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全
岸邊遠(yuǎn)處山色濃黛,近處山色斑斕,綠的濃翠,黃的鮮艷,紅的燦爛,一瞬間這種影像讓我有種窒息的感覺,這是夢中才有的仙境吧。后來得知,這是烏蘭薩德克諾爾,蒙古語,當(dāng)?shù)啬寥私兴旌?/p>
幾年前,偶然看到一位驢友拍攝的一張照片:湛藍(lán)的天空,碧藍(lán)的湖水,水中矗立著胡楊的枯干;岸邊遠(yuǎn)處山色濃黛,近處山色斑斕,綠的濃翠,黃的鮮艷,紅的燦爛,一瞬間在這幅照片讓我有種窒息的感覺,這是夢中才有的仙境吧。后來得知,這是烏蘭薩德克諾爾,蒙古語,當(dāng)?shù)啬寥私兴旌?/p>
作為攝影人,大美新疆是我鏡頭里永遠(yuǎn)的主題,而當(dāng)我得知烏蘭薩德克諾爾就在烏蘇境內(nèi)時,我為烏蘇有如此美景自豪之余,很是愧疚。作為一個烏蘇攝影人,烏蘇境內(nèi)有這樣美的風(fēng)景不能親密接觸,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天湖因此成為我心中一個結(jié),每年秋天都會讓我心生向往,但又因工作等原因一直不能成行而糾結(jié)。經(jīng)過幾天的策劃籌備,這個秋天終于成行,烏蘭薩德克諾爾——天湖,我來了。
探路烏蘭薩德克諾爾
烏蘭薩德克諾爾是天山北坡的高山淡水湖泊,位于東經(jīng)84度16分,北緯43度52分,海拔2500米,比天池還高600米,湖泊呈長條月牙形東西分布,好似一把弓箭。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400米,湖面近1平方公里,最深處60米,距烏蘇市119千米,217國道625處西行26千米可達(dá)。湖泊位于天山北坡森林帶的上端,北坡云杉茂密,南坡和湖灘附近為優(yōu)質(zhì)的牧草,草高且密。
217國道625處到達(dá)烏蘭薩德克這一段路是烏孫古道中的一段,沿途都是山體滑落的碎石,行走中滑墜及扭傷、野生動物的傷害、氣候變化等不確定風(fēng)險巨大。而其中有3公里處于懸崖峭壁并隨時有山體滑坡的危險,連馬都難以行走的路,尤其艱險。其余的路程基本上是走在碎石上,讓眾多徒步愛好者望而生畏,因?yàn)橛心懬?、體力、暈水、恐高癥等其中的一項(xiàng)不及格,就無法實(shí)現(xiàn)到達(dá)天湖的夢想。能夠到達(dá)的人,只是一部分“驢友”和攝影發(fā)燒友。因此烏蘭薩德克諾爾至今仍然保留原始自然的風(fēng)貌,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新、奇、險、驚、遠(yuǎn)等不可親近的印象,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與魅力。
上午11時整裝好行李裝車,我和閑人、阿軍、楊柳依依四人難掩興奮激動的心情到達(dá)217國道625處。有他們相伴,作為“新驢”第一次就暴走26公里,讓我安心了不少。跟司機(jī)說好接我們的時間,踏上蜿蜒逶迤在天山深處滑坡碎石地帶的羊腸小道,我們開始向著天湖進(jìn)發(fā)。
前行5公里來到一段約1千米的碎石坡,給我的心理、體力來了一個大大的下馬威。但見斜坡約60度,向上是數(shù)百米滑坡,向下約30米便是波濤洶涌的烏蘭薩德克河。走在斜坡上,既要防止上面落下碎石擊中,又要防止腳下碎石踏不穩(wěn)。坡上風(fēng)化的碎石、砂礫走在上面隨時有滑落的危險??床坏饺肆粝碌娜魏魏圹E,隱約有牛羊糞便,表明有牛羊來過。
峽谷像巨蟒張開大口,仿佛隨時要將你吞下。河水翻涌的岸邊,有野柳、胡楊在深秋絢爛著,雖然很美卻讓我沒有勇氣多看一眼。肩上是28公斤的負(fù)重,腳下沒有可以踏實(shí)的“路”,頭上不時有沙土、碎石滾落,只能集中所有精力踏穩(wěn)每一步。我們4個人前后照應(yīng),不時互相提醒。有些手掌大小的片狀石塊,每一腳下去都會左右前后搖擺,需要小心尋找平衡。
接下來的路途,一路高山險峻,巖石嶙峋,峽谷蜿蜒,河水奔騰,松柏蒼翠。逆光中金燦燦的胡楊葉,新黃嬌媚,老綠濃郁。山風(fēng)或急或緩,無不帶著山野的清新和深秋的成熟氣息。金黃的胡楊,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爍,大家邊走邊拍,緊張的心情在這大好風(fēng)光里得到極致的放松和撫慰。一會兒河道,一會兒深谷,一會兒山巒,一會兒石坡,無不風(fēng)光旖旎,美不勝收。
臨近黃昏,躍過一條山溪,山路變得較為開闊,河岸、路旁有不少野枸杞、野刺梅和駱駝刺結(jié)著或血紅或橘黃的果子,開著金黃的花兒,雖然路上仍有許多山坡上滑下來的塊石硌腳,但我們艱難的行程已有了詩情畫意。這樣的路大約又走了六七公里,我們眼前便豁然開朗了。河岸平坦開闊處,成片的原始胡楊林躍然眼前。林中以胡楊為主并夾雜著白樺與河柳,許多胡楊直徑在一米以上,有的粗達(dá)三四人合抱,從樹齡來看少則百年多至千年。
密密的胡楊林,倒伏的枯樹,地上鋪滿金黃的胡楊葉,夕陽灑滿金黃的胡楊林、滿地的落葉,如美麗的童話世界,一地散金、碎銀閃爍著。北側(cè)是高聳陡峭的山峰,南側(cè)是濤濤的河水,大家一陣快門咔咔的狂拍后,決定就在此宿營、搭帳、生火做飯。
天湖美景
第二天凌晨6點(diǎn)下起了毛毛細(xì)雨,大家起來吃飯、收拾整裝,7點(diǎn)開始了第二天的征程。依然是路途艱險,但一路美景自不相同。突然間前面河道里映入眼簾一大片金黃,如滔滔金浪,在陽光下金光粼粼。4個人像孩子一樣歡呼雀躍,扔下裝備,取出相機(jī)就是一陣狂拍。手上拍著,嘴里還念念有詞:美景、仙境、罕見,那種心情何其美妙,想把所有的美好都賦予其中,卻找不到最合適的表達(dá)。
一坡又一坡,一彎又一彎,路上渴了,靠近河邊時,幾乎是沖到河邊,就那樣一杯杯灌著甘甜的山水,那叫一個爽啊。腳上的疼痛,身體的極度疲憊挑戰(zhàn)著一個又一個體能極限,突破再突破,堅持再堅持……突然眼前一亮,一灣湛藍(lán)清澈的湖水驀然出現(xiàn)在眼前。
“天湖,我來啦!”這歇斯底里、痛徹心扉的吶喊,喊出了心底的積悶,喊出了生命極致艱難之后的驚喜和通達(dá),喊出了淚水和感動。
此時是中午2點(diǎn),寬闊的河灘上一條長滿松樹的大壩,湖水從大壩北邊的一個豁口咆哮著流出,順河翻過堤壩便是這條山體圍成的狹長的烏蘭薩德克諾爾了。從湖與東面的河灘等寬便不難看出,這是被南側(cè)的山體滑坡圍堵成的湖,湖水是從西、北兩個方向的雪山融化注入并向東流出,是一條流動的湖,從湖西端被湖水成片淹死的和正在被淹死胡楊、松樹的樹樁來看,這片湖大約有上百年的歷史。
從東端過來時在逆光下感受不到湖水有多綠,感覺和看到的照片不符,有點(diǎn)讓人失望。但到了西端北面的支流入口處,在夕陽與雪山的映射下,順光、側(cè)光看過去,湖水有如一塊調(diào)色板,既有喀納斯湖水的綠,又有九寨之水的藍(lán),又有如金粉飄灑湖面一樣的黃,還有如鮮血倒入水中稀釋后那樣的紅,真乃五光十色,斑斕多彩。
湖中矗立著姿態(tài)各異的胡楊樹樁,似舞蹈,似吶喊,似掙扎,虬枝盤髯,枯影疏弄,倒影斑駁,有如舞者展姿,使湖面生動而不乏寧靜,神秘而不乏天成。是湛藍(lán)的天,映藍(lán)了那汪湖水,還是幽藍(lán)的湖水,濡染了蒼穹?深幽與深邃相伴,美得靜寂,美得震撼!
白云流走的藍(lán)天下,湖水翠濃,碧柔,藍(lán)靜。此濃,濃而不艷;此柔,柔而不媚;此靜,靜而不寂。盡顯深沉而神秘的氣質(zhì),揮灑柔媚而沉靜的氣息。
夜晚,坐在湖邊,那月牙形的一汪幽藍(lán),伴著繚繞的霧氣,如夢似幻,一霎時心靈充滿至真至純的感動、深幽寧靜的淡泊。夜色下那水黛藍(lán)、翠綠、靛青,晶瑩剔透,清澈如鏡,斑斕多彩;清風(fēng)微拂,光影粼粼,變幻無窮,似一位翩翩仙子,盡洗鉛華,不染纖塵。
而水中靜靜矗立的胡楊,曾經(jīng)葳蕤茂密地生存在這山谷里很多年,因?yàn)榈刭|(zhì)自然的變遷,成為枯干守護(hù)著這片圣水屹立了數(shù)百年。此后用歷經(jīng)滄桑的肢體語言,訴說著歲月的流年風(fēng)雨,積淀成天湖不可或缺的獨(dú)特的美麗的風(fēng)景線,讓朝圣者的腳步在此駐足流連。深山湖泊萬千,而唯有天湖因胡楊的絕唱成為千古奇景。
面對胡楊的黑褐色深邃神秘枝條,面對這靜靜的一湖碧水深藍(lán),生活上、工作中的不快和壓抑、煩惱頓消,心境不由得通透澄明。烏蘭薩德克諾爾就是這樣在我歷經(jīng)磨難疼痛之后,用這樣一種方式與姿態(tài)思考著、矗立著、觸動著,傲然屹立。
烏蘭薩德克諾爾——天湖,原本尋夢之旅,變成我的挑戰(zhàn)極限之旅,何嘗不是上蒼的一次恩賜和考驗(yàn)。
旅途結(jié)束,卻也意味著開始。歷經(jīng)艱難,飽嘗痛苦之后頓悟,旅途就是為了在汗水中清洗心靈的浮塵,在挑戰(zhàn)中扔下所有的郁悶,回歸一個輕松的自己,努力工作,開心生活,快樂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