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法治保障
對于行進在現(xiàn)代化之路上的中國,法治是繁榮穩(wěn)定的基石;對于掌舵民族復興航船的中國共產(chǎn)黨,法治是執(zhí)政興國的支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軍號。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關于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凝聚了全黨智慧,體現(xiàn)了人民意志,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全會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事關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的一個全局性問題,必須將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扎實抓好落實。
“以律均清濁,以法定治亂?!比绻f17年前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開啟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偉大航程,那么十八屆四中全會再次部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則是在這條道路上的一次歷史性跨越,體現(xiàn)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上認識的突破、手段的創(chuàng)新。全會提出的新觀點、新舉措,必將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水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制度框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法治保障。
新華網(wǎng):
圍繞總目標建設法治中國
前景令人向往,目標催人奮進。實現(xiàn)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歸根結底在于扭住核心、抓住重點、把握要害,在關系根本的關鍵問題上明確方向、堅定立場、著力發(fā)力,從而提綱挈領,綱舉目張。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漸次展開,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已進入一個新階段,必將為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奠定更加堅實的法治基礎,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支撐。
大幕已啟,宏圖正展。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四中全會描繪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宏偉藍圖,凝心聚力,扎實工作,一個和平發(fā)展、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的法治中國,必將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聯(lián)合早報:
中國依法治國2.0版讓人拭目以待
長時間以來,中國法治不斷完善,但法治卻無法做到齊頭并進,主要的攔路虎無疑是權大于法,也就是各級一把手的權力沒有受到應有的監(jiān)督和必要制約。這形成了權力尋租和貪腐的現(xiàn)象。習近平掌政后厲行改革,整治貪腐的力度前所未有,這是必要的治標之道,但最終還是得歸結到治本,而制約一把手的權力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做到這點,把他們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能有效地、逐步地革除人治的積弊。這次全會發(fā)布公報宣示,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倒查機制,包括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這些措施若都能落到實處,應能起到很大的制約效果。
另外,在一個法治社會里,人們必須相信,社會公義最終能在法庭得到伸張。因此,盡量排除權力對司法審判的干預極其重要。此外,司法體系要有效運作也有賴于培養(yǎng)足夠的訓練有素的專業(yè)法律人員,尤其是法官與律師。這顯然需要一個過渡期,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謂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法治,顯然有異于西方的法治。習近平強調的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要做到權力在法律的框架內運作,這是中共首次以中央全會的形式專題研究部署推進依法治國,充分展現(xiàn)改革魄力。新藍圖能否落到實處,我們拭目以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