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恩
大大的眼鏡,可愛的兔牙,沉穩(wěn)中透著活潑,走起路來頗有節(jié)奏。初次見面還以為虞智涵在學習街舞,踢踏踢踏地走著S線,嘴中還不停地與媽媽說著學校的趣聞。
同桌四年的婁一喬這樣評價他:“他雖不像其他男孩那樣帥氣,卻擁有大孩子般的文靜;他雖不像其他男孩那樣調(diào)皮,卻擁有小草般的堅強;他雖不像其他男孩那樣多言,卻擁有智者的幽默……他的作文屢屢獲獎,獎狀數(shù)數(shù)也有上百張,看過的書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大家都叫他樂于助人的‘萬事通?!?/p>
讀書,給了他豐富的知識和修養(yǎng)
虞智涵有兩大愛好:讀書和動腦。語文老師涂老師說:“讀書,給了他豐富的知識儲備和人文修養(yǎng)。無論是課堂回答,還是課后作業(yè),或是個人習作,他獨具個性,總能給老師意外的驚喜?!标P(guān)于動腦,圍棋、航模、科學探究實驗、小發(fā)明等,他都興趣盎然。目前,他已是圍棋業(yè)余三段水平,多次在龍灣區(qū)小學生圍棋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說起學圍棋,還有一個小插曲。
舅舅是圍棋高手,表弟自小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小小年紀便已多次獲獎。每次去舅舅家,看到小表弟一長排金燦燦的獎杯,他都十分羨慕,那顆好奇的心便躍躍欲試。他找到媽媽,訴說著對圍棋的喜歡。知子莫若母,母親擔心這是他一時興起,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應(yīng)允一年之后再談此事。
時間轉(zhuǎn)瞬即逝。當他再次提起一年前的心愿時,媽媽同意了,他開心得手舞足蹈。他的棋藝突飛猛進,接連跳級進了高級班。久經(jīng)戰(zhàn)場,難免棋逢高手,令他記憶尤深的是2012年第一次與高手對弈的情景。
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老師為他安排了一位三段水平的棋友。雙方的棋子像一個個智勇雙全的士兵,對手全力以赴投入戰(zhàn)斗,無暇顧及后方,讓智涵得以在他的陣地里,插入許多英勇善戰(zhàn)的“敢死隊隊員”。幾步之后,雖然智涵在后方搭起的“房子”不大,但勝負已見分曉。他再接再厲“殺”了對手一塊棋,這時對手勢力一落千丈。看到此情此景,智涵有些飄飄然。因此,在接下來的幾步棋上,他并沒有注意到那座“房子”慢慢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中。緊接著,對手“一氣之下”把他的“房子”摧毀了。智涵見大勢已去,只好認輸。當晚,他一直悶悶不樂,眼看勝利在望卻因自己疏忽大意,失之交臂。自此,每逢博弈,他都以此作為教訓,時刻提醒著自己:形勢再好,也要冷靜、低調(diào)。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他在班級里的威望很高,同學們對他的評價可用四個字概括:樂于助人。
喜歡與人分享的品質(zhì),在他上幼兒園時就表現(xiàn)出來了。幼兒園老師對他的寄語是:“你是個聽話的好孩子,愛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以后上課積極發(fā)言,老師就更喜歡你了!”平時活潑的他,怎么會在課堂上發(fā)言不積極?是因為沒有聽清老師的問題,還是不知道答案?后來,智涵告訴媽媽:“老師問的題目,我都會做的。我開始都會舉手,老師提問過我一次了,我就不再舉手了。要是我每道問題都舉手,別的小朋友不就輪不到了嗎?”原來,他是為了讓其他小朋友都有發(fā)言機會,讓小伙伴也能感受到自由表達的快樂。
2013年12月,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來龍灣區(qū)第二小學講座,會后有簽名售書活動。見到喜愛的作者,又將買到簽名本,同學們都興奮極了??墒?,當獲知一本書售價29元時,班里立即炸開了鍋:錢沒帶夠的同學,有的到處向別人借錢,有的心存僥幸,認為這一定是假消息……而有些錢帶足的同學則得意揚揚。同桌婁一喬沒帶夠錢,正在為難之時,智涵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我給你點。”接著,你借幾元,我借幾元,原本帶了130元的他竟變成了“窮光蛋”。最后,他連自己買書的錢都不夠了,不得不跑去向涂老師借錢。這件事讓婁一喬對智涵更加敬佩,認為他是“從小到大,我見過的最樂于助人的同學”。好友季子涵對他的評價更是經(jīng)典:“除了他沒帶的東西,其他的都能借?!?/p>
用心生活 感恩長輩
百善孝為先。智涵雖為家里獨苗,卻懂得體貼父母,更會用心去關(guān)愛年邁的外婆。每次回到家,換上拖鞋,他會自覺整理鞋柜,外婆的鞋子放在最外面,之后是父母的,最里面才是自己的。他覺得:“外婆腰不好,鞋子放在外面,拿起來方便?!?/p>
2011年,外公去世,外婆變得沉默寡言。智涵不放心,便勸說外婆和他們一起住。那段日子,智涵長大了。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窗邊,看看天氣。如果天晴,便把外婆的鞋子放到陽臺上曬。放學回家,他再把暖洋洋的鞋子拿給外婆換上。晚飯后,他做好作業(yè),立馬拿一本課外書,跑到外婆房間,打開電視,然后靠著外婆坐在床上。外婆想聊天時,他會給外婆講學校里的事情,講新看到的笑話。遇到外婆感興趣的電視節(jié)目,外婆看電視,智涵則在旁邊靜靜地看自己的書。就這樣,他默默地陪伴外婆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為了改善老人的生活質(zhì)量,智涵父母為外婆買了空氣凈化器。一貫節(jié)省的老人舍不得用。智涵便承擔起監(jiān)督外婆的責任。每天睡覺前,他都去外婆的臥室巡邏,看看外婆是否“聽話”,凈化器是否在工作。有一天,他隨父母參加婚宴,回到家已經(jīng)很晚了。一進門,他小心翼翼地擰開外婆的房門,躡手躡腳地走進去,輕輕地打開空氣凈化器,又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F(xiàn)在,睡前檢查外婆房間的空氣凈化器,已成為他的習慣。
智通天下,涵養(yǎng)人生,這或許是父母的期許,也是智涵的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