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明
萍水相逢莫問名,天涯客感動惺惺。
偶然一曲青衫淚,迸作千秋不朽聲。
商婦名無客亦無,潯陽故事此模糊。
幸它冷月空江對,長與人間入畫圖。
南征北戰(zhàn)老元戎,黑海捐軀愿未終。
大眾橋邊歸骨地,令人長自仰英風。
鴻蒙鑿破邁神工,斗大雄文榜字宗。
不使焦山稱擅勝,蒼奇古健樹家風。
老干重鱗勢若龍,高標不與眾儕同。
自從受得爵封后,云步橋邊氣更雄。
乍向青冥一俯首,萬峰羅列盡兒孫。
晃巖重上接天風,山海蒼茫動客衷。
頭角崢嶸早擅名,南安家世亦簪纓。
一門縱使皆龍虎,涇渭唯公判濁清。
丹心耿耿舊情深,南澳要盟偉烈心。
何必朱明封國姓,支天大木本森森。
結(jié)聯(lián)玄箸共鏖兵,北望中原恨滿膺。
縞素樓船十萬甲,麾師一舉動金陵。
自許中原必姓朱,投鞭浩氣轉(zhuǎn)胡盧。
悔兮江上釋戈舞,鎩羽重來整戰(zhàn)圖。
旌旗獵獵勢如吞,劍指東南海氣昏。
早復(fù)臺澎歸故國,當時端賴有斯人。
泣血經(jīng)營勞瘁身,煢煢海上作孤臣。
飄零家國無窮恨,到死英雄愿未伸。
天地悠悠三百春,白衣蒼狗變風云。
而今高佇重期盼,兩岸炎黃共一樽。
籬下黃花寄綺年,才人風邁蘊波瀾。
囊錐露穎尋常事,豈在渭陽詈語間。
兒女青閨早擅場,樊山俊賞費揄揚。
祝英臺近清平樂,換骨奪胎化夢窗。
涂炭遼東引痛思,宗邦重整待何時。
遠征一賦雄心在,想見斯人卓犖姿。
并世難期兩杰英,相逢握手慰嚶鳴。
獨行氣與風云氣,都為蒼生振旆旌。
英嚴援引即吉星,女學(xué)津門嚆矢名。
只身萬里走滄溟,美雨歐風助性靈。
倚得雄奇成一卷,詞壇從此煥新聲。
護生匪易廢屠難,說法談經(jīng)勸大千。
悲憫情懷終不了,故從水族締因緣。
若從巾幗觀詞史,三百年來幾雁行?
少婦盧家畫境開,菱歌小艇映亭臺。
古今多少銷憂客,都向白門此處來。
槳聲燈影繡簾招,切切檀槽傍玉簫。
縱有桃花成濺血,幾人扇底看南朝。
逐酒征歌裊篆煙,蘭舟載負過年年。
六朝剩有閑金粉,也為曾家飾汗顏。
染翰雕龍早擅名,劬勞奉國戴披星。
南冠項并文山節(jié),一坐東華望孝陵。
佞佛捐身不佑身,青袍白馬動邊塵。
誰知一片梁時月,曾照臺城餓死人。
日暮高陵噪亂鴉,井韓戴辱盡葵麻。
黃奴不解犁庭恨,臣虜依然唱落花。
騷壇江右大宗工,王沈翁倫迥不容。
靈性而今誰得似,小倉山下憶袁公。
奕奕鐘山作門必宮,萬方意愿此心同。
掀翻帝座開民本,成就先生百代功。
卅年檢韻鬢成霜,歌吹竹西憶杜郎。
行盡淮南山萬疊,霏霏細雨過維揚。
構(gòu)亂劉王實禍梟,生民哪得樂漁樵。
參軍不盡滄桑感,一賦蕪城動六朝。
蜀崗半角障紅樓,竹葉飄蕭曲徑幽。
夜半酒人驚夢覺,一窗斜掛小銀鉤。
曼引隋堤柳色新,虹橋歷歷水粼粼。
船娘柔櫓清歌起,搖出東天月一痕。
明月三分占二分,斯言獨自廣陵人。
須知無賴元無奈,難遣相思是病根。
紅藥偏生廿四橋,波心皓月蕩瓊瑤。
姜郎去后雖陳跡,猶有清詞未寂寥。
衣冠有冢足堪嗟,板蕩孤忠不憶家。
三百年來非寂寞,清輝夜夜照梅花。
人因類聚物群分,八怪何嘗只幾人。
各領(lǐng)清新標異幟,東南從此蕩陳因。
不愛分書愛漆書,冬心集里每爬梳。
偶來駝嶺窗前立,默向先生問起居。
鷓鴣小吏幾人儔,疾苦黎民引自羞。
未許天公箝恨口,蕭騷筆下即陽秋。
古之釣臺遺跡多矣,余所謂者,東漢嚴光垂釣處也。其地當浙江桐廬富春山半,下臨江渚。臺有東西各一,皆高數(shù)十丈許。其西,即宋謝翱哭祭文信國處。庚辰秋杪,余以公干過此,登臨感觸,紛沓追思,低徊檢韻,聊作屐痕。
疑云疑雨畫屏開,并峙雙峰傍水涯。
千尺絲綸竿百丈,先生作釣費人猜。
榮利依劉唾手成,側(cè)身逃隱為心平。
希文一筆祠堂記,更播千秋萬世名。
人主人臣兩不堪,子何慳吝父何涵。
當時若許仍初氏,眼底州城不姓嚴。
淮水桐江共漢天,同朝南北各垂竿。
韓侯釣罷嚴公釣,都作他人壁上觀。
盡道云臺遜釣臺,詎知復(fù)國仗群才。
思無猛將如云力,那得桐江釣隱來。
紳縉朝堂早漠然,本為身后竟身先。
終南大有說真隱,幾個論公不汗顏。
移人時位是耶非,故舊隆情易式微。
文叔若非真雅量,狂奴安得占漁磯。
胥潮亦肅高風節(jié),雪浪從無到富春。
千年有客上西臺,一慟招魂四野哀。
袍澤丹誠天可鑒,瓣香何處奠蒿萊。
從來責譽聚紛紜,責是求全譽是尊。
萬古雙臺容不改,人君共仰即昆侖。
鯨波萬頃霧蒼茫,此是鏖兵古戰(zhàn)場。
八百余年彈一指,我來憑吊憶興亡。
聞道當年海浪腥,貔貅十萬入幽冥。
至今拍岸驚濤水,恍作樓船苦戰(zhàn)聲。
子孫何弱祖何強,衰祚乖時企再昌。
縱有三忠能柱國,難將宋斧拒元囊。
燕市從容死不辭,指南錄里證先知。
君看浩渺零丁水,曾載堂堂正氣詩。
國是籌勞不顧身,茫茫煙水葬君臣。
青編檢盡多忠烈,亙古奇男只此人。
天違大愿勢難張,擊楫中流竟國殤。
唯有人心香一瓣,陰云愁色吊陽江。
泣血辭郎風嶼濱,拼將心力挽沉淪。
壯哉共命鴛鴦鳥,同作捐軀不朽人。
黃木灣頭水自清,賢母猶膺烈婦名。
為趣佳兒甘一死,鞠躬報國是丁寧。
伍馬熊蘇杜共陳,聲名義勇各清芬。
英風永駐江門麓,更為湖山壯國魂。
而今各族共諧調(diào),舊史塵煙早散消。
百戰(zhàn)終歸民作主,大忠祠外日昭昭。
除卻唐京與宋京,朱明完璧此邊城。
雉陴西望連山海,旆影東翻接錦寧。
郊野當年兵氣久,肆廛今日物華盈。
我來不見袁公跡,牢落心頭意未平。
邊才受命即人豪,仗劍麾師控薊遼。
單騎親巡迨末雨,雙寧捷戰(zhàn)竟空勞。
人謀詭計天偏佑,自壞長城祖不祧。
大夜無眠翻痛史,恍聞白馬動秋潮。
胡馬梟張夜叩關(guān),摧鋒大任付常山。
壯懷文岳雙忠烈,銳志山河眾庶安。
布陣交兵真甲作,還尸裹革正丁年。
喜峰南苑盧溝月,長記雄師血戰(zhàn)酣。
浩茫黃海陣云長,大鹿劉公痛國殤。
八遠突沖皆虎嘯,孤軍搏戰(zhàn)自鷹揚。
毅堅雄魄驚神鬼,節(jié)壯中華作脊梁。
嶺表仄聞祠繕葺,邦家合族共輝光。
津門得漢雁足燈拓本,楊惺吾舊藏物也。漫公為跋數(shù)語,張諸壁間,感而賦此。
振翮千山可渡,書空二字無休。燭光猶照漢宮秋,北海人歸名就。 本為炎涼信使,更屬生死良儔。遺山泣血筑高丘,何羨鴛鴦佳偶。
端午詞,代人作。
角黍堆盤,今又是,人間佳節(jié)??粗勺印⑼罂M花線,膺懸雜結(jié)。蒿艾多從朝市取,菖蒲盡向湖濱曳。舉雄黃、獨醒話靈均,情猶切。 比不得,湘蘭潔;怨不得,屈潭闊。者悠悠千載,詩投無輟。三戶豪言淚漬血,九歌忠憤心昭月。莽紅塵、冰炭豈同爐,無休歇!
子遐遺石,置之既久。一夕心有所會,頓生眷戀之思。猛憶稼軒《山鬼謠》亦詠此者,因為擬名,鐫其背后,記之以詞。
漫公揀其近年詩作付諸楮墨,擬作都城之展。余遍觀之,頗動心旌,洵二難并者。頃將結(jié)集,屬為弁言。爰賦俚詞,聊充小引。
妙翰華章寫,憶年時、歌吟盾鼻,公其能者??∷ㄐ膬x早,英發(fā)雄姿流亞。又陸子、樓船鐵馬。絕賞遺山幽并氣,把諸家、合得一爐冶。千萬緒,任揮灑。 晚來校理奚囊札,盡登臨、題衿詠史,放杯酬答。感事常赍家國愛,不作尋常風雅。渾未覺、蕭蕭白發(fā)。此是嚶鳴求諍友,好供他、宇內(nèi)論聲價。倩品味,屏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