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初中作文;教學策略;環(huán)境;內容;方法;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8—0050—01
一、優(yōu)化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寫作興趣,讓學生不再“怕”作文
1.以身示范,潛移默化。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廣博的知識和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旁征博引,妙語連珠,學生自然會對語言文字產生濃厚興趣,開始萌發(fā)出表達的欲望。同時在學生作文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親自動手示范寫作,將現(xiàn)實的生活變成優(yōu)美的文字,將作品拿到班內與學生分享,或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雖然自己的作品可能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學生的心目中,你會變得很偉大,學生會覺得自己的語文老師很神奇,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喜歡甚至是崇拜你,也許會因喜歡上你的課而喜歡上了作文。
2.開展活動,構筑平臺。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和被肯定的強烈愿望,這就需要語文老師積極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如重視在班級內的教師點評和學生互評活動,優(yōu)秀作文展示活動,在校報或專業(yè)報刊投稿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能大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讓寫得好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增強他們寫作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而寫得不太好的學生就會產生羨慕心理,同時也能找出差距,獲得寫作方法,從而轉化為動力,激發(fā)他們的寫作主動性。
二、優(yōu)化寫作內容,激發(fā)寫作欲望,讓學生有事可寫
學生要寫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來源于生活。作文言之無物,沒有時代感,沒有生活氣息,根本原因就在于離開了寫作的活水源頭——生活。長期讓學生坐在教室里寫作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無話可說,時間長了,寫作就成了學生心中沉重的負擔,周圍的生活在他們眼前覺得很平常,沒有新意,寫出來的文章很空洞,而更多的學生則為了完成任務,東拼西湊,寫出來的文章沒有真實性,沒有情感。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應當從生活角度考慮,不斷激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思索。主要方法有:引導學生參與各項課外活動,讓他們把經歷、感受、感悟訴諸文字,寫成觀察日記;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讀報活動,“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讀書讀報,充實學生寫作素材;舉辦各類征文比賽,給以獎勵,激發(fā)學生勤思勤寫等。
三、優(yōu)化寫作方法,解決寫作難點,讓學生會寫作文
1.注重點燃主題的思想火花。學生往往缺少對生活事件作理性的思考與認識,欠缺深刻挖掘生活內涵的意識??吹阶魑念}目,學生腦子里充滿了惶恐,思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不自信,不能積極捕捉思維的靈光,對身邊發(fā)生的、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感人的生活事件無動于衷,自然不能寫出好的作品來。老師要讓學生明白,感人的未必是轟轟烈烈、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要教會學生善于從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的小事中體悟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諦、人性的光輝和思想的火花,從而提升作文的精神內涵和新意。
2.注重從模仿和借鑒中汲取構思方法。大多數(shù)學生都存在“不會寫”的困惑,其關鍵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構思能力。筆者認為,模仿和借鑒是消除“作文難”心理障礙的最為現(xiàn)實、最為便捷的有效方法之一。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認真閱讀經典范文和同齡人的優(yōu)秀作文,通過仔細揣摩,反復推敲把握原文作者的材料組合、文章架構和行文思路,弄懂文章的首尾呼應,過渡轉折的關系,弄懂情感揚抑、線索聯(lián)絡的布局等,然后模仿寫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必然會有所領悟,初步解決整篇構思的難點。接下來,教師要引導學生采取“拿來主義”,適當借鑒經典范文和同齡人優(yōu)秀作文中的精華部分,融合到自己的作文中,以突出“亮點”。這樣堅持訓練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形成自己的寫作方法。當然模仿和借鑒也要注意對原文的正確領會,切忌不假深刻理解,生吞活剝。
四、優(yōu)化寫作形式,突出寫作創(chuàng)意,讓學生善于“包裝”作文
要教給學生優(yōu)化寫作形式,適當“包裝”作文的方法,在擬寫標題方面可以采用比喻法、設問式、反問式、引用式、雙關式、對偶式、夸張式等;在體裁結構方面可以采用小標題式、網絡聊天式、訪談式、書信式、幾何證明式、新聞聯(lián)播式、日記式、想象式、實驗報告式等;在語言表達方面運用擬人、比喻、對偶、排比等修辭方法,也可引用名人名言、詩詞歌賦、網絡語言等。同時,老師要加強指導,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揚個性,大膽創(chuàng)新,使自己的作文與眾不同,富有新意。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