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瑞 史加亮 張東樓 董靈艷 王士立 田春利 楊秀鳳
摘要 以德0720為試驗材料,研究了短季棉生長中期多雨寡照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常年相比,2013年短季棉生育中期降水偏多,光照較少,嚴重影響了短季棉的產量,但對其品質影響不大。
關鍵詞 短季棉;多雨寡照;產量;品質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3-11654-01
Effects of Long Rainy and Sunless on Yield and Quality in Short-season Cotton in 2013
LI Feng-rui, SHI Jia-liang, ZHANG Dong-lou, YANG Xiu-feng* et al
(D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ezhou, Shandong 253015)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long rainy and sunless weather on yield and quality in short-season cotton cultivars, De0720, during the middle growth stage. Compared with common years, there was more rainfall and less light in the middle stage of short-season cotton growth in 2013. This weather condition had severely impact on the yield of short-season cotton, but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Key words Short-season cotton; Long rainy and sunless; Yield; Quality
基金項目 山東省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棉花產業(yè)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基金項目(2013-03);山東省農業(yè)良種工程項目(2012Lz04—03);德州市科技局項目(2008-04)。
作者簡介 李鳳瑞(1968-)女,山東寧津人,高級農藝師,從事棉花遺傳育種研究。*通訊作者。
收稿日期 2014-10-15
魯西北地區(qū)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植棉區(qū),近幾年來,在棉花生長期間,氣象因子極易多變,特別是多雨寡照天氣,易造成棉株內圍花蕾脫落、下部爛鈴、營養(yǎng)生長過旺,從而造成減產[1]。為此,筆者分析了2013年多雨寡照天氣對短季棉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以期為短季棉高產優(yōu)質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系)
供試品系為德州市農業(yè)科學院選育的短季棉品系德0720。氣象數據來源于德州市氣象局地面觀測資料。
1.2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3年在德州市農業(yè)科學院科技園進行。試驗地土質為輕黏土,土壤肥力中等。常規(guī)施基肥,施腐熟有機肥45 m3/hm2,復合肥450 kg/hm2。追肥在7月15日前后結合澆水施尿素225 kg/hm2;試驗于5月24日播種,6月17日定苗。行距 0.60 m,播種密度8.25萬株/hm2,小區(qū)面積33.36 m2;重復3次,隨機排列。
1.3 數據處理和采集
每個小區(qū)連續(xù)標記20株棉株,調查果枝數、總果節(jié)數、脫落數、單株成鈴數、伏桃(8月15日)和秋桃(9月10日),并記載僵瓣、爛鈴數。在生長正常有代表性的兩個重復中,每個小區(qū)收中噴花棉鈴100個作考種樣品,考察鈴重和衣分;每小區(qū)實收計產霜前花(10月30日前)和霜后花(10月30日至11月10日),計算產量和早熟性;棉樣寄農業(yè)部棉花品質監(jiān)督測試中心檢測。統計分析用DPS軟件完成。
2 結果與分析
2.1 2013氣候特點
由表1可知,2013年德州地區(qū)棉花生長季節(jié)氣候比較特殊,與前4年同期氣象因子相比,降水較多,其中7月份月降水達到401.6 mm,比前4年的平均值多出245.8 mm,其他月份與前4年同期相差不大;氣溫略偏高,主要是8月份較前4年平均值高3.2 ℃,其他月份與前4年同期基本持平;日照時數與前4年平均值月份間差別較大,其中5、6、7月比前4年同期少15.0~26.1 h,8、9月比前4年同期明顯增多,特別是8月份比前4年同期多了77.9 h。
表1 2013年短季棉生長季節(jié)的主要氣象因子與前4年比較
2.2 2013年氣候對短季棉生育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知,2013年短季棉生育性狀表現為:單株果節(jié)數比前4年的平均值多3個;脫落率比前4年的平均值低5個百分點;爛鈴率比前4年的平均值減少1倍;伏桃個數和伏桃占總桃的比值較前4年的平均值分別低1.8和33.1個百分點低;單株結鈴較前4年的平均值多3.2個。
2.3 2013年氣候對短季棉產量及構成因素的影響
由表3可知,2013年子棉產量、皮棉產量、霜前皮棉產量分別較前4年平均值低14.7%、16.1、39.0%。2013年短季棉的衣分與前4年差別不大,鈴重略有降低,霜前花率明顯降低。
表2 2013年短季棉生育性狀與前4年比較
表3 2013年短季棉產量性狀與前4年比較
2.4 2013年氣候對短季棉纖維品質的影響
由表4可知,2013年的纖維品質中的纖維長度、整齊度與前4年均值相差很小,比強度增加2.4%,馬克隆值降低4.3%。
表4 2013年短季棉纖維品質與前四年比較
3 討論與結論
與前4年相比,2013年7月份(短季棉生育中期)降水偏多,此時夏棉正值開花期,高溫高濕加上光照不足,花蕾脫落嚴重,下部成鈴較少,長勢偏旺,株高偏高,嚴重影響產量[2]; 8月下旬至9月下旬連續(xù)一個多月天氣又晴朗高溫,棉株上部大量成鈴,生長旺盛,表現為結鈴較往年多,病較輕,成熟偏晚,對纖維品質影響不大;同時,后期溫度持續(xù)偏高時棉纖維沉積加厚和纖維成熟度發(fā)育有利,斷裂比強度有所提高[3]。
參考文獻
[1]陳效庚.2006年多雨寡照氣候對棉花生產的影響[J].中國棉花,2007,34(10):27.
[2] 王士紅,揚中旭,李秋芝,等.中后期多雨寡照天氣對棉花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棉花,2014,41(3):29-31.
[3] 詹有俊.多雨寡照對棉花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江西棉花,2009,31(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