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瑜權
【適用話題】朋友圈 科技與生活 生活方式
這兩年,博客、微博使用人數(shù)漸漸下降,人們興起用微信作為社交工具進行日常交流,通過微信了解新聞、獲取信息。只要手機能上網(wǎng),微信帶給你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手機的長期使用使人變得越來越懶,存下的幾百個電話號碼使用率也愈來愈低,只是偶爾有事時打個電話或重大節(jié)日發(fā)條短信而已。但微信的使用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閑暇時打開朋友的相冊,翻開圖片、文字,看到的是朋友的心靈雞湯、體會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虛擬的空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朋友“安逸的版”,書法家,其父親是已故著名書法家侯正榮。我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書法——不僅傳承了侯正榮先生的書風,而且吸眾家之長,形成獨到的風格,用字造型優(yōu)美,墨色變化豐富,字體雄渾自然,行云流水,深受朋友喜歡。
朋友“青石板的愛”,是名年輕的退伍軍人,為了宣傳家鄉(xiāng)昭化古城,經(jīng)常拍攝家鄉(xiāng)的美麗風光,發(fā)到微信、微博和博客里,讓大家通過小小窗口,了解昭化古城的歷史淵源和現(xiàn)狀。
女孩愛臭美,什么好吃的,漂亮衣服,美麗倩影,都在微信里曬。有一位女教師,好旅行,愛照相,經(jīng)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發(fā)在微信里。有一天我遇到她,談起在“朋友圈”里發(fā)的這些,她說想讓圈里的朋友看到她家的幸福生活,把快樂分享給大家,還讓我多為她點贊。
微信是一種人生,朋友圈里五花八門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些好友在默默點贊,每次都有一張張傻笑的評論圖片。這些點贊和發(fā)圖片的人中,不管是誰,都要謝謝他。忙于事業(yè)、家庭,說累也累,說不累也不累,而生活滋潤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邊有一幫好友為你點贊。當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時,默默給個贊鼓勵他;當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氣風發(fā)時,不妨也默默點個贊提醒他。
【素材分析】“朋友圈”作為一種社交工具,給人們帶來了溝通、聯(lián)系的新方式,從而于無形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若能正確利用“朋友圈”,則不僅有助于人們獲取信息,更有助于人們增強與家人、朋友乃至陌生知己的聯(lián)系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