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強
摘 要: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開放的問題和閱讀教學能有效地給學生打造一個展示自我的課堂。
關鍵詞:開放性;課堂教學;能力
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主角,作為初中語文老師就應該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一個展示自我的語文平臺,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展示學生個性的舞臺,讓學生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我,享受“舞姿”,使其個性盡情地釋放,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那么,如何給學生打造一個展示自我的課堂呢?
一、利用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打造展示自我的課堂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常常把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成一些利于“多向思維”和促進“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這樣的問題因為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就不會限定學生的思維,利于展示學生的個性。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我曾設計這樣的問題:“假如菲利普夫婦見到的是百萬富翁的于勒時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對比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和心理進行回答?!碑攩栴}一經拋出,平靜的課堂立馬沸騰起來,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思索的空間留給學生,學生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答案也豐富多彩。所以,利用開放性問題,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更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的課堂。
二、利用閱讀教學,為學生打造展示自我的課堂
閱讀教學應該始終堅持“讀悟”結合、“讀寫”結合,學生通過閱讀感悟其中的人物、文章的主題、寫作的特點,同時,通過讀來學習其中的寫作手法、表達方式、語言的特點等等,并將這些應用到寫作中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感悟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學生在將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寫作中的時候,又會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又會出現(xiàn)許多“色彩各異”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章的整體進行閱讀和把握,切忌把文本分割得“支離破碎”,通過讀悟結合、讀寫結合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讓他們在閱讀的舞臺上盡情展示。例如,學習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時,我沒有像其他的老師那樣在課堂上讓學生去分層、分段詳細講解,而是讓學生通過“讀悟”結合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讀寫”結合將本文的寫作特點,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也能完成學習目標,還寫出了很多篇感情細膩、表達巧妙、令人感動的《父親》,展示了學生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條條框框。
總之,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按照課標的要求,為學生打造展示自我的平臺,這樣學生才能跳出更美的“舞姿”。
參考文獻:
李曉紅,院佳莉.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也談個性化外語課堂.科技信息,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