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史奪
【摘要】:老建筑是歷史的一部分,是城市歷史發(fā)展的見證者。本文通過對老建筑德惠市“大白樓”的實地調研、現(xiàn)狀測繪,發(fā)掘其歷史文化價值,并對“大白樓”的修繕策略提出建議。
【關鍵詞】 中東鐵路,歷史建筑,保護與利用
前言: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歷史建筑作為不可再生資源越來越受到重視。中東鐵路建筑遺存是吉林省境內最大的建筑遺產(chǎn),德惠作為中東鐵路南滿支線上的重要節(jié)點對于當時該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著關鍵作用,并在其周邊興建了“大白樓”等許多特點鮮明的沙俄時期建筑,然而它們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散去了往日的光彩,積極探求保護當?shù)亟ㄖz存方法和措施迫在眉睫。
1.歷史背景
1910年,清宣統(tǒng)年間設縣,取沐德、懷惠兩鄉(xiāng)的尾字,取名德惠。清朝光緒年間俄國人在德惠市修建的中東鐵路,位于中東鐵路重要節(jié)點的德惠市遺留下很多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俄式建筑群,其中較為有特色的建筑包括,德惠市火車站、東正教堂、德惠戰(zhàn)役紀念地大白樓以及少量俄式民居。
2.現(xiàn)狀調查、分析及結論
2.1現(xiàn)狀調查
德惠戰(zhàn)役紀念地大白樓建成于1903年,迄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德惠戰(zhàn)役紀念地大白樓位于德惠市鐵南區(qū),窯門車站(由于修建德惠火車站時站南有七口磚窯故名:窯門站),站舍北約150米,是一棟兩層建筑,它的平面近似“工”字(如圖1),不完全對稱。
圖1-1:建筑平面圖現(xiàn)狀
建筑基本上采用折衷主義設計手法,將西洋古典建筑元素與地方建筑材料、技術方法相結合,建筑建造精美,有精致的雕刻線腳,充分體現(xiàn)了當時的建筑風格和建筑特點。建筑東、西立面的上部是壓檐墻,壓檐墻的中部做成三角形山花造型;屋面為鐵皮材質,以建筑平面為基礎,形成大小十六個坡面,坡面上開有兩種老虎窗,一種是半圓型,另一種為五邊形,屋面設置多處通風口;墻面為青磚和紅磚砌筑,外墻采用水泥飾面裝飾:一層是板塊狀仿理石裝飾;二層為素面抹灰,在墻角處設置成隅石裝飾,二層的主入口部位及兩端窗口外設置了陽臺,以水泥塑寶瓶狀做欄桿,陽臺的底部有承托構造且以卷云花飾做裝飾。建筑中間的陽臺下是正門,陽臺恰好成為門的雨棚,正門上部為拱形,門前設兩級水磨石臺階。三角形山花和拱券上有雕刻遺存痕跡,雕刻構件已經(jīng)損毀并遺失。
建筑歷經(jīng)百年滄桑,建筑破損嚴重,室內、外很多建筑構件殘損,急需修繕和整飭。
圖2-1:建筑北側俯視現(xiàn)狀 圖2-2:建筑正立面現(xiàn)狀
2.2現(xiàn)狀分析
根據(jù)記載,德惠戰(zhàn)役紀念地大白樓始建于1897年,建成于1903年??偨Y當時建筑基本特點如下:
(1)具有俄羅斯風格的折衷主義,它是19世紀俄國本土思想與古典主義思潮的綜合反映。
(2)建筑形式表現(xiàn)為集中式構圖,建筑外輪廓豐富多變,組合尖頂(帳篷頂)、彎頂(戰(zhàn)盔式彎頂)、坡屋頂共同構成美麗的天際線。
(3)采用古典復興的建筑形式語言,立面多為橫三豎五劃分,古典柱式、尖券、圓券、山花等元素綜合運用。
(4)建筑比例粗大,層高較高,外部形象堅實敦厚。
2.3檢測結論
(1)建筑墻體多處裂縫嚴重,應進行加固處理。
(2)該建筑部分外墻皮脫落,紅磚及青磚外露,應本著依舊修舊原則進行維修。
(3)部分木屋架已經(jīng)腐爛損壞,造成屋面局部塌陷,應進行處理。
(4)一些屋面防水鐵皮搭接處和節(jié)點已經(jīng)出現(xiàn)漏水透光現(xiàn)象,應處理。
(5)墻體砌筑砂漿強度推定值在0.6Mpa~2.0Mpa之間。
3.修繕策略
3.1修繕總則
修繕方案的設計、材料的選擇和構造的做法都是以歷史照片、相關文獻史料、建筑測繪圖紙、建筑檢測報告為依據(jù)展開的[3]。
修繕方案設計尊重建筑歷史,力求最大限度地保證文化遺產(chǎn)的原真性和整體性,延續(xù)建筑特殊的客觀真實性,使老建筑煥發(fā)生機。
3.2修繕內容
(1)建筑環(huán)境
整飭建筑外部環(huán)境,拆除周圍加建建筑和違章建筑,主要拆除西立面、南立面的加建建筑,恢復建筑外觀,重新修繕門衛(wèi)、圍墻、庭院等輔助建筑物。
(2)建筑外飾面
清洗建筑飾面,確定飾面殘損等級,根據(jù)修繕設計方案,選擇修繕方法,修繕建筑外飾面。
(3)建筑室內空間
確定室內空間構件、飾面等部件的殘損等級,根據(jù)修繕設計方案,選擇修繕方法,修繕建筑室內空間。
(4) 建筑結構體系
通過結構體系評估,完成歷史建筑結構加固與耐久性處理技術設計,實施結構體系加固處理,解決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問題。
3.3修繕策略
(1) 環(huán)境策略
對建筑外部環(huán)境進行總體設計,整飭整體外部環(huán)境,拆除周圍加建建筑和違章建筑,增加車行道和停車場,對現(xiàn)有的東、西內庭院進行園林設計,滿足辦公、展覽的實際需求。
庭院外側為鐵質雙開門,磚砌實墻,墻體本身有裂縫和傾斜現(xiàn)象,墻體略高對于路人參觀主體建筑的視線也有影響,因此應拆除原有磚砌墻體并改建為砌塊和柵欄結合的墻體。停車場地的選則,園林的設計及院內院外道路的規(guī)劃應合理并滿足建筑設計規(guī)范。
(2) 技術策略
填補修復:墻體表面裂縫寬度小于5mm的縫隙,裂縫深度小于12cm的縫隙,采用有機高聚合物(如環(huán)氧樹脂)為基料的粘合劑和密封劑進行填補處理。裂縫寬度和裂縫深度超過上述情況的,特殊的根據(jù)結構設計加固進行處理,一般的采用低強度的聚合物水泥漿灌漿法,進行修補。采用對基體破損及裂縫處進行修補,基體表面凹凸紋理的缺損修補和安裝件拆卸后表面產(chǎn)生的小缺口,采用表面處理法、灌漿法、填充法及表面涂滲透性防水劑法等處理方法。
替換修復:對于原構件在各個歷史時期不規(guī)則或不和諧的修補進行替換,注意替換的可識別性和可逆性。同時,對于大面積基體損壞后缺失部分的還原修復,原有缺損按照同質材料1:1原式樣修復。
雕刻修復:建筑物外立面的雕刻和線腳是修繕的重點,首先對外立面上的各種雕刻和裝飾進行保護性清理,對已經(jīng)風化、開裂、殘損等損壞構件,確定殘損等級,選擇修復方式,按照原式樣復原。處理好新舊結合面,根據(jù)原墻飾雕塑所用的材料特性和構造原理,通過反復試驗和材料論證,盡量采用與原墻飾雕塑相同的材料,在復制此類構件時,外輪廓需嚴格按照標準樣板,細部紋樣也要進行描繪,以保證它原來的式樣和特征,但又要有可識別性,與原建筑裝飾有明顯區(qū)分。
(3) 功能策略
大白樓的平面是“工”字型,外形端莊大氣,可改建為博物館等利民性建筑。大白樓室內交通空間是南向走廊,北向走廊以及連接南北的長廊,原有的值班室,教室、廚房、衛(wèi)生間等功能空間位于南北走廊兩側,可對應的改建為博物館的接待室,展廳、陳列室、衛(wèi)生間、會議室等,長廊兩側的教室也可改為展廳或多功能廳。
規(guī)整的建筑造型及橫縱貫通的交通空間得以保障建筑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先進。
結語
建筑遺產(chǎn)具有諸多的社會價值,合理的利用改造老建筑,保護老建筑遺產(chǎn)的歷史價值并賦予其新的時代特征,使其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德惠縣(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德惠縣志[M]長春:長春出版社,2001.
[2]德惠縣文物志編寫組,德惠縣文物志[M].長春:吉林省文物志編委會,1983.
[3]《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2000,保護規(guī)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