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述媛
內(nèi)容摘要:低年級識字教學要遵循學生愛玩的特征。在識字教學中要有趣味性,讓學生動動手,畫一畫;動動嘴,唱一唱;動動耳,聽一聽;動動眼,看一看。這樣才能讓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高效進行。
關(guān)鍵詞:趣味 識字 快樂 無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效率?!毕旅?,筆者就結(jié)合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教材中的部分生字詞教學,談一談如何讓學生進行趣味識字,促進學生快樂學習。
一.動動手,繪畫識字尋童趣
低年級學生有一個顯著的年齡特征就是愛動手。他們的思維形式以形象思維為主,還沒有入學就對圖畫有非常強的親近感,在幼兒園也經(jīng)常進行涂鴉。到了一年級,這一特征還沒有減退。當漢字作為一個特殊圖畫進入他們視野時,他們自然就會以一個具體的圖畫形象來存儲。所以,在低年級進行識字教學時,可以畫一畫,讓他們通過圖畫感受字形,從而識記住所學的字。在低年級中,象形字比較多,“字畫同源”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這些字更容易讓我們通過繪畫幫助學生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并能促進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
比如在教學“休”與“困”時,我首先在黑板上畫出對應(yīng)的圖案:“休”字是一個人依著一棵樹在閉上眼睛休息;“困”字是畫了一個四面都是圍墻的院子,在院子里畫上一棵樹,有一棵樹枝像努力伸出墻外的景象。然后讓學生觀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說一說圖中畫的是什么意思,并讓他們進行大膽的猜測。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快樂的猜測中說出圖中所表達的意思。這時候,再出示“休”字與“困”字,并向?qū)W生解釋,“休”字就好像是一個人干活累了,正依靠在一棵樹邊休息著。而“困”字就好比一個四面封閉的圍墻把一棵樹給封在院子里,這棵樹非常想伸出庭院但是又無能為力,這就是“困”字。這樣的教學,一來尊重了學生的年齡特征,二來也讓學生獲得很多識字的童趣。
二.動動嘴,兒歌識字悅心情
唱兒歌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在識字教學中,把生字融入到趣味無窮的兒歌中,讓學生邊唱兒歌邊識字。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學生樂于識字,讓學生很容易掌握了字形,獲取成功的喜悅。同時,在讀兒歌、背兒歌時,學生需要用腦來思考兒歌中的內(nèi)容,又進一步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讀兒歌、背兒歌的過程中愉悅心情,快樂識字,并通過這一外加動力來促進學生對漢字的記憶。
比如,在教學“泡”、“飽”、“袍”、“炮”、“抱”等字時,我就編寫了一首兒歌讓學生識字:“有水能泡澡,有食能吃飽,有衣能做袍,有火能放炮,有手抱一抱。”這樣,學生就可以非常快速地識記住這幾個生字。再比如教學“買”與“賣”時,我編了這樣一首兒歌:“沒食(十)買,有食(十)賣,區(qū)別就在頭上蓋。”學生通過唱兒歌,一下子就記住了“買”與“賣”的字形與區(qū)別。
三.動動耳,故事識字助理解
低年級最喜歡聽老師講故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征,把生字詞的識記融入到故事當中,給學生講一講這些詞語背后的故事,或者自己根據(jù)字形編寫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小故事。這樣就可以讓一個個抽象、單調(diào)的生字變成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不但可以記住字形,還可以理解字義,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識字好辦法。
比如在教學“羞”字時,我就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只小山羊總是嫌自己的腿長得丑,所以見到別人看自己總是不好意思,總是害羞地把自己的丑藏起來,這個字就是“羞”。再比如教學上冊的識字4中的一葉障目、坐井觀天、拔苗助長等成語時,由于這些成語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如果把這些故事講給學生聽,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識記這些成語,促進他們理解成語的意思。所以我就把這些成語的來歷與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通過聽故事來明白成語的意思。
四.動動眼,比較識字助記憶
低年級學生對于任何事物都感興趣,都喜歡瞧個究竟。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把一些形近字綜合在一起,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字進行觀察、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從而強化對這些字的識記。比如在教學“提”與“題”,“陣”與“陳”,“娃”、“洼”、“蛙”、“哇”等字時,我把這些字全部一一對應(yīng)地列出來讓學生比較,學生很容易理解了提東西得用手,所以是提手旁,而“題”包含著寫的意思,所以它有一個“頁”字在字里?!巴蕖敝傅氖切『ⅲ杂信峙?;“蛙”是動物,喜歡吃蟲子,所以是蟲字旁;“洼”表示是地方低,可以存住水,所以用三點水做偏旁;“哇”是用嘴發(fā)出來的聲音,所以是口字旁。這樣,學生通過把這些形近字在一起比較,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這些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并能深入理解這些字詞。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市福田區(qū)蓮花北村新蓮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