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治平 李義東 朱永珍
【摘 要】目的:探討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方法:選取168例服用NSAIDs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依據(jù)治療藥物不同,隨訪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法莫替丁治療,觀察組采用泮托拉唑治療。觀察兩組腹痛、腹脹及消化道出血情況,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jié)果:觀察組顯效率(74.68%)、總有效率(97.4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0.01)。兩組不良反應均較輕。結(jié)論:早期應用泮托拉唑治療服用NSAIDs所致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可有效緩解患者腹痛、腹瀉、上消化道出血癥狀,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非甾體類抗炎藥;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447-02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是一類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藥物,具有抗炎、鎮(zhèn)痛、抗血栓作用,老年人在罹患心血管疾病、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引起的疼痛或骨性關(guān)節(jié)炎時,常服用NSAIDs。有文獻報道顯示,NSAIDs對胃腸道黏膜有強烈的損傷作用,服用后潰瘍的發(fā)生率高達14%-44%,上消化道出血的發(fā)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1]。本院采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泮托拉唑治療服用NSAIDs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間本院收治的因服用NSAIDs所致消化道出血的168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者均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反酸、燒心、噯氣等癥狀,大便潛血檢查陽性,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診斷標準,經(jīng)胃鏡檢查,證實患者為急性胃黏膜病變、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依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9例。對照組:男51例,女28例;年齡63-79歲,平均(68.4±1.35)歲;服NSAIDs時間7 d-30d,平均服用時間(18.3±2.67)d。觀察組:男48例,女21例;年齡65-80歲,平均(69.4±1.76)歲;服藥時間8d-30d,平均服用藥物時間(17.6±2.37)d。排除既往有消化性潰瘍病史、出血傾向性疾病及研究藥物過敏的患者,兩組患者性別構(gòu)成、年齡結(jié)構(gòu)、服藥時間等基線資料經(jīng)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補液、抗生素預防感染、補充電解質(zhì)等,并留置胃管進行胃腸減壓。對照組加用法莫替丁治療,法莫替丁20 mg+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2次/d,間隔12h使用一次,療程為7 d。法莫替丁注射液(北京四環(huán)科寶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3222)。觀察組加用泮托拉唑治療,泮托拉唑40mg+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稀釋后靜脈滴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內(nèi)滴完。連續(xù)治療7d。泮托拉唑(海南衛(wèi)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910)。
1.3 觀察指標
(1)嘔血和(或)便血情況; (2)胃液的顏色、量及性狀; (3)大便潛血試驗; (4)治療14 d后復查胃鏡(5)藥物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1)顯效:治療14 d內(nèi)無嘔血及便血、胃鏡顯示潰瘍愈合,糜爛灶面積減??; (2)有效:治療14 d嘔血和(或)便血明顯減輕, (3)無效:治療14d內(nèi)嘔血和(或)便血無改善甚至加重 [3]。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5.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有效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標準:P<0.05。
2 結(jié)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59例,有效18例,顯效率(74.68%)、總有效率(97.4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0.01),見表1。
2.2不良反應觀察
在治療過程中,泮托拉唑組發(fā)生腹脹、腹瀉各1例,法莫替丁組出現(xiàn)4例轉(zhuǎn)氨酶輕度異常, 1例腹痛,2例腹瀉。均未作特殊處理,停藥后癥狀自行消失。
3 討論
老年人在患有心血管疾病、骨性關(guān)節(jié)炎或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時,常服用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等NSAIDs藥物。和芳等【2】等研究表明,不同治療劑量的NSAIDs即可引起胃腸道、心血管不良反應和肝、腎功能損傷。其中,最常見的是胃腸道刺激,表現(xiàn)為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嚴重者可造成消化道出血、穿孔等。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嘔血或黑便等 [3]。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發(fā)生退行性變,一旦發(fā)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發(fā)生出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法莫替丁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與壁細胞上的H2受體結(jié)合,抑酸胃粘膜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胃酸對消化道粘膜的刺激,以改善患者腹痛、腹脹癥狀。泮托拉唑是一種新型質(zhì)子泵抑制劑,和法莫替丁相比,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強大而持久。Zheng RN【4】在研究中指出,泮托拉唑抑制胃內(nèi)壁細胞H+-K+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不可逆的阻止胃酸的分泌,抑酸作用顯著而強大;同時,泮托拉唑在肝臟的首過效應小, 藥物血漿濃度高,生物利用度高,從而使藥效更持久,更好地減輕胃黏膜損傷。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隱匿, 方莉【5】等對不同藥物干預防治大鼠NSAIDs相關(guān)小腸損傷的觀察顯示,NSAIDs可致腸道出血,其癥狀隱匿,通過糞便潛血實驗檢查才能發(fā)覺。因此,對臨床服用NSAIDs的高危人群及患者,應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同時服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提高對并發(fā)癥的認識,定期檢查血常規(guī)及糞便隱血試驗,防止突發(fā)出血而危及生命。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顯效率為74.68%,總有效率為97.47%,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未發(fā)生特殊藥物副作用。由此可以,采用泮托拉唑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所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癥狀改善快,不良反應少,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成產(chǎn),郁玲,諸明永.泮托拉唑防治危重癥患者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學,2009,7(11):1172-1173.
[2] 和芳,張?zhí)┎?老年人非甾體抗炎藥相關(guān)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征[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6,23(1):56-57.
[3] 王金鑫.幽門螺桿菌感染及非甾體抗炎藥致消化性潰瘍并發(fā)出血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4,37(07):25-27.
[4] Zheng RN. Comparative study of omeprazole, lansoprazole,pantoprazole and esom eprazole for symptom relief in patient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J]. World J Gastroen tero, 2009, 15(8): 990-995.
[5] 方莉,呂賓,孟立娜,等.不同藥物干預防治大鼠NSAIDs相關(guān)小腸損傷的觀察[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31):3244-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