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研迎,李之江(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杭州 310003)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的傳染病之一,而HIV抗體檢測是目前診斷HIV感染的主要依據(jù)[1]。國內現(xiàn)行的HIV抗體檢測程序是先初篩再確認[2]。為了解HIV抗體初篩檢測結果與確認檢測結果間的關系,現(xiàn)對本院2010~2012年HIV抗體初篩結果及初篩陽性標本確認檢測結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2012年與本院接受HIV抗體初篩檢測的標本229 034份,其中初篩陽性標本313例。
1.2 儀器與試劑 雙抗原夾心法HIV-1/2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試劑(北京萬泰)及 HIV-1/2硒標試劑(美國雅培),均為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注冊且批批檢合格試劑,并在有效期內使用;BEPⅢ全自動酶標檢測儀(德國貝靈)。
1.3 方法 采用ELISA或膠體硒法HIV-1/2檢測試劑進行初篩,并根據(jù)《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09年版)》的要求,對初篩陽性標本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品牌試劑進行復檢[3]。復檢結果為陽性時,將初篩及復檢標本均送至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確認實驗室進行確認,確認檢測采用蛋白印跡法(WB)。
2.1 不同年份標本初篩及確認檢測結果 2010~2012年,HIV抗體初篩陽性標本確認檢測陽性符合率逐年增加,不確定率和陰性率逐年下降,見表1。
2.2 不同試劑復檢結果與確認檢測結果 不同試劑復檢結果與確認檢測結果見表2。
表1 2010~2012年HIV抗體初篩和確認檢測結果[n或%(n)]
2.3 確認檢測陽性患者性別及年齡分布 2012年確認陽性標本84份,對應患者中,20~<50歲59例,占70.2%;男性患者73例,占86.9%,見表3。
表2 2012年不同試劑復檢結果與確認檢測結果[n或%(n)]
表3 2012年男、女性HIV抗體確認檢測陽性分布(n)
HIV感染可發(fā)展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即艾滋病。目前,艾滋病的防控形勢較為嚴峻[4]。2010~2012年本院HIV初篩陽性標本313例,經(jīng)WB確認225例,連續(xù)3年臨床標本確 認 陽 性 率 分 別 為 0.11% (77/72 030)、0.08% (64/76 754)、0.10%(84/80 250),高于2012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布的《2011年中國艾滋病疫情報告》中公布的國內人群感染率(0.058%)[5]。2012年 HIV抗體確認陽性患者中,10~<20歲和80~<90歲年齡段各有1例,需引起警惕;20~<50歲年齡段有59例,占70.2%(59/84);男性HIV抗體確認陽性者多于女性。與《2011年中國艾滋病疫情報告》公布的艾滋病感染人群年齡分布廣且以青壯年男性為主相符[5]。
2010~2012 年 陽 性 確 認 率 分 別 為 69.4% (77/111)、68.8%(64/93)和77.2%(84/109),呈逐年升高的趨勢。若參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09年版)》的要求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廠家試劑對初篩陽性標本進行復檢,則2012年HIV確認陽性率從77.2%(84/109)增加至97.6%(80/82),而初篩陽性復檢結果為單試劑陽性的標本,HIV確認陽性率只有14.8%(4/27),與韋雪芬[6]報道的雙試劑初篩陽性標本與WB確認陽性符合率高于單試劑陽性標本的結論一致。
2010~2012 年初篩陽性標本確認檢測結果不確定率和陰性率呈逐年降低的趨勢,主要是因為臨床實驗室檢測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且HIV初篩檢測試劑質量明顯提升。初篩陽性患者確認實驗檢測結果為不確定時,提示患者可能處于早期HIV感染的血清轉換期,需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定期隨訪復查[7],也可能與免疫接種、自身免疫病、腫瘤等其他因素有關[8-10]。初篩陽性而確認實驗檢測結果為陰性則可能與初篩試劑靈敏度較高有關。雖然初篩陽性確認率逐年提高,但初篩實驗室與確認實驗室的職責有所不同,因此HIV感染的最終確診必須依據(jù)WB確認結果。
[1] 車盼芬.艾滋病職業(yè)暴露防護的探討[J].當代醫(yī)學,2008,14(20):152-153.
[2] 徐鐘渭,徐紅,項珍.淺談我國新分析HIV/AIDS患者失訪問題[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4):396-398.
[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Z].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
[4] 蔡志宏.重視艾滋病衛(wèi)生宣教,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J].當代醫(yī)學,2011,17(4):164-165.
[5]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中國艾滋病疫情報告[Z].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2012.
[6] 韋雪芬.初篩實驗室HIV抗體初篩陽性標本分析[J].醫(yī)學動物仿制,2010,26(7):601-602.
[7] 韓曉旭,歐陽金鳴,孫宏,等.三、四代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應用于HIV-1早期感染者的比較[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5(6):538-543.
[8] Schupbach J.SHCS and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IV infec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V Western blot to virus quantification and clinically relevant virus characterization[J].Ther Umsch,2004,61(10):603-607
[9] Uneke CJ,Alo MN,Ogbu O,et al.Western blot-indeterminate results in Nigerian patients HIV serodiagnosis:the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J].AIDS Patient Care STDS,2007,21(3):169-176.
[10]周暉,江楚文,李珩,等.綜合醫(yī)院HIV抗體篩查陽性樣本的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15(6):59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