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俗語中的智慧

      2014-11-15 04:14:18陳遠(yuǎn)生
      月讀 2014年12期
      關(guān)鍵詞:劉姥姥俗語智慧

      ◎ 陳遠(yuǎn)生

      俗語中的智慧

      ◎ 陳遠(yuǎn)生

      與“陽春白雪”的經(jīng)典詩文名句相比,“下里巴人”的俗語諺語要接地氣得多。在外交舞臺上,在日常生活中,俗語同樣大放異彩。習(xí)近平同志曾在一次對外演講中談及國家發(fā)展道路問題,引用了一句飽含中國智慧的俗語——“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來說明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fā)言權(quán);而在提醒全黨同志警醒起來,切實(shí)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時,則用了“打鐵還需自身硬”。足見,恰當(dāng)?shù)剡\(yùn)用俗語,可以點(diǎn)綴話語、活躍氣氛,甚至可以指點(diǎn)迷津、令人警醒。

      集體智慧的凝結(jié)

      俗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大多創(chuàng)造于民間,流傳于民間,言簡意賅,常常幽默風(fēng)趣,充滿智慧。我們從孩提時代起,就能從身邊人那里聽到很多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常常是充滿教育意義的,由于生動好記,往往不像籠統(tǒng)說教那樣面目可憎,讓人更易愉快地接受。俗語中包含著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價值觀,也就潛移默化地進(jìn)入心中。比如,第一次離家出遠(yuǎn)門,老人就愛叮囑:“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薄霸诩仪蘸?,出門事事難。”這是提醒我們與人交往要誠信友善,同時要多留個心眼,別被不懷好意者蒙騙;有了一點(diǎn)成績沾沾自喜,師長就會說:“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碧嵝盐覀兘潋溄湓?,保持謙虛;剛剛工作,漫天撒網(wǎng)不得要領(lǐng),前輩就會說:“百藝通不如一藝精。”提醒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些俗語的最初作者是誰,已經(jīng)很難說,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凝結(jié)了一代代人的集體智慧。

      除了人際交往中的道理,俗諺還包含了大量農(nóng)業(yè)方面的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和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記錄,前者如“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dāng)時”,“六月不熱,五谷不結(jié)”,“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后者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初一雪打燈”,“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fēng)”,“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等等。今天,我們已經(jīng)可以借助先進(jìn)的科學(xué)手段指導(dǎ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偵測天文物候,但這些俗諺,仍可以提供一些參考與啟發(fā)。

      典籍精華的提煉

      承載厚重傳統(tǒng)文化積淀的古代典籍,也是俗語諺語的重要來源。這類俗語,或直接化用典籍中淺顯易懂的名句,或?qū)⒁粋€或多個歷史故事高度濃縮,或簡要點(diǎn)出事件規(guī)律。

      拿《論語》這部極為重要的古代經(jīng)典來說,像“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聽其言,觀其行”“欲速則不達(dá)”等名句,現(xiàn)在還被社會各個階層廣泛運(yùn)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jīng)成為俗語的一部分。

      被尊為圣人的孔老夫子,也犯過“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錯誤:弟子子羽其貌不揚(yáng),給孔子的最初印象并不好。但是,子羽勤奮好學(xué),最終成為一位著名的學(xué)者。人們現(xiàn)在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這個例子。至于《三國演義》中龐統(tǒng)因?yàn)槊渤蠖皇艽姷氖?,也是這一俗語的印證。

      古典小說中的許多知名情節(jié),為人們喜聞樂見,縮成短短幾字俗語,廣泛使用?!墩f唐》里的程咬金,頭腦簡單,武藝不精,但是運(yùn)氣特別好,劫皇杠竟然一舉得手,遇到高手雖然狼狽也總能全身而退,于是,人們用“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形容一件事進(jìn)行得好好的,忽然遇上了阻礙,而且,這個阻礙往往不是特別討厭。

      再如《紅樓夢》里詳細(xì)地描寫了劉姥姥“走親戚”事件。劉姥姥初見世面,到處出丑,惹得賈府眾人狂笑不止,也令讀者忍俊不禁。因?yàn)檫@些文字,真正做到“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劉姥姥的窘迫,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窘迫,為了替那些可能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的失態(tài)解圍,俗語“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應(yīng)運(yùn)而生。劉姥姥最后仗義救巧姐,獲得了人們的由衷敬佩,這個俗語的善意,不難發(fā)現(xiàn)。

      有趣的是,來自民間口語體系的俗諺,往往也借助典籍之力,流傳至今。唐代功臣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公主,有一回,夫婦倆發(fā)生爭執(zhí),郭曖沖動之下打了公主,郭子儀立刻把兒子綁了,自己去向皇帝請罪?;实鄄⑽从?jì)較,說:“俗話說‘不癡不聾,不做阿家阿翁’,小夫妻間的事,不用認(rèn)真?!边@句俗語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難得糊涂”一樣富含處世智慧而毫不艱澀。

      優(yōu)美修辭的魅力

      俗語為什么擁有如此生命力?因?yàn)樗蕊柡酥袊厣恼芾硭季S,而且具備中國文字的獨(dú)有美感。

      首先,俗語非常喜歡用“對比”手法,造成跌宕感。比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個和一個,形成數(shù)量上的對比;地位低微的皮匠和智慧非凡的諸葛亮,形成形象上的對比;組合起來的效果,就是打破心理定勢,留下深刻印象。當(dāng)然,皮匠本來是“裨將”(副將),在流傳過程中慢慢走了樣,但這種“訛誤”,恰恰說明人們也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的。

      再看“匠”和“亮”的讀音,合轍押韻,讀來音韻和諧,與傳統(tǒng)詩歌的審美相合。隨便再舉幾個例子:“動手成功,伸手落空?!薄疤焐舷掠甑叵禄?,自己跌倒自己爬?!薄安慌聼o能,就怕無恒?!薄安慌侣?,就怕站?!薄耙徊蛔?,二不休,倒了葫蘆灑了油。”……如果用各地方言說出,則詼諧之感更盛。

      畫面感,形象化,是俗語打動人心的利器。比如“岸上不刮風(fēng),河里不起浪”這是說事出總有因,粗俗點(diǎn),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拔出蘿卜帶出泥”,比喻由一件事引來其他麻煩,或由一個犯事的牽出一大串;“渾身是鐵能捻幾根釘”,意思是一個人力量有限,團(tuán)結(jié)才是硬道理。講道理時,引用上這么一兩句,立刻能拉近與聽者的距離。

      漢字的形式美也在俗語中頻頻出現(xiàn)。大家熟知的“八字還沒有一撇”,來自漢字筆順;“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就靠‘干’”,用“干”的間架結(jié)構(gòu)來帶出整句話的氣勢。

      廣義地說,俗語也包括歇后語。歇后語常借用諧音手法,顯得出人意表又順理成章:“觀音堂里著火——妙哉(廟災(zāi))”“外甥打燈籠——照舊(舅)”“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缺衣(一)少食(十)”……遮掉前半句,儼然成謎語,略帶曲折而總有答案,自然受人歡迎。

      “自相矛盾”的思考

      有一正必有一反—— 細(xì)心的你可能早已留意到一個現(xiàn)象:有時候,俗語似乎正說反說都可以。

      比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歌頌寧死不屈的錚錚氣節(jié);可是又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勸人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保存實(shí)力來日再戰(zhàn)。還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勸人向善;可是又有“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似乎是勸人別那么老實(shí)?這邊剛說“皇帝女兒不愁嫁”,那邊就針鋒相對“酒香也怕巷子深”。剛提出“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另一句話迎頭痛擊“有仇不報非君子”……

      是因?yàn)橹袊颂貏e沒有原則嗎?顯然不是,因?yàn)樵谄渌Z種的國家里,照樣有這種情況。

      一方面,俗語并不等于絕對真理,事實(shí)上,也沒有適用于一切情境的至高教條。正反兼?zhèn)?,避免走向極端,恰也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心理中的“不偏不倚”;何時該偏向哪方,考驗(yàn)一個人“運(yùn)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功夫。

      另一方面,俗語也并非全都正確,有一些觀念已明顯不合時宜,或隨著人們認(rèn)識的進(jìn)步被檢驗(yàn)出謬誤之處。這個時候,就需要“慎思明辨”,對俗語進(jìn)行正反兩方面的思考,擇優(yōu)而去劣。

      被誤傳的俗語

      類似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種在流傳中產(chǎn)生訛誤的俗語還有很多。

      例如,“無毒不丈夫”,現(xiàn)多用來表示決心采取毒辣的手段做成某件事。然而,在古人眼中,“丈夫”往往指那些胸懷寬廣、有所作為的男人,怎么會跟“毒”聯(lián)系上呢?其實(shí),這句話本應(yīng)為: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意思是心胸狹窄的人不能稱為君子,缺乏度量的人不能稱為大丈夫。后人出于音韻的考慮,將“度”讀成了“毒”,結(jié)果以訛傳訛,竟錯成“無毒不丈夫”,就連句意本身也發(fā)生了改變。

      又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如果真用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豈不太殘忍了嗎?原來,這句話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fèi)鞋。有些地方方言將“鞋子”讀成“孩子”,后人根據(jù)讀音逐漸將“鞋子”寫成了“孩子”。

      猜你喜歡
      劉姥姥俗語智慧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劉姥姥吃鴿子蛋
      幽默大師(2020年11期)2020-12-08 12:01:58
      劉姥姥
      百花園(2020年6期)2020-06-29 07:26:19
      俗語知多少
      劉姥姥的愛情故事
      家庭百事通(2016年4期)2016-04-13 20:34:57
      有智慧的羊
      植物詞“杏”的國俗語義探究
      語文知識(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6
      俗語趣談
      英語大王(2013年10期)2013-12-31 00:00:00
      智慧派
      劉姥姥的公關(guān)術(shù)
      佳木斯市| 洛宁县| 龙井市| 佛冈县| 上林县| 嘉鱼县| 萍乡市| 无锡市| 曲麻莱县| 曲周县| 商洛市| 辛集市| 盐池县| 武汉市| 藁城市| 客服| 盐边县| 新巴尔虎左旗| 元江| 广东省| 威宁| 沂南县| 手机| 铜鼓县| 白河县| 南岸区| 天祝| 邵阳市| 汉中市| 乡宁县| 华安县| 德保县| 外汇| 翁牛特旗| 齐河县| 资中县| 类乌齐县| 娱乐| 鄂托克旗| 韶关市|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