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子
即興與轉(zhuǎn)折[組詩]
森子
帶上鏟子,去溫習(xí)一個動作。
塑料袋鼓脹半唇風,
說吧,也許是高壓線塔,
麥田的調(diào)色板上突然站起一個
鋼構(gòu)架的米羅。
喜鵲即興轉(zhuǎn)折,
從沒有勝利的成年蔓延到墳頭的悲觀,
赤裸的楊樹狂歡到
鐵梨寨的掙扎。
日光輸出七色幻覺,
在糧食中老鼠不是最大的黑斑,不如說
這歡樂,你懂得的歡樂
不一定懂你。
至今,還沒有人能造出一根蛛絲,
改良唾沫星兒的世界。
那個悲傷的人甚至沒留下背影
供夕陽潛伏。
野菜哼著童年的歌兒,自然的頑皮
從不在意你突然成熟。
相信插曲吧,如果你只相信刪除,
農(nóng)藥將夢見米羅。
詩人小傳:
森子,20世紀60年代生于哈爾濱呼蘭區(qū)。著有詩集《閃電須知》《平頂山》,散文集《若即若離》《戴面具的杯子》等。與友人共同創(chuàng)辦《陣地》詩刊,與他人主編《陣地詩叢》(10種)。獲劉麗安詩歌獎、詩東西PEW2013年度詩歌獎?,F(xiàn)居河南平頂山。
推薦語:
森子詩中的“智性”大多通過“反諷”這一語言技巧(一種結(jié)構(gòu)原則)來實現(xiàn)??死菜肌げ剪斂怂乖凇斗粗S——一種結(jié)構(gòu)原則》一文中把“反諷”(irony)定義為“語境對于一個陳述語的明顯的歪曲”。他解釋說,這個詞是“表示詩歌內(nèi)不協(xié)調(diào)品質(zhì)的最一般化的術(shù)語”,并認為反諷形式也包括廣泛的多樣性:悲劇性反諷,自我反諷,嬉弄的、極端的、挖苦的、溫和的反諷,等等。顯然,反諷的內(nèi)涵是指詩中多種因素的對立與不協(xié)調(diào),這在森子的詩中放射出許多“矛盾”情境的智慧之光。
——郭瑤琴
大師從天而降,瞬息湮滅,
正如希望,一地詩篇
站起來幾行。
它擊打你臉上的沙丘,有幾多重。
冷酷的拋物線,
紛紛落入墻上的鐵籃筐。
不管是天賦的副產(chǎn)品還是魔力的自貶,
螺刀在抽屜里時刻準備
與一切松懈進行純理性的對質(zhì)。
如同工作里有毀滅,接受暗示,
每一個念頭里都有一次
美學(xué)的罷工。
為了更體面地怕死或者活過,從口頭
開走嗷嗷叫的火車,
愛好似一副拐杖丟在角落。
雨水從天而降,
不斷修正形體并轉(zhuǎn)動手腕的注意力。
傘在別人手上,
沙子在你臉上。
這一刻,你才理解一首詩的干燥性,
為源于內(nèi)在的饑渴重返沙漠。
我克服了風,
像我克服了心中騷亂的情緒,拋開了
枝節(jié)對整體肉麻的贊嘆。
我克服了作者的櫥柜,房子是房子的抽屜,
過去是對晚近口吃的糾正。
永久牌自行車取代高速公路的勝利,
或者勝利者必須勝利的抽筋,
而我不是。
我克服了風、傷寒的文字,
文字也克服了我的感冒,
就像李白克服杜甫,抒情詩
克服史詩。
我修改了風向,刪去了期盼已久的雪,
讓掃帚們在門外苦等。
我修改了等待,
延遲奇遇記的發(fā)生。我克服了時間在句法中的
排序方式,閃跳挪移,從謝幕寫到開場,
這并無新生,
由死到活,事件的棉花喜歡倒敘。
以回放的手法看,
雪是從地下落到天上,可以治療頸椎病,
雖然療效有限。
我在有限中克服了無限,
澄清一池魚對數(shù)量和體重的苛求。所有的魚鱗
離開了魚身的閃爍其詞,
我都加以除法的克服,也在樹蔭里投射苦笑,
自嘲是對影子的治療,
就像遲到是對準時的揶揄,宇宙間的
游戲——規(guī)則尚需創(chuàng)建。
我克服了具體的一個個小城堡,
在每個困難上插一朵玫瑰,
從危機模式的詩歌中撤離。以不對克服對,
主題是對反應(yīng)機制的羞愧。
因此,還應(yīng)該進一步克服下一步,
如同蟲洞吸收廣義的道路,向我身后的
啄木鳥涌來更多健康的樹木。
我病了,我的所得正是我希望失去的。
隨時隨地,每一片樹葉都是陽光的大床,
我躺在上面,克服了國家地理個人面積的不均,
想象力的不收費的服務(wù)。
山水模仿了古人的畫,反之亦然。
逃避夸飾早就該認識,
現(xiàn)在虧欠了昨天——債務(wù)由喜鵲償還;
小溪洗凈了永遠洗不凈的臉,
此種悖論朝向杏花彎腰的連續(xù)動作,
露出村姑肚兜的一片瓦藍。
很少見PK了先入為主,人去屋空的小院
藏著搬不走的石磨;野蜂小聲地哼哼
仿聲了飛機引擎,生活模擬了
不定時的炸彈。
帶引信的人更安全,缺陷正好可以
和危機攀談,是的,一點點,
點染早春的銀毫,那是櫟樹剛理的平頭;
連翹枝提前出發(fā),五百里外的一個噴嚏
動搖了春山,一簇簇
不起眼的鵝黃提前通知了鐵礦;
銹住了模仿突然醒來的石刻,恐龍蛋
仿真了石頭蛋,
混蛋盜用了天體物理;
聰明人在墓地上絞盡腦汁,怎么死才好
模仿了怎么活,
漢武帝傾心于露水發(fā)作。
一直發(fā)作模仿了人間丹藥的藥性,
不可能達到了太極,孤獨的長生
無春宵一刻盡歡。
所以朽木生春芽,有時是耳朵,
我們愛吃驚的——語音的分支機構(gòu),
像牛一樣不停地在胃里鋤草;
此時、此地、此物模仿了此心,
交換產(chǎn)了交流電路,所以畫理、詩理
都以不觸高壓線為臥底;
這首詩的背景山模仿了焦贊,
不相信加深了信以為真;穿越不再是神話,
斧頭早就是炊煙的閨中密友,
在你的腳下生輝。
一個時間暴力主義者,
所有的路歸所有者,逼仄走向蒸發(fā)的
資產(chǎn)和腐爛的原野。
遠方,無產(chǎn)者的墻是看不見的戰(zhàn)友,
也可稱為解放的力量。
道路最后交付給天空引申,
空出——唯一的動作。
不必追尋盡頭,或者盡頭已經(jīng)消失在心頭,
我們消失在可見光處。
消失是一首流行詩,
每個星期上座一次。
活人的態(tài)度將影響死者,
這樣說,不是路的事物影響了人間正道。
零公里的敘述者
不等同于零度寫作。
吃盡苦頭和盡頭,做個本源的祭祀吧,
富裕即缺乏,也是這首詩不可能
完成的內(nèi)因,因為
沒有一個設(shè)定或預(yù)知的讀者是完成式的。
多好,就是說天缺一角,你搬來書桌,隨之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