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水玲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過翻閱大量文獻資料并結合本人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實踐經驗,對剛剛走進體育教學課堂的“表現性評價”做了一個較為深入的研究,首先,我從表現性評價的定義也內涵入手,繼而對其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表現性評價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如何擬定評價目標、選擇合適的表現性任務、對教學活動中表現性評價的反思等)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對基層體育教師就表現性評價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方面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體育教學 表現性評價
通過對表現性評價的研究可以發(fā)現,其積極意義很多,但如何實施才能確保其積極意義得以有效發(fā)揮,就成為了當前體育教師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表現性評價的定義與內涵
表現性評價顧名思義,通常是指教師對學生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技能掌握、知識理解、學習態(tài)度以及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系列具體表現的真實評價。表現性評價并非是簡單的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分析,其有目的的制定與科學有效的實施同時還有著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改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一系列已知意義,同時,由于表現性評價被明確作為一種對學生的激勵模式走進學校教育體系的時間還相對較短,因此,還有著更多尚不明確的意義與作用亟待廣大基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完善,使其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二、表現性評價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過去幾十年里學校體育習慣性的將應試教育考核內容以及對學生進行技術技能的培訓作為其教學主旨,而教學手段也無非是針對某項技術技能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然而相對枯燥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且往往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不利影響,不利于今后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通過對表現性評價定義的研究發(fā)現,表現性評價的積極意義固然很多,但如何實施才能確保其積極意義得以有效發(fā)揮,就成為了當前體育教師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表現性評價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表現性評價需明確體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體育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表現什么、怎么表現、何時表現,這都與表現性評價標準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表現性論價標準的制定與實施要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有所體現,只有具體到每個教學步驟,才能更好、更多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善于表現、樂于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的效果。而表現性評價標準切不可由教師盲目制定,而是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育以及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共同商量制定,這也是之后表現性評價有效實施的有力保障。
表現性評價要體現激勵性原則。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改善學生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是表現性評價走進課堂的幾個重要初衷,要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的以上幾點得到改善,那么“激勵”就顯的尤為重要。此時,體育教師可根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法,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與任務,并制定不同的表現性評價標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對學生的表現使用激勵性語言進行評價,在不傷害學生自尊的情況下,使表現性評價的意義得以有效實現。
表現性評價指標的制定要符合教學活動實際情況。體育教學項目的多元化決定了表現性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表現性評價標準只有完全與當前教學項目相符才會通過其實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教師可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表現性評價指標,如:田徑教學、籃球教學等不同運動項目對技能檢測的標準也各不相同,此時,教師就需給出三個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自身有一個明確的要求。
(二)擬定評價目標
明確的評價目標是表現性評價有效實施的前提,前面提到過,表現性評價的標準要遵循明確體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表現性評價要體現激勵性、表現性評價指標的制定要符合教學活動實際情況等原則,同時,體育教學活動中評價目標的制定還要與素質教育對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體質水平、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相結合,確保表現性評價對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有所幫助。當然,表現性評價實施的切入點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可從情感、技能、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同學之間配合的默契程度等多個方面入手,從而擬定相關評價目標,使其積極意義得以更好的發(fā)揮。
(三)選擇合適的表現性任務
表現性評價的評價對象通常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完成教學任務過程中的一系列表現,也就是說表現性評價的實施其實是依附于表現性任務的,因此,體育教師可根據當前教學內容與當前學生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表現性評價任務,并最終通過任務的順利實施使其積極意義得到有效發(fā)揮。
(四)對教學活動中表現性評價的反思
根據既定表現性評價標準對學生以及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后并不意味著表現性評價就此結束。表現性評價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實施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其有效實施,使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自信心、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得到一個全面的提升,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進步,因此,體育教師在既定教學任務完成后,要及時對表現性評價成果進行反思,了解表現性評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將其實施過程中的不足進行及時調整與完善,使之在今后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更好的發(fā)揮其積極意義,為實現體育教學多元化功能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魏亞琴.新課程下學生評價方式的變革——淺談表現性評價[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11).
[2] 余明.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思考[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3(03).
[3] 熊麗萍,馮生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高考表現性評價的運用和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0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