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益民
學生的閱讀過程是一種認知和思維結合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安排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有系統(tǒng)、有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啟迪、審美樂趣、文化積淀、語言發(fā)展的同時,實現(xiàn)自我建構,達到教與學的平衡。從優(yōu)化閱讀教學的過程看,大體包括四個階段。
一、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妙導激趣,融情于文
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活動的特點考慮,閱讀教學起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獲取知識的情感和興趣,點燃其思維的火花。首先,要精心設計導語。一個成功的導語,可以使這堂課先聲奪人,為整堂課教學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導語的設計要講求方法和實效,可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和體裁的特點來確定,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心抓住,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增強教學效果。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設計的《周總理,你在哪里》一課的導語是這樣的:有這樣一個人,全中國人民都覺得他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他博學多才,對國防外交、教科文衛(wèi)、工農(nóng)商兵各個行業(yè)各個領域都給予及時具體的指導;他精力過人,在全國各地黨委政府被奪權,公檢法被砸爛,軍隊被嚴重沖擊的情況下,他力撐危局,事無巨細親自處理;他廉潔一生,無兒無女無遺產(chǎn),聯(lián)合國破例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正如魏老師自己所說:“這樣全班同學的情緒很快沉浸在對周總理的懷念中,學習這課的興趣更濃了?!?/p>
由此可見,在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若能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入主動接受新知識的狀態(tài)中,時間一久,就會形成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心理定勢,學生既有情趣,又目標明確地閱讀課文,品評作品的精妙之處。
二、閱讀教學的深入階段:抓準文眼,突破重點
文眼,是我國傳統(tǒng)的、獨有的關于文章寫作的術語,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華意境、涵蓋內(nèi)容的關鍵性詞句。通俗地講,文眼是文章的精妙之所在。如能抓住文眼巧設疑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按照認知和思維活動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誘導學生深思,就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陳涉世家》的文眼為“鴻鵠之志”。在文章中,陳勝的“鴻鵠之志”,就是“舉大計”。圍繞這個文眼可以設計出很好的問題,提綱挈領地將課堂串起來。如:陳勝的“鴻鵠之志”具體指什么?他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鴻鵠之志”嗎?其實,文章后面具體敘述陳勝、吳廣他們秘密謀劃、困境中為起義做輿論準備、最后揭竿而起并迅速進軍,到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nóng)民政權,這個過程就是陳勝踐行諾言,實現(xiàn)“鴻鵠之志”的行動過程。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的閱讀設計,不但使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都在設計流程中得以解決,而且也使學生的再現(xiàn)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訓練。
三、閱讀教學的高潮階段:強化訓練,授之以法
從閱讀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來看,教師在閱讀設計中,以強化訓練為手段,以傳授閱讀方法為目的,設計操作性強的訓練,讓學生按閱讀要求深層次地品讀課文?!妒刎斉愤@篇課文,節(jié)選自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家庭的苦難”一章,可以說是這一章的高潮部分。小說通過“搶奪梳妝匣”“誘騙繼承權”“看守密室”“臨死抓法器”等一系列描寫,深入刻畫了守財奴的丑陋嘴臉。這一系列的精彩描寫表明,在葛朗臺眼中,父女之情、骨肉之親,都比不上金子,金子比女兒還重要。金錢已經(jīng)異化了葛朗臺的人性,使他的靈魂變了形。他為了財產(chǎn)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chǎn)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在閱讀教學中,只有在平時強化訓練,授之以法,抓住文眼,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閱讀教學的結束階段:巧設疑問,引發(fā)思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在閱讀教學中,只有伴隨積極活躍的思維,才會通過疑問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思考。因此,語文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產(chǎn)生疑問并解決疑問。教師認真對待學生的每一個提問,能滿足學生希望被重視、受尊重的心理,使師生間產(chǎn)生暢通、和諧、愉快的交流。切不可對學生的提問置之不理,或因問題太簡單、幼稚而不屑一顧,甚至諷刺、挖苦。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提問的勇氣和膽量,表揚他在閱讀過程中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能產(chǎn)生疑問。如在教學散文《紫藤蘿瀑布》時,抓住課文最后一句:“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引導學生思考:“我”為什么要加快了腳步?在《明天不封陽臺》中引導學生質(zhì)疑思考:明天“我”家的陽臺究竟封不封?在閱讀教學中通過教師的鼓勵,消除一部分學生在提問過程中的害羞、怕被笑話等心理,心理障礙一除,學生便可大膽地毫無顧慮地把自己閱讀中的不解提出來,形成一種良好的質(zhì)疑問難的學習氣氛。
總之,一堂課成功與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關鍵的一環(huán),就在于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設計是否科學化、藝術化。只有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規(guī)律,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思考感悟,在讀中升華情感,才能真正提高閱讀水平。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