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偉
【摘要】滲漏水是地鐵車站隧道工程病害之一,而注漿施工通過加固圍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滲漏水問題,但由于地鐵車站隧道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以致注漿技術在工程滲漏水處理中的有效應用受到制約性影響。為此,本文將以某地鐵車站隧道工程為例,在了解該工程滲漏水施工背景概況的基礎上,在施工層面上深入探討注漿技術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地鐵車站;隧道工程;注漿技術;滲漏水處理
1.地鐵車站隧道滲漏水的危害性及原因分析
1.1地鐵車站隧道滲漏水的危害性
滲漏水現象在地鐵車站隧道工程中普遍存在,不僅影響隧道功能的正常使用,而且會由于地下水的滲透擴散和腐蝕,進一步危害隧道的結構安全。地鐵車站隧道工程滲漏水,可能會導致地下水流失,而且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嚴寒季節(jié)凈空部位可能還會發(fā)生襯砌掛冰,輕則撞壞內燃機玻璃,重則引起襯砌凍脹開裂。在我國的東北地區(qū),每年均有隧道出現不同程度的凍脹開裂問題,譬如某地鐵車站隧道,在剛落成不久就出現大范圍的凍脹開裂,以致隧道結構功能完全遭到破壞,經調查,發(fā)現該地鐵車站隧道結構的襯砌背后嚴重積水,竣工后適逢冬季,襯砌背后的積水凍結成冰,最終造成凍脹開裂。
1.2某地鐵車站隧道滲漏水的原因
某地鐵車站隧道滲漏水防治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工程現場勘測調查,發(fā)現存在以下導致本隧道結構出現的滲漏水客觀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層巖性,本地鐵車站隧道沿線地形起伏大,而且有較多的切方路段,由于構造方面的原因,沿線的強風化板巖呈碎塊和碎石狀,整體性很差。局部地段的邊坡在開挖之后,使得原本處于碎落狀態(tài)的巖體加劇碎落和崩塌,不利于隧道結構穩(wěn)定性的保持。強風化板巖存在灰褐色的余變結構,而且?guī)r心為大量碎石和散砂構成,不利于砂石的保持,而且容易貯存地下水和地表水,當水位超過基本標高,碎石和散砂就會慢慢流失,形成了板巖的空心帶,這也是隧道滲漏水防治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2)氣象水文,案例工程所在區(qū)域雨量充足,每年大約有1490mm的降水,蒸發(fā)量大約為1138mm,暴雨集中在4-6月份,地表上水源由大氣降水供給。據筆者調查,發(fā)現降雨對隧道滲漏水影響非常明顯,連續(xù)降水之后,大量地下水滲透進入了土體,降低了隧道土體的力學強度,產生誘發(fā)結構滲漏水的動水壓力。在這種氣象水文條件下,應該將其列入滲漏水成因的客觀條件,并考慮在滲漏水防治工作中,規(guī)避受到氣象水文條件的不利影響。
(3)水文地質,案例工程的地下水主要為孔隙潛水和裂隙潛水,前者主要位于卵石等土層當中,具有較強的透水性,而含水量中等,直接貫通于地表水,形成水體貫通和互補的關系,大約在河流和沖溝等地勢低洼的0.5-5.0m埋深之下,后者則存在于基巖張裂隙當中,水源主要來自于大氣降水,而且局部存在灰?guī)r巖溶水。在隧道開挖的時候,由于排水設施不到位,進去暴雨時期以后,降雨和裂隙水的沖刷,會誘發(fā)隧道結構裂縫,形成滲漏水主通道。
2.案例地鐵車站隧道工程應用注漿技術處理滲漏水的建議措施
綜合誘發(fā)案例地鐵車站隧道工程滲漏水的幾個方面因素,筆者建議應用注漿技術處理隧道的滲漏水問題,具體的施工方法如下:
2.1滲水量的計算
本隧道滲漏水的治理,在了解導致滲漏水原因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預測、分析和估算滲水量,期間需要借助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該公式中,q表示隧道的滲漏量,基本單位m?/m/sec;K表示隧道圍巖的滲漏系數,基本單位m/s;h表示隧道的埋深,基本單位m;r表示隧道的半徑內,基本單位m。
經計算,可確定本隧道巖體的平均滲漏系數、地質層里、交叉水力梯度等,由此推斷出滲漏水的具體部位及滲漏程度大小,施工時將以此作為依據進行滲漏水防治,但在施工期間仍然需要結合工程現場具體情況,對不周之處予以遺漏補缺。
2.2注漿前的調查
在注漿施工之前,需對隧道滲漏水的情況進行調查,包括滲漏水的位置里程等,均要求詳細記錄在案,尤其針對滲漏水情況比較嚴重的地方,必須在調查的基礎上,方可準確地系統(tǒng)布孔和系統(tǒng)注漿。為此,本工程在注漿前展開了以下的連通試驗,具體的做法是在隧道內找出多個流量比較大的出水點,將其作為連通試驗的監(jiān)測點,同時為避免影響地表集中積水的正常滲漏,需在滲漏點位置投放示蹤劑,便于測試分析,而且不會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環(huán)境,在此所選擇的示蹤劑主要有氯化鉀、亞甲基藍、食鹽幾種,在投放示蹤劑之后,即可根據監(jiān)測點位置示蹤劑顏色變化情況,以及電導率的大小,準確判斷滲水通道是否連通。通過一系列的注漿前調查工作,基本可以確定本隧道工程的滲漏水通道連通,并大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正面要求盡快采取注漿措施予以堵漏和加固。
2.3注漿過程的控制
本隧道圍巖防水帷幕的注漿施工,其流程非常復雜,在充分分析圍巖類別和地質條件等情況之后,還要求根據單孔的注漿量和注漿壓力,判斷注漿施工是否達標。在注漿壓力達到設計標準后,穩(wěn)壓約3min后即可停止施工,并按照以下方法標準確定是否補注:①周圍有出漿點,不需要補注;②注漿孔周圍各個方面均有出漿點,不需要補注;③前平孔和正上孔位置出漿,不需要補注;④前上孔和前平孔位置出漿,不需要補注;⑤僅前上方1孔間距位置出漿,需要補注;⑥僅孔口漏漿,需要補注;⑦僅前下方邊溝或縱橫位置出漿,需要補注。按照以上方法施工,在各個滲漏點注漿加固之后,發(fā)現在隧道拱腰和邊墻孔位置,依然存在嚴重滲漏現象,筆者對該位置的不均勻荷載作用力進行測試,發(fā)現主要是隧道拱腰和邊墻的支護水平比較低,影響了注漿加固的效果。針對該問題,需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處理:首先是在材料方面,片石和砂漿質量應該控制到位,片石要厚度得當、表面平整、強度等級達標,其中中部的厚度至少為15cm、強度等級至少為mu30,而砂漿強度、抗壓等級是質量判斷的依據,可從配合比、試件制作、養(yǎng)護等方面入手;其次是清除危巖體之后,直接展開隧道底部洞腔的施工工作,為了便于繼續(xù)清除周圍的洞腔和防護加固,要搭設升降平臺,以及做好洞腔施工的其他準備工作,譬如安排柱支撐施工場所和準備施工材料;最后在變形縫防水方面,主要針對隧道開挖面的交接位置,該位置存在一定數量的變形縫,需要設置埋式或者背貼式的止水帶,以提高這些變形縫的防水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滲漏水現象在地鐵車站隧道工程中普遍存在,不僅影響隧道功能的正常使用,而且會由于地下水的滲透擴散和腐蝕,進一步危害隧道的結構安全,正面要求我們在計算滲水量和做好注漿前調查工作的基礎上,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注漿堵漏與加固。文章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案例地鐵車站隧道工程滲漏水的原因和注漿施工方法,但鑒于不同地鐵車站隧道滲漏水情況及注漿條件的差異性,以上方法在其他工程中應用時,還需要結合具體隧道工程的滲漏水嚴重程度、原因及注漿施工要求等,予以靈活地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吳遠賓.新型防裂抗?jié)B技術在地鐵車站施工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2,(13):118-119.
[2]吳清昊.試論地鐵防水施工過程及治理措施[J].建材與裝飾:中旬,2013,(9):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