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峰
(山西汾西新柳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孝義 032300)
國內(nèi)外對厚煤層工作面的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進行了大量研究[1-4],但對特厚煤層的研究較少。本文以某煤礦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數(shù)值模擬軟件,通過對工作面和回采巷道的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進行分析,對特厚煤層的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進行研究,為煤礦的安全生產(chǎn)提供理論指導。
某煤礦開采石炭二疊系3#~5#煤層為特厚煤層,煤厚厚度平均為15.3 m。工作面老頂為中細砂巖、含礫粗砂巖,直接頂為粗砂巖,直接底為炭質(zhì)泥巖。開采過程中,出現(xiàn)了工作面回采對臨近巷道的影響作用明顯。8107與8106工作面為相鄰工作面,位置關(guān)系圖見圖1。
圖1 8105、8106工作面位置關(guān)系圖
兩工作面之間留設(shè)有45 m寬的保護煤柱。5107巷為8107工作面的回風順槽,臨近8106工作面采空區(qū),巷道斷面為矩形,凈寬5 300 mm,凈高3 700 mm,凈斷面9.61 m2。8107工作面自開切眼推進至約250 m后,5107巷距工作面20 m范圍壓力開始顯現(xiàn)明顯,出現(xiàn)片幫、頂板下沉、底鼓、支柱折損、錨桿(索)拉斷等現(xiàn)象,影響了巷道的安全使用。
為確定5107巷圍巖失穩(wěn)的影響因素,依據(jù)5107巷圍巖環(huán)境及實際開采條件建立數(shù)值計算模型。模型長 ×寬 ×高 =700 m×557 m×142 m,共建立624 160個單元,650 465個節(jié)點。模擬內(nèi)容為8106工作面回采前后,隨8107工作面推進5107巷的應力分布情況。模型模擬工作面推進的距離為600 m,每步開挖20 m,共開挖30步。模擬分兩種情況進行,1)8106工作面不開采,確定8107工作面開采對5107巷的影響作用。2)8106工作面已開采,確定5107巷隨8107工作面推進,其巷道圍巖應力的變化情況。
1)8106工作面未開采。
8107工作面推進不同位置時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分布情況見圖2。
圖2 81062工作面未開采時超前支承壓力分布圖
由圖2可知,隨著工作面的推進超前支承壓力峰值不斷增大,當工作面推進至200 m時,超前支承壓力峰值達到最大并趨于穩(wěn)定。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約為80 m,其中,0~8 m為應力降低區(qū),8~80 m為應力升高區(qū),14~18 m為支承壓力峰值區(qū),應力最大為25~27 MPa;大于80 m后為原巖應力區(qū)。
2)8106工作面已開采。
8107工作面推進不同位置時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分布情況見圖3。
圖3 81062工作面已開采時超前支承壓力分布圖
由圖3可知,當8106工作面回采完畢后,隨著8107工作面的推進超前支承壓力峰值不斷增大,當工作面推進至200 m時,超前支承壓力峰值達到最大并趨于穩(wěn)定。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影響區(qū)域劃分沒有發(fā)生變化,應力峰值變化較大,峰值最大為27~29 MPa,較無鄰近采空區(qū)影響時提高了 11.5% ~12.5%,可見采空區(qū)對8107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是較為明顯的。
8107工作面推進不同距離時位于工作面前10 m和80 m處5107巷的垂直應力峰值情況見表1。
表1 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和巷道圍巖應力情況表
由表1可知,8106工作面已開采時,隨工作面的推進位于工作面前方10 m處的巷道圍巖應力逐漸升高,而位于工作面前方80 m處的巷道圍巖應力變化較小。當工作面推進100 m時,超前工作面10 m和80 m處巷道的垂直應力峰值分別為30.9 MPa和26.4 MPa。當工作面推進300 m時,超前工作面10 m和80 m處巷道的垂直應力峰值分別為40.9 MPa和27.9 MPa。由此可見,受采空區(qū)與超前支承壓力的雙重影響,5107巷的圍巖應力較無采空區(qū)影響時增大明顯,高應力的長期作用將導致圍巖失穩(wěn)。
8106工作面未開采時,隨8107工作面的推進位于工作面前方10 m處的巷道在超前支承壓力的影響下圍巖應力逐漸升高,而位于工作面前方80 m處的巷道圍巖應力變化較小。當工作面推進100 m時,超前工作面10 m和80 m處巷道的垂直應力峰值分別為21.0 MPa和17.1 MPa。當工作面推進300 m時,超前工作面10 m和80 m處巷道的垂直應力峰值分別為24.7 MPa和17.6 MPa。由此可見,5105 巷在無鄰近采空區(qū)影響下,巷道圍巖應力集中程度不高,圍巖能夠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
將兩種開采條件下的工作面超前支承壓力位置及大小、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內(nèi)外的巷道圍巖應力狀態(tài)進行對比,由對比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
1)兩種開采條件下,8107工作面在推進200 m后,其超前支承壓力大小及影響范圍趨于穩(wěn)定。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在兩種開采條件下不變,均為80 m,其中14~18 m為應力峰值區(qū)。超前支承壓力峰值大小在兩種開采條件下變化明顯,8106工作面未開采時,應力峰值為24~26 MPa;8106工作面已開采時,峰值最大為27~29 MPa,較前者提高了11.5% ~12.5%。工作面前方20 m范圍內(nèi)應力集中明顯,為重點支護區(qū)域。
2)8107工作面前方10 m與80 m處的巷道圍巖應力狀態(tài)在兩種開采條件下變化明顯。當8106工作面開采后,巷道圍巖應力最大值均大于超前支承壓力峰值,說明在鄰近采空區(qū)的影響下,5107巷的圍巖應力不同區(qū)段應力集中程度不同。工作面前方20 m范圍內(nèi)在鄰近8106采空區(qū)及8107工作面回采的雙重采動下,應力集中明顯,巷道圍巖易失穩(wěn)破壞;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外的巷道在只受鄰近8106采空區(qū)影響時,圍巖應力較小且趨于平穩(wěn),巷道易保持穩(wěn)定。
3)基于以上原因,5107巷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出現(xiàn)了片幫、底鼓、頂板下沉等現(xiàn)象。建議工作面超前支護距離不小于60 m,其中工作面前方30 m范圍內(nèi)為重點支護區(qū)域,應進行補強支護,提高支護強度。
1)8107工作面在推進200 m后,其超前支承壓力大小及影響范圍趨于穩(wěn)定,超前支承壓力影響范圍為80 m,峰值位置為工作面前方14~18 m。
2)超前支承壓力峰值大小在兩種開采條件下變化明顯,單一采動影響時,應力峰值為24~26 MPa;雙重采動影響時,峰值最大為27~29 MPa,較前者提高了11.5% ~12.5%。
3)在鄰近采空區(qū)條件影響下工作面前方20 m范圍內(nèi)應力集中明顯,為重點支護區(qū)域。
[1]任建喜,孟 昌,占有名,等.厚煤層綜放工作面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及其支護技術(shù)研究[J].煤炭工程,2013(12):64-67.
[2]李振雷,竇林名,蔡 武,等.深部厚煤層斷層煤柱型沖擊礦壓機制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32(2):333-342.
[3]馬忙利.厚煤層綜放工作面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模擬與現(xiàn)場實測[J].煤礦安全,2013,44(8):226-228.
[4]顧士坦,李男男,蔣邦友,等.傾斜厚煤層綜放工作面端頭礦壓特征分析[J].煤炭工程,2012(0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