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白羽
一開始讀,我便覺得這是一本兒童小說。即便是讀到二分之一,我仍然堅持這是一本兒童小說。讀完,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憂傷又敏感的年華,有多久我沒有像這樣心潮洶涌?也許我已經迷失很久了,早已丟失了自己的影子,而它在何處為我哭泣呢?
主人公“我”是一個少年,他再次轉學,且父母離異。他孤獨,且時時被班上大他兩歲的男生馬格欺辱。他喜歡名叫伊麗莎白的女生,但人家對他似乎并無興趣。只有學校的警衛(wèi)伊凡對他甚好,在與伊凡接觸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有一項特殊的能力,那就是能夠偷別人的影子。自己瘦小的影子會跟著別人,而別人巨大的影子轉移到他的身上。開始他十分擔憂,總是千方百計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變化。不過,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通過影子知道影子的主人的過去,甚至在月亮皎潔的夜晚能夠在閣樓上與影子對話。原來,每個人的影子并不都喜歡自己的主人,表面看起來強大的馬格,其實影子很苦惱。影子認為自己有一個倒霉主人,它羨慕“我”的“影子”。原來影子之間也會交談,甚至互相嘲笑。
“我”由最初的驚懼,到享受自己的這一特殊能力,直到遇到克蕾兒。她是一個失聰?shù)呐?,因為失聰,所以也就成了所謂的“啞巴”。她盡管不能開口說話,卻擁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我”“偷”了她的影子,并與之交談……“我”與克蕾兒的故事就像是一個久遠的傳說,令人為之傾倒。也許,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語言,我們說得太多,而用心的時候太少,所以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迷失很久了。我們的影子在哭泣,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我們用自己的固執(zhí),自以為懂得的學識,以及所謂的科學遮蔽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習慣了所謂“溝通”,從未嘗試用心靈去溝通。當我們相對無言的時候,再也找不到內心的那種默契;我們究竟活在怎樣一種狀態(tài)中?
其實,影子就是我們的靈魂。在茫茫人海,我們隔著千萬里,此前的成百上千個日夜,我們絲毫不相識。然而這一剎那,我們的影子聚首了,這就是靈魂的相遇。這樣美好的開始,我們卻在迷失中遠離,這實在有負我們的相遇。所以,放下自己的偏見,放下自以為正確的一切,讓靈魂聚首吧,讓他們交談。
說實話,我對名人推薦的書,尤其是明星推薦的書大多不以為然。然而這本書還是出乎我的預料,它那股小清新確實蕩滌了我的心靈。我希望,它也能淘洗別人的心靈,讓我們始終懷著最初的單純。
我只愿,我們還能記得自己曾經也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