成績。因為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性動機和求成功的需要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大多數(shù)人在競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這樣,我在地理教學中,結合實際合理開展一些課內競賽活動,如要常在小組間、個人間、男女生間開展動手、回答問題等競賽活動。在競賽中,教師的一次高分,一句贊美之詞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新的希望,產(chǎn)生神奇的力量,有些甚至影響終生。對于后進生,更應注意給予鼓勵,獎其助學所長,讓他們也體驗到學習的興趣。
五、利用設疑
根據(jù)新課中的重點和難點,設計若干有趣的問題作為引子提出,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做好接受新知識的心理準備。例如:在講授“日界線”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對雙胞胎,妹妹的生日反而比姐姐大,怎么回事?”學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必須認真聽課,積極思考,是難點迎刃而解。
六、利用圖像和視頻
新課程教材圖像多樣化,有景觀圖、分布圖、示意圖、漫畫圖等,并輔之以精煉的文字語言。擯棄了舊教材繁瑣的文字語言,轉化為簡潔、易懂的圖像語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或彩色粉筆設置的版圖,以及多媒體設置的動態(tài)圖像和視頻,同時設計諸如“想一想”、“找一找”、“畫一畫”等一系列有趣、新奇的小問題,促使學生觀察、判斷能力的提高,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七、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語言既要正確、準確、條理、簡潔,又要生動形象,適時融入幽默,吸引學生的注意,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降水的形成”時,這樣說:“氣溫越高,大氣的胃口越大;氣溫越低,大氣的胃口越小。怎樣使大氣的胃口變小,把多余的水汽吐出來,從而形成降水呢?”這樣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引申了學生的思維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促進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知識的奧秘:促進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因此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特別到八年級,很多學生對老師已失去了開始時的新鮮感,那么,如何保持他們的興趣更是我們教育者要努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