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亮
[摘 要]宋代是一個茶文化“風靡”的時代,茶文化影響著宋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宋代墓葬文化的改變和影響。文章以宋代墓葬中與茶相關(guān)的壁畫為研究對象,通過壁畫中的飲茶圖與備茶圖,來探討宋代壁畫中所反映出的“茶文化”的特點,以及墓葬壁畫中出現(xiàn)“茶文化”因素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墓葬;壁畫;茶文化;宋代
自上個世紀河北宣化遼墓被發(fā)掘以來,圍繞著宣化遼墓中的備茶圖研究逐漸興起,大量學者都對壁畫中所反映出的茶文化進行了大量細致的研究,但是墓葬壁畫與茶文化的研究過多的集中在遼代和元代,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大量宋代墓葬壁畫看,有著數(shù)量可觀的“茶文化”題材壁畫,但是時至今日卻仍然沒有一篇文章真正研究過這一領(lǐng)域。
一、簡介宋代墓葬壁畫中的“茶文化”
宋代壁畫墓中與茶文化有關(guān)的壁畫多分布在今天的河南、甘肅,尤以河南省內(nèi)的數(shù)量最多,形式最豐富。
河南省:洛陽邙山宋代壁畫墓中茶道圖繪制于東耳室南壁、北壁和東壁,東壁右側(cè)一人雙手持一雙耳器皿作斟注狀,身前案上置一盞托。北側(cè)一人雙手扶一置于案上的盞托。桌上置注子、蓋罐、盞托、鼎、方瓶等。登封城南莊壁畫墓中,墓室西壁的桌上放置兩個托盞、一個注子。左側(cè)桌旁站立兩侍女,左女手捧一盤,盤內(nèi)兩小盤,內(nèi)放水果。右女左手平端茶碗。登封黑山溝宋代壁畫墓的墓室的西南壁中繪有一方桌,桌上擺著托盤、茶盞、盞托、小罐、水果、多個疊在一起的碗等。滎陽槐西壁畫墓壁畫圖中的桌上擺兩個盞托,男女主人中間繪一侍女,雙手持一白瓷注子。白沙宋墓一號墓前室西壁壁畫中是男女對坐像,桌上設(shè)一注子、兩盞。右側(cè)畫一屏風,屏左立一女,雙手捧一個黑色果盤,內(nèi)盛桃果。其前一男,雙手捧唾壺。河南新安縣梁莊北宋壁畫墓東壁畫面中的右側(cè)置方桌一張,桌上置放六個滿乘桃果的高腳圓盤。男主人身后站立三侍者,右側(cè)仕女手捧盤果。
甘肅?。焊拭C隴西縣宋墓東壁第一幅彩繪是備茶圖,畫面左邊為一女子,手持黑色注壺正欲放置于方形火爐上,火爐上有火焰冒出。其左邊為一方桌,桌上放置托盞、小碗等。
二、宋代墓葬壁畫中“茶文化”的特點
(一)茶具組合、擺放的形式單一
墓葬壁畫中飲茶圖中所反映出的茶具組合形式比較單一,多是由執(zhí)壺、注碗、盞托等組成,同時果盤、果盒、渣斗等也經(jīng)常與茶具一起出現(xiàn),擺放的形式多是在桌子中間放一個注子、墓主人面前各設(shè)一個盞托,果盤和渣斗一般放在注子之后或者由下人手捧。備茶圖中的茶具也多是注碗、執(zhí)壺、盞托等,執(zhí)壺多在火爐之上,盞托多在桌上,組合形式和擺放形式也是極其固定。不論是飲茶圖還是備茶圖,茶具的組合和擺放形式都缺少一種變化,讓人覺得過于的單一。
(二)茶酒用具不分
在唐代時期,飲茶用具與飲酒用具是不同的,容易辨認區(qū)分。但是宋代興起的“點茶”法,使得飲茶用具與飲酒用具可以相互使用,很難區(qū)別。飲茶用的執(zhí)壺和盞托等,飲酒時也會使用。在辨別壁畫中的飲酒和飲茶場景時,一般是飲酒圖中盤內(nèi)所裝的是菜肴或者食物,飲茶圖中盤內(nèi)所裝的是點心和瓜果。例如河南白沙宋墓西南壁的壁畫中,桌上置一白瓷注子,男主人身前有一白瓷盞,桌上擺放著果品,所以此畫面判斷為飲茶場景。茶具與酒具在宋代的很多場合是通用的,所以才會出現(xiàn)茶酒用具不分的情況。
三、宋代墓葬壁畫中出現(xiàn)“茶文化”因素的原因
(一)社會的發(fā)展與轉(zhuǎn)變
北宋時期,隨著戰(zhàn)爭的逐漸減少,政治和經(jīng)濟逐步恢復(fù),造就了許多錦衣玉食卻地位低下的市民階層,他們利用精美的壁畫裝飾來達到自己在陰間繼續(xù)“享樂”的目標,從而使宋代墓葬的壁畫中出現(xiàn)了許多反映人們?nèi)粘I畹膱D案。人們在死后更加專注于墓室裝飾的精美,以求家庭平安富足、來世幸福美滿?!安琛弊鳛楫敃r精致生活的代表,就必然會被繪制于墓葬壁畫之中。
(二)“點茶”的興盛
中國茶文化興起于唐而盛于宋,宋朝時開始出現(xiàn)了“點茶”和“斗茶”,宋人將儒學、佛學、道家等思想觀念滲透到飲茶之中。在宋代墓葬裝飾中所反映出的飲茶的習俗多是“點茶”,即以盛裝沸水的湯瓶沖泡茶末,然后飲之。部分壁畫中的“備茶圖”反映的正是“點茶”的步驟,宋人“點茶”的步驟包括:備器、洗茶、炙茶、羅碾、擇水、取火、候湯、溫盞、點茶和飲用等十個步驟。壁畫墓中反映出許多“點茶”的場面。
(三)宋代宗教文化的發(fā)展
道教倡導人們生活中要逍遙灑脫,飲茶可使人“輕身換骨”,可滿足道教對長生不老的追求。茶與佛教也是淵源頗深,宋朝時期的僧人們發(fā)現(xiàn)茶味苦中微帶甜味,茶湯清淡潔凈,適合佛教提倡的寂靜淡泊的人生態(tài)度。伴隨著佛家文化在信徒中的傳播,飲茶文化逐漸深入民間,這與道教對飲茶的傳播是相同的,在宋代的墓葬壁畫中就同時出現(xiàn)佛家作法事與飲茶同場的畫面。墓葬中的壁畫是反映著人們在世時生活的場面,伴隨著宗教的傳播,飲茶成為當時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墓葬中出現(xiàn)大量與飲茶有關(guān)的壁畫。
宋代是一個“茶”文化與“墓葬文化”都十分興盛的時代,墓中的備茶和飲茶場景均與民間的喪葬禮儀、習俗相關(guān)聯(lián)。備茶圖和飲茶圖與其他的各類圖像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享樂空間,它們不僅僅是墓主夫婦死后世界中的享樂,也可能同時具有獻祭死者亡靈的重要功能。同樣,從墓葬的壁畫中我們也看到了宋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繁雜瑣碎的備茶步驟,極致講究的飲茶方式。
參考文獻:
[1]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洛陽邙山宋代壁畫墓》[J],《文物》,1992,(12)
[2]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市文物局:《河南登封城南莊宋代壁畫墓》[J],《文物》,2005,(8)
[3]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登封市文物局:《河南登封黑山溝宋代壁畫墓》[J],《文物》,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