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福紅
摘 要:當前,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及應用,已把社會生產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計算機教育本身也是一項重要而有力的支持。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資建設、學科教學德育目標、學生能力素質培養(yǎng)、評估等方面做出整體性改革,并結合“德育為首,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的教育思想,在計算機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一大批有用的世紀人才。
關鍵詞:中學;計算機;素質教育
筆者從事中學計算機教學幾年來,深感計算機教學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的自主性差,比較適宜采用游戲的手段進行教學;而中學生則喜歡獨立地獲取知識,所以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注意給學生一定的創(chuàng)造空間。
一、教學內容應以實用為主,突出表現為更新、更深的特點
教學內容改革應當適合素質教育的特點。教學內容要以實用為主,自編或選用多種教材,體現“一綱多本”“多綱多本”的原則,做到從實際出發(fā),注重效益,有計劃、有重點、分地區(qū)、分層次地發(fā)展和普及計算機教育。
教學內容也應當隨著時代的科技進步不斷更新和調整,知識面不但要更寬廣,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動手的。我校計算機課程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意識,普及計算機文化,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高一年級我們在初中課程基礎上增加了QBASIC程序設計,讓學生學會程序設計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高二年級主要選用了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讓學生掌握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各種命令的操作,學會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設計一些簡單實用的實驗課題。
二、改進教學方法,注重“精講多練”“因材施教”的原則
改進教學方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在計算機教學中提倡“精講多練”的原則?!熬v”,是指對于學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內容,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而對于一些理論概念(如文件、目錄、路徑等),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言簡意賅地講授,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領?!岸嗑殹?,是指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操作,以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學生實驗時,我們加強巡回輔導,及時發(fā)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反對讓學生放任自流、無目的地實踐。
我們也注重運用“因材施教”的原則。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時期是學生學習科技文化基礎知識最活躍、最具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是學習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加強計算機教育,效果最佳。同時,教育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學生的智商是有差別的,不同學生素質發(fā)展的個別差異也是很大的。因此,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鑒于此,我們采用了分層次教學,在對大部分學生進行普及計算機教育的基礎上,對有潛質、有才華的學生進行個別化教學輔導,讓他們廣泛參加計算機第二課堂、競賽等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精心培養(yǎng)這些尖子人才,使他們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注意發(fā)展特長。
三、改進教學手段,組合優(yōu)化教育教學過程
改革教學手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條件。計算機教學手段改革應自覺地走在各學科前列,為學校教育創(chuàng)設現代化的教學環(huán)境,加強傳統(tǒng)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廣播、電視、錄像等)與現代媒體(如計算機技術、衛(wèi)星技術等)的組合優(yōu)化教學,注重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探討和建立新型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能力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大力推進計算機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
現代社會由于其技術知識更新速度快,人們需要更快更方便地獲得知識,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手段已無法解決這一困境,我們必須從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中找到出路。筆者認為,在教學手段上,注重發(fā)展計算機網絡教學是明智之舉。大量事實表明,在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下,傳統(tǒng)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已完全被摒棄,學生是真正作為學習主體去主動探索學習的,教師可組織生動形象、圖文聲并茂的語言教學,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軟件資源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這是以往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正是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參與學習、啟發(fā)式教學、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才得以真正實現,從而體現出教學的互動性。這樣,教育再也不是教師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的結果,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究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去發(fā)現和掌握知識的過程,從而讓學生都獲得與科學家們一起參與課題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體奧秘等過程的喜悅。我們的經驗也表明,這樣得來的結果比耳提面命的講授深刻得多、鮮明得多,更能發(fā)揮他們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能力。
四、加強學科德育目標滲透,注重學生實踐
應當明確,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各級各類人才,他們都“應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的科學精神”,人才的質量應當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我們要重視在學科教學中落實思想教育,實現德育目標滲透,從而體現“德育為首,五育并興”的教育思想。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分年級按照教學目標詳細制訂了《計算機學科教學德育目標實施細則》,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治學的學習態(tài)度、良好的計算機職業(yè)道德以及與人共事的協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