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隨著高校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產(chǎn)生良好教育效能的基礎,本文從了解溝通,認清障礙,掌握技巧三方面淺談溝通促進高職教育。
關鍵詞:溝通;障礙;技巧
成功的教育,取決于多項因素,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質量。如何使溝通更好的促進高校的各項日常管理工作,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充分了解溝通在學生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 有什么質量的溝通, 就有什么質量的師生關系, 而有什么樣質量的師生關系, 也就有什么樣的教育。
因此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應該深刻的認識到溝通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及時的溝通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將學生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抑制在萌芽當中。
(二)積極的溝通有助于學生協(xié)調而有效的執(zhí)行及教師的各項管理行為,讓學生管理工作變得高效。
(三)真誠的溝通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管理工作從被動變?yōu)橹鲃印?/p>
二、深刻認識到當前師生溝通之間遇到的障礙
當前溝通不暢的問題普遍存在于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往往是以一種被動的形式開展。產(chǎn)生當前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或許有以下幾點:
(一)渠道障礙
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方式基本上是通過面談,而這種面談相對于眾多的學生人數(shù)又顯得遠遠不夠。單一的溝通模式、狹窄的聯(lián)系方式造成了師生的疏遠,溝通渠道的障礙不僅會縮小學生工作者信息來源的機會和范圍,同時也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扭曲。
(二)個體因素障礙
大學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地北天南,不僅家庭、社會環(huán)境各自不同,志趣、性格各異,就連語言、生活習慣也不一致,加之其他種種外在因素影響,必然呈現(xiàn)思想認識、價值觀念、道德規(guī)范乃至求學目標的多樣性,這就加大了溝通的難度。
(三)溝通內容煩瑣
各時期的大學生均須隨時、及時地解決他們的目標問題,使其盡快走出迷茫期,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和人生價值取向,幫助其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yōu)良品格,傳授其心理調適方法,幫助其消除心理困惑、增強克服困難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而這些工作涉及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每個學期又都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因此學生對溝通的新鮮感逐漸喪失。
(四)溝通方式的單一
多數(shù)教師目前仍依賴于枯燥的說教方式教育學生,將自己放在學生的對立面,家長制風格突出,習慣于高高在上的發(fā)號施令,講話的方式方法不考慮人的因素、事的因素,不考慮受教育者的心理變化,以堵代疏。
三、熟練掌握師生之間的溝通技巧,不斷促進我校學生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以充分了解師生的關系特點為基礎,不斷掌握師生關系的動態(tài)變化
充分了解師生不同時期的關系特點,是彼此進行溝通的基礎,我認為師生的關系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減少。隨著青春發(fā)育,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學生從剛步入校門開始,就表現(xiàn)出較強的自主傾向,學生不再像在初中高中時期毫無保留地向教師說心里話,師生距離拉大。
2 、隨著年級的升高,師生關系的理性成分增多,感情色彩相對減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師生關系就越來越多地具有理性的成分。
3、隨著年級的升高,師生關系由簡單到復雜。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包含多種成分,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中群體之間的關系,都會制約著個體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因此,師生關系趨向于復雜。
(二)以理解尊重學生的各項行為為前提,帶著愛心、誠心、細心、耐心與學生交流溝通
教師和學生之間由于年齡的差異,以及生長環(huán)境和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往往會產(chǎn)生認識上的差異。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思考問題,在具體的溝通過程中應該堅持帶著“四心”:
1、帶著一顆愛心,是師生相互溝通的基礎。我校的學生中單親家庭,家庭困難的學生占很大的比例,坎坷的經(jīng)歷,讓他們小小年紀就對生活充滿了不信任感,對親情充滿了懷疑。所以跟這樣的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愛心就成了有效溝通的關鍵。
2、帶著一顆誠心,是師生相互溝通的前提?,F(xiàn)代社會的學生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命令呵斥的管教者,而是能與之平等相待、同甘共苦、同喜同悲的良師益友。
3、帶著一顆細心,是師生相互溝通的秘訣。學生離開父母來到學校,從一個原本熟悉的環(huán)境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校園里,學習、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都可能遇到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細心的發(fā)現(xiàn)學生情緒的變化,找到合適的談話切入點,主動的幫他們排解生活、學習、情感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等。
4、帶著一顆耐心,是師生相互溝通的保證。輔導員每天面對在大量學生,要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耐心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疾苦。對這些問題有清楚的認識,對癥下藥、有的放矢。而不是主觀的用自己是想法去看待學生遇到的問題。
(三)以熟練掌握師生之間的溝通技巧為抓手,不斷促進我校學生管理工作上水平
1、溝通中學會贊賞。賞識學生、欣賞學生是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保證,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才能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才能真正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2、溝通中學會幽默。在一項權威的學生調查中顯示:幽默感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我們成年人都喜歡和風趣的人交往,而學生也如此。在溝通中不時地幽默一下,會緩和緊張的氣氛。
3、溝通中學會含蓄。含蓄是教師高雅、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學生年齡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教師使用含蓄語的頻率也會越高。
4、溝通中學會模糊。在師生溝通中有時不愿意,或者不適合把自己的真實意圖明確表示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模糊的技巧。
四、結語
師生溝通的途徑很多, 因時因地,方法各異。關鍵是我們不要錯過任何一切可以溝通的機會。一場推心置腹的談話, 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精彩的班會,都可以達到溝通交流的目的。選擇恰當?shù)姆绞椒椒ǎ?師生之間溝通就不會成為問題。只有讀懂學生,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條不紊,它的功效才可能最大化地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楊燕 探究管理溝通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年03期
作者簡介:張藝(1988.01—),女,漢,江西南昌人,助教,現(xiàn)就職于江西外語外貿職業(yè)學院,研究方向:旅游市場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