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艷
摘要:通過對國內外優(yōu)秀公園管理模式的分析,借鑒其管理上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公園管理現(xiàn)狀及實際,提出了市場化專業(yè)管理機制,堅持以人為本,提供優(yōu)質服務,借社會之力、共建共享模式,多元化的經營模式等管理對策。
關鍵詞:開放式公園;管理現(xiàn)狀;管理模式
1引言
城市公園是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被人們譽為城市“綠肺”,不但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還可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如今,多數(shù)公園拆除圍墻,相繼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以其優(yōu)美環(huán)境和清涼避暑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人們工作之余觀賞、健身、休閑、娛樂、親近自然的好去處。公園免費開放是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必然需求,讓市民受益的同時,大量游客涌現(xiàn)公園也帶來一系列問題,公園管理難題也隨之而來。老的公園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為使公園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公園管理模式亟需改革。
2我國公園管理現(xiàn)狀分析
2.1游客量激增,管理難度大
公園免費開放后,公園游客量激增。武漢市沙湖公園僅在試開園一個月內,每天游客量就已達到5000人左右,周末、節(jié)假日數(shù)量更多。絕大多數(shù)游客在公園里游玩,開展鍛煉、攝影、寫生、跳舞、遛鳥、納涼等活動。但由于游客成分復雜,素質參差不齊,也有一些游客在公園里遛狗駕駛電瓶車、機動車輛、派發(fā)傳單、乞討等,給其他人帶來安全隱患,破壞了公園環(huán)境,加大了公園景觀保護和秩序維護的壓力,增加了管理難度。
2.2公園設施、綠化破壞嚴重
園內的公共設施常常由于游客的不文明的行為遭到破壞,更有甚者惡意破壞、肆意盜竊。園內的損綠毀綠的現(xiàn)象更是時有發(fā)生。一些游客為了拍照而踩踏花叢,為了走捷徑隨意穿行綠化帶,為了便捷將重物懸掛在樹枝上等,公園需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加大了公園的管理難度。
2.3重經營輕服務,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一些公園為了創(chuàng)造效益,一味追求經濟效益,重視經營活動,而對完善公園配套設施、提升公園服務,給予的支持力度比較小,忽視了公園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公園內的建筑常被商家租賃出去經營成高檔會所,成為少數(shù)人消費得起的場所。這樣的后果是公園失去了公益屬性,成為少數(shù)人的后花園。
3 國內外優(yōu)秀公園管理模式分析
3.1成都市浣花溪公園
浣花溪公園是政府投巨資興建的公園,占地32.32hm2,建設總投資1.2億元。公園在管理過程中,重視管理環(huán)節(jié),各部門職責清晰明確,界限分明,沒有管理盲區(qū)。浣花溪公園在管理上有兩大特色:其一是引入市場化專業(yè)管理機制。公園向社會招標管理單位,四川錦江旅游飯店管理公司中標,以企業(yè)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公園。其二是同化管理。公園將 “破窗理論”、“護花原理”、“泛美術文化”運用到公園管理中。面對公園的不文明現(xiàn)象,管理者并沒有對游客進行批評教育,而是要求公園從自身的角度,進一步改善公園環(huán)境,對游客毫無怨言地付出,為游客提供優(yōu)質服務,以此去感染游客、同化游客,讓游客把文明游園變成一種自覺行為。
3.2武漢市寶島公園
武漢市寶島公園因管理不到位,環(huán)境差、噪音大,讓周邊居民不堪其擾,曾一度成為市民投訴、治庸問責的熱點。后來,附近居民自發(fā)組成志愿者隊伍對公園不文明行為作工作。3年來通過與公園管理辦共建、互相配合管理,志愿者隊伍從最初的7、8個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80多人,志愿者活動取得較好的成效,公園環(huán)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3.3美國公園的管理模式
美國公園強調公共部門和公眾持續(xù)不斷地支持參與,主要有3種公園管理模式。一是完全依靠政府投資建設或改造升級的公園,屬公園管理部門管理;二是通過特許經營或贊助等方式,接受私人或部門的捐贈和捐助,協(xié)同參與公園建設和管理;三是通過長期合作的方式,由企業(yè)來建設發(fā)展公園。公眾共同參與公園管理,有利于更好地維護公園的建設和發(fā)展。
4公園管理對策探索
4.1市場化專業(yè)管理機制
政府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優(yōu)勝劣汰,引進專業(yè)公司對公園進行日常管理。適當?shù)母偁帀毫τ欣诖偈构芾碇黧w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通過市場競爭,有利于節(jié)約費用,減輕財政壓力;有利于利用專業(yè)公司技術知識提升城市公園的服務水平;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部門的改革進程。市場化專業(yè)管理機制將成為公園管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4.2堅持以人為本,提供優(yōu)質服務
公園必須保證其公益屬性不改變。公園管理者必須把服務放在工作首位,以游客為中心,服務市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完成從“管理意識”到“服務意識”的轉變,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不斷完善公園服務,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增強游客的幸福感,讓游客逛公園成為一種享受。公園的警示牌切忌使用“嚴禁”等強制性詞匯,應考慮游客的感受,使用溫馨用語。深度挖掘公園歷史、營造公園文化氛圍,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滿足游客對文化生活的需要。倡導文明游園、愛綠護綠行為,通過廣播、電視、官方網站、微博等不同形式,既起到加大宣傳教育的作用,又能提高公眾參與性。如:沙湖公園采用童音廣播公園游園管理規(guī)定,兒童的天真無邪易被人們接受,取得較好的效果。公園的服務還可以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提供不同的貼心服務,沙湖公園在公園大門口每天堅持送出免費的“琴園大碗茶”、“琴園酸梅湯”,在炎炎的夏日里為游客送出絲絲清涼,得到游客的稱贊和好評。只有更優(yōu)質的服務,才能為公園積攢更好的口碑、聚集更多的人氣。
4.3多元化的經營模式
科學的管理方法是公園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充足的經費支持是公園能夠良好運營的保障。公園具有公益性,是城市居民的共享資源,其建設和維護以政府投入為主。但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公園也有必要依靠市場投資,進行多元化的市場融資方式。一方面可以依靠企業(yè)或市民的資金捐助為公園建設添磚加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園獨特的資源和環(huán)境,采取市場化運作招商引資,加入運營;第三可以采取長期合作的方式,吸引企業(yè)資金投入公園建設;第四可以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進一步完善公園的娛樂配套設施,拉動消費提高經濟效益;第五要善于開發(fā)公園的品牌及副產品,進一步開闊經營的路子。
5結語
我國公園經營模式由收費到免費,管理模式從過去的政府主導到現(xiàn)在的多化管理,公園管理在探索中不斷前進,不斷完善。但我國公園管理仍然存在著缺乏經驗、法制不完善、缺乏管理經費等問題。每個公園都有著自己的特性,各公園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成功的公園管理模式進行批判性的繼承,借鑒成功的經驗,并靈活運用到自己公園管理中去,才能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公園管理的路子。參考文獻:
[1]章勤春.走近公園的春天——西安成都園林綠化公園管理學習考察報告[J].中國公園,2012(2):33~36.
[2]周元.中日城市公園運營管理之比較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
[3]劉靜怡,許東新,楊學軍.城市公園管理法規(guī)芻議[J].中國園林,2011(6):52~55.
[4]賀興.淺談公園管理模式[J].現(xiàn)代園藝,2002(11):74~75.
[5]李琳.淺談城市公園管理體制改革[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3(32):54~55.
[6]李敏.關于城市公園免費開放問題的思考[J].廣東園林,2002(2):3.
[7]楊秋麗,祝慧連. 城市公園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經營與管理,2011(18):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