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
6月16日上午8點半,北京東交民巷最高人民法院的傳達室里,已經(jīng)有了排隊的人群。人們需要把身份證交上去,來換取開庭專用通行卡,而后通過安檢。
京衡律師集團董事長兼主任陳有西亦在其中。出了傳達室后,他來到五樓的第六法庭,坐在被申訴人代理律師的位子上。
這是一個小法庭,法官席上還空著,申訴人的位置上有三個人,一位律師和兩位當事人,被申訴人的位置上有四個人,三位律師和一位專家代理人。書記員一一做了登記,而后詢問了旁聽人員的身份,并登記身份證號。
開庭審理的是一個民事方面的知識產(chǎn)權案,庭審3個多小時,作為被申訴方西安高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華科技)的代理人,陳有西在陳述中稱對方惡意侵犯高華公司知識產(chǎn)權,是故意竊取他人技術成果權的侵權者。
對方律師對“竊取”的說法提出反對,法庭提醒陳有西注意用詞。
庭審結束后,陳有西說,這是他的一種代理策略,目的是要引起法官注意。這是一個賠償金額在20萬元左右的小案子,要知道,有時申訴金額達到幾億元的案子都很難在最高法院立案,而此案能立案,說明了案件的不正常性。他想用這種方式表達一下律師及當事人的憤怒,提醒法官注意對方概念混淆和掩蓋真相的問題。
對于陳有西來說,這樣的案件只不過是他代理過的諸多經(jīng)濟類案件中的一個小案例。在公眾視野里,很多人都知道陳有西是一位著名的刑辯律師,卻不知其在經(jīng)濟類案件中的辯護同樣頗具影響力。更加難得的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無罪判決率比較低的國家,陳有西還是將很多案件做成功了。
近年來,陳有西代理了很多與著名企業(yè)家相關的案子,包括轟動全國的有蘭世立案、顧雛軍案、南昌唐慶南案、澳州吳植輝案、珠海王軍華案、貴陽黎祟剛案和北京王功權案等。這些曾被光環(huán)籠罩的企業(yè)家,近年來紛紛落馬入獄,并被輿論定調(diào)為罪人,陳有西無一例外地為他們作了無罪辯護。
在為這些身陷囹圄的民營企業(yè)家奔走吶喊的同時,作為律師的陳有西得出了一個悲觀的論斷:在歧視、敵視私有財產(chǎn)權、限制民營經(jīng)濟的環(huán)境下,很多中國的企業(yè)家正走在通往監(jiān)獄的路上。
體制邊緣的溝通者
驕傲、攻勢凌厲是陳有西在庭審辯護時留給外界的印象。但私下與其交流時,他卻態(tài)度溫和,言辭簡潔,常常面帶微笑。
陳有西個子不高,身材沒有絲毫發(fā)福的跡象,白襯衫、西裝是他日常的行頭。有著“著名律師”、“法學教授”、“億萬富豪”、“模范黨員”等多重身份的他,不管是出現(xiàn)在社科院EMBA學院的課堂上,還是出現(xiàn)在高法的法庭上,一旦開口說話,其強大的氣場便彰顯出來。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趙佳月曾采訪過陳有西,在她看來,陳有西的“理論功底還是很強的,還有他在高院做過研究工作,這是陳有西的強項”,媒體人石扉客則稱陳有西有“令人發(fā)指的勤奮”。
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肖霖則認為陳有西是律師界的一面旗幟、一個標桿?!昂退嗵幍臅r候,幾乎在任何時候,他都會不斷地在手機或者電腦上書寫和發(fā)表自己對各種事情的真知灼見,這種勤奮和犀利的眼光絕非一般人所能具有,這也是讓我最佩服他的一點??赡苡腥擞锌捶?,但沒有發(fā)表,可能有人也勤于書寫,但沒有卓見,沒有更高的立意和觀點,而他兩者具備,實屬難得?!?/p>
自1999年成為一名專職律師開始,陳有西就開始接納大量案件的訴訟?,F(xiàn)在,他的律所已經(jīng)從3個人壯大為220人,開了5個成員所。2013年,律所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納稅1700萬元,律師平均年收入60萬元。而在他所接待的案件里,大部分都是商業(yè)訴訟。
就是6月16日當天晚上6點,萬事利總裁李建華來到東交民巷附近的公安賓館,跟陳有西一起吃晚飯。兩人聊了大約兩個小時,陳有西推薦李建華作為民企代表,到政府決策層的一個會議上為改善民企的生存環(huán)境建言獻策。
晚上9點的時候,陳有西來到中國大飯店,跟著名投資人薛蠻子見面。因涉嫌嫖娼而被拘捕的薛蠻子已于今年4月取保候審,他向陳有西做法律咨詢。陳有西建議他,取保候審一年之內(nèi)謹言慎行,就沒問題了……
事實上,諸多涉及法律訴訟的中國民營企業(yè)家之所以如此信任陳有西,與他本人與體制之間的微妙關系不無關系。
在中國的律師圈子里,陳有西有著明顯的權威地位,但他對體制的立場又非常曖昧。從這個維度來說,一些人覺得陳有西為財富做的無罪辯護成功率如此之高是因為他跟體制的關系,這些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判決。
陳有西的體制生涯還要追溯到1978年高考恢復之時。當時,上百萬青年如過江之鯽涌向剛剛打開的大學之門,年齡剛剛超過20歲的李東生、黃宏生和陳偉榮跨進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大門,后來他們創(chuàng)辦了TCL、創(chuàng)維和康佳。輝煌時期,這三家公司的彩電產(chǎn)量之和占全國的40%。而20多歲的陳有西和他們一樣,成為高考恢復后第一屆大學生,進入杭州大學。那時候的陳有西沒有想到的是,他未來的工作會和這些新富階層產(chǎn)生交集。
大學畢業(yè)后,陳有西進入體制內(nèi),三年后調(diào)到省里,因在公安廳表現(xiàn)出色,迅速調(diào)到省委,擔任中央候補委員、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袁芳烈的秘書。袁芳烈是“溫州模式”的創(chuàng)始人,是中共高官里最早掌握政法權力又堅定地為民營經(jīng)濟說話的人,陳有西在他身邊工作8年,受其影響頗深。1980年代末,袁芳烈因年齡問題淡出政壇,陳有西也在三十多歲時選擇離開了體制。其時,他已在體制內(nèi)工作了16年,積累了大量經(jīng)驗和人脈,為其以后做辯護律師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但陳有西自己卻認為,他為企業(yè)做的無罪辯護成功率高與體制背景沒什么關系,而是源于自己對法律精髓的把握和體制內(nèi)的健康力量。
陳有西將自己置于體制局內(nèi)人和局外人的邊緣,是一名溝通者、翻譯者。在他看來,真正有水平、有道義、懂政治、能跟官方直接對話的律師,現(xiàn)在鳳毛麟角,他算其中一個。
“中國的法治生態(tài)取決于政治生態(tài),很多案子依托的是政治,這是一個令人十分糾結的問題,政治氣候是中國法治生態(tài)的天花板。”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謝志浩表示。endprint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跟別的律師的不同在于,我不是從法律條文出發(fā)判斷這個案子冤不冤,而是從國家大局的角度出發(fā),在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的大背景下做判斷,這樣的行為,國家是應當支持還是反對,允許還是禁止。我從這個角度去做辯護,就能夠抓到本質。同時,用各個法律部門的法律條文佐證我的這些宏觀上的觀點。”陳有西非常自信地說。
當然,陳有西也不乏批評者,只不過,面對批評,陳有西仍然堅持認為,自己與體制的溝通是立足于客觀事實的:“中國的現(xiàn)狀,申訴冤案如果沒有領導干預,千分之一的機會都輪不到你。會批示冤假錯案的領導有什么不好呢?所以權力的干預是不能一概否定的?!?/p>
在外界看來,永遠斗志昂揚的陳有西時常會有一種挫敗感。有時候明明該贏的案子,卻輸了,但他告訴《財經(jīng)天下》周刊:“我得表現(xiàn)出來,我始終是信心百倍、斗志昂揚的,因為我要讓全社會有一種信心,給我的當事人一種信心,我自己再難過,也是一個人默默忍受?!?/p>
“一定要去請陳有西”
平時,陳有西不抽煙、不喝酒,也不會打高爾夫,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寫寫文章,而他寫的文章也大都是關于當下民眾最為關注的重大案件的。
今年7月11日,吳英死緩減刑案在浙江省女子監(jiān)獄開庭審理,法院裁定,吳英從死緩減刑至無期徒刑。但吳英堅稱無罪,將繼續(xù)申訴。時隔6年,吳英案風云再起,而在整個過程中,陳有西一直在扮演著為吳英這樣的民營企業(yè)家吶喊的角色。
2012年4月下旬,他在《經(jīng)濟觀察報》上發(fā)表《吳英案基本定性錯誤》、《吳英為什么不能核準死刑》兩篇文章,三個月之后,他又在《南方周末》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國進民退祭壇上的羔羊》,稱對湘西企業(yè)家曾成杰核準死刑嚴重不當。
當時,地產(chǎn)界大佬王石和馮侖看到了這些文章,并找到陳有西,希望企業(yè)界和法律界能夠聯(lián)手,得到一個更公平的境遇??吹竭@篇文章的還有蘭世立。當時,他正在洪山監(jiān)獄服刑。2010年4月9日,武漢市中級法院認定蘭世立逃避追繳欠稅5000萬元,判處其有期徒刑4年。他委托自己的侄女蘭劍敏,“一定要去請陳有西”。陳有西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接,因此蘭劍敏通過上海記者楊海鵬引薦,才見到了他。
蘭劍敏和陳有西的會面,是在上海華山路匯銀廣場北樓27層上海京衡律師事務所的辦公室。蘭劍敏敘述了二叔蘭世立這個案子的情況,陳有西律師代理風格和東星的選擇方向是一致的,雙方談得很順暢。
從律師的角度,陳有西認為蘭世立是被冤枉的,因此他才接了蘭世立這個案子。這不是普通的刑事申訴,而是價值近30億的東盛房產(chǎn)公司股權爭奪大案。
目前案件已經(jīng)到了最高法院二審,而一審湖北高院已經(jīng)判決蘭世立敗訴,100%整體股權喪失。對方公司在蘭世立最困難的時候同意借給了他3.15億元,蘭將當時有16.8億房地產(chǎn)存量的股權全部抵押過戶。結果,這個公司只給了8550萬,卻假戲真做拿走了他價值十幾億公司的全部股權。
今年4月,湖北高院開庭重審,一直沒有判決。蘭世立告訴《財經(jīng)天下》周刊:“陳有西律師的敬業(yè)精神,讓我印象很深刻,我們的案件開庭前,他連續(xù)幾天幾夜與我探討案件的細節(jié)和證據(jù)?!碧m劍敏告訴記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對勝訴越來越有信心。
陳有西在2013年代理的另一起大案——顧雛軍的案子,則完全不同。顧雛軍不急著追回財產(chǎn),他就是想先討回公道。
陳有西第一次見顧雛軍,是在北京的友誼賓館,他印象中的顧很憔悴,有點憤慨,有點蒼老,一肚子的苦水。他跟陳有西說:“我?guī)Я?.7億美元,進入中國大陸來投資,我一分錢沒拿回去,全部放在這里,反而被判了十年刑,把我的財產(chǎn)都搞光了,所以我可以不要一分錢,我要一個名聲,我要一個清白?!眱蓚€多小時的時間里,顧雛軍一直在對陳有西強調(diào),他只是要一個公道。
2013年5月,顧雛軍把復印好的材料交給陳有西,陳有西帶上兩個助手律師,組成了一個辯護小組,專門研究顧雛軍的案子,花了二十多天。然后,陳有西與顧雛軍在北京就案子本身再進行詳細討論,顧雛軍堅持自己是無罪的,他一條條說服了陳有西。
陳有西仔細審查原審的案卷,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真相解讀。顧雛軍不但沒有瓜分一分國資,相反,他帶進國內(nèi)創(chuàng)業(yè)并收購五家上市公司的1.7億美元,到現(xiàn)在血本無歸,全部虧在中國,沒有一分拿回。
陳有西和他的助手鄔曉東一起,寫了兩萬多字的申訴書,重新找到和組織了15份無罪證據(jù)和法律依據(jù),7月遞交到最高法院。最高法經(jīng)過近半年的審查,將申訴狀專函轉辦到廣東省高院;作為顧案的二審法院,廣東省高院于2014年1月17日決定正式受理顧的再審申請,啟動立案再審審查程序。
據(jù)說當時顧雛軍聽到這個消息后,“都覺得好像在開玩笑”。一個月后,2014年2月20日,中國法學界的泰斗江平,陳有西,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童之偉等聚在一起,再談顧雛軍案,并稱其為錯案、冤案。
顧雛軍案結局如何,亦是未知。顧雛軍的舊部張細漢認識陳有西多年了,他對陳有西的印象是,“非常嚴謹,非常勤勉,非常盡責”。蘭世立告訴記者,請陳有西代理案子后,他和陳有西見過5回,他眼中的陳有西很有正義感,不畏強權,敢于堅持不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企業(yè)家的“原罪”與“非罪”
蘭世立案和顧雛軍案,是2013年陳有西接的兩個與財富相關的案子。談起與財富相關的辯護,陳有西說自己也記不得最初的契機了,作為律師來說,都是案件找上門來。
在陳有西看來,民營企業(yè)家出事,多與中國的政策和法律環(huán)境相關。而這些身陷牢獄的企業(yè)家,往往有其自身的性格缺陷,出事也都有一定的邏輯關系。蘭世立性格強勢,說一不二,而顧雛軍也不能長袖善舞于市場和政府之間。
當然,如果把企業(yè)家獲罪僅僅歸為性格原因導致的政商不合,就有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傾向。顧雛軍曾公開對媒體說:“以前的冤案,是死了一個人,只是抓兇手的時候抓錯了人,這一次,根本沒有死人,尸體在哪里?我怎么就成了兇手?”誠如顧雛軍所表述的,經(jīng)濟犯罪的罪與非罪確實很難界定。endprint
陳有西簡單闡述了其間的差別:“對于經(jīng)濟犯罪呢,罪與非罪的界限和傳統(tǒng)的惡性暴力犯罪不一樣,傳統(tǒng)的犯罪,比如說殺人、放火、強奸、搶劫、投毒,老百姓很容易區(qū)別,這個罪與非罪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而經(jīng)濟犯罪行為,法律標準非常模糊、復雜,要有專業(yè)的知識才能夠搞清,還同各個時期的國家標準有關?!?/p>
“計劃經(jīng)濟年代,把海南的煙拿到北京來賣,把山西的煤運到浙江溫州去賣,就是犯罪的,這叫‘投機倒把罪,可以判死刑,溫州當時就殺了不少這種長途返銷戶。而改革開放后,流通被允許,這個罪名就取消了。所以經(jīng)濟犯罪跟傳統(tǒng)的殺人放火不一樣,國家允許的就是合法的,國家不允許的就是犯罪的。現(xiàn)在大量民營企業(yè)家在做的,不是殺人放火,他們的行為是否合法,唯一的判斷標準就是國家禁止與不禁止?!?/p>
事實上,自改革開放中國新富階層誕生以來,就一直伴隨著財富與“原罪”的糾葛?!爸袊疽恢痹诜且?guī)劃的市場氛圍中成長起來,數(shù)以百萬計的民營企業(yè)在體制外實現(xiàn)了壯大,在資源、市場、人才、政策、資金甚至地理位置都毫無優(yōu)勢的前提下實現(xiàn)了高速成長,這種成長特征,決定了其草莽性和灰色性。”吳曉波在《激蕩三十年》中對新富階層的生成環(huán)境做了如此概括。
《胡潤富豪榜》的創(chuàng)始人胡潤認為,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待富豪并不公平,認為其財富一定有問題;《創(chuàng)業(yè)家》主編牛文文也總結過,中國人不喜歡露富,也不喜歡富人,而富人們在媒體上也以二元的方式存在著,要么被神話,要么被鄙夷。
以上種種與財富相關的態(tài)度,并非無跡可尋。追根溯源,吳曉波在《大敗局》中做了剖析:“過去的那些年,中國企業(yè)已經(jīng)數(shù)度經(jīng)歷了從神話到噩夢的輪回,無數(shù)巨型企業(yè)轟然倒塌,‘泰坦尼克現(xiàn)象此起彼伏。”
這企業(yè)轟然倒塌的標志多半是創(chuàng)始人的鋃鐺入獄。在陳有西看來,中國的富豪與監(jiān)獄的距離其實比他們想象的要近得多。
事實也確實如此。2013年8月13日,王石在北京的一個研討會上感慨,全國出了問題的企業(yè)家很多,對于認識的朋友,他會盡可能地去探監(jiān)。但讓王石印象最深的是,安排他去探監(jiān)的當?shù)仄髽I(yè)家,再過幾年反而成了被探監(jiān)對象。
王石所言,就是牟其中與蘭世立先后在湖北入獄。2007年,在蘭世立的安排下,王石等人來到湖北省洪山監(jiān)獄,看望以詐騙罪名入獄的牟其中。僅僅三年之后,蘭世立就被關進洪山監(jiān)獄。2012年,王石又在另一個企業(yè)家的安排下,去探監(jiān)被關押在湖北的蘭世立。
對于中國富豪的頻繁落馬,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丁學良總結了四點原因:一些官員權限過大且權力界定不明;中國的民間企業(yè)運作空間有限而邊界也不定;中國的司法程序不透明、不獨立;中國的市場誘惑巨大,因此即使“落馬”風險大,鋌而走險者也還是前赴后繼。
作為經(jīng)常需要站出來為落馬企業(yè)家辯護的專業(yè)律師,陳有西對于中國民營企業(yè)家的現(xiàn)狀深有感觸。他在《中國改革》、《中國民商》上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列出了中國民營企業(yè)家的八大風險,他認為,中國企業(yè)家正時刻走在通往監(jiān)獄的路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市場秩序犯罪這一章中,關于經(jīng)濟犯罪就有112個罪名?!疤搱筚Y產(chǎn)、假冒偽劣、不安全生產(chǎn)、挪用資金、職務侵占、偷稅走私、隱匿賬冊……總有一樣行為你會觸犯的。只要存心找你,沒有找不出罪的企業(yè)家,一個都沒有?!标愑形髡f,“中國企業(yè)家只要經(jīng)營五到十年,列上五個罪名,量刑搞到死刑一點問題沒有。如果想用公檢法的力量來剝奪一個企業(yè)或富人的財富,只是分分鐘的事。很多罪,立法上就似乎是說不清道不明,執(zhí)法實踐中就可大可小、可有可無?!?/p>
“當然,并不是說所有企業(yè)家被抓起來全是冤枉的,也不能這么看。我們現(xiàn)在講的是什么呢?是追究的擴大化,是現(xiàn)在很多執(zhí)法者的執(zhí)法觀念跟不上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變化,跟不上市場經(jīng)濟的形勢,造成大量冤假錯案?!标愑形鹘忉?。
他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制度層面的?!懊駹I企業(yè)生存最主要的原則應該是主體獨立、契約自由、誠實信用、法律至上。關于這點,200多年前《拿破侖民法典》里有明確規(guī)定,而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一些案子,比如我代理的蘭世立和顧雛軍案,我研究的吳英案和曾成杰案,曾找過我的‘民間石油第一人龔家龍案,我們談判解決的吉林某保險公司20億股權案等,都有其共性:企業(yè)主體不獨立,契約不自由,法律不至上。”
在陳有西看來,冤假錯案滋生的溫床就是司法不獨立。“法官如果聽從權力的,而不聽從法律的,那對國家來說,就太可怕了。”已經(jīng)在律師行業(yè)從業(yè)15年的陳有西,對這點頗為痛心。
救贖者的困境
對于中國企業(yè)家來說,邊界問題很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鋃鐺入獄。而對陳有西來說也同樣如此,一些與財富相關又在政治上很敏感的案件,陳有西在整個辯護過程中,是非常善于把握邊界的。
陳有西去年代理的王功權案,其代理思路就非常有策略性。
2013年9月底,陳有西和他的助手向偵查機關提交了《關于要求慎重處理王功權案不予報請逮捕的律師意見書》。在第一次申請會見王功權未果后,陳有西在微博上告訴粉絲,自己第二天會再去看守所。第二天,偵查機關的一名分局領導出來接待了陳有西。
對于一些敏感案子,他也會尋求高層人士助力?!拔也幌MR步未穩(wěn),自己就倒掉了?!标愑形髡f,這是一種韜略。他在微博上發(fā)布了六次關于王功權的消息,公布他的近況?!拔也慌u公安,也不批評檢察院,我只想讓關心他的人知道,他的案子辦到什么程度了?!?/p>
目前,陳有西的微博粉絲有30多萬,而他的《陳有西學術網(wǎng)》,幾年來一直是中國點擊量第一位的法律人個人博客。近期關于黃海波案,他通宵寫的廢除收容教育的文章,新浪微博一天的點擊量達到了404萬。通常陳有西一篇文章,會有上億的人看到。此外,他常常給一些市場化的主流媒體或財經(jīng)媒體寫文章。
除了獲得外界聲名上的關注,陳有西的商業(yè)收入也開始日漸增長。某種程度上說,現(xiàn)在的他也進入了中國新富階層。endprint
已年近不惑的陳有西出生于浙江寧海,父母都是農(nóng)民,兒時的他一直生活在貧窮之中。
關于貧窮,他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南溪村的集體食堂有一個大木桶,奶奶抱著已經(jīng)餓得發(fā)昏的5歲的陳有西去找吃的,食堂大叔拿起木勺在木桶里刮啊刮,然后連木屑帶石子刮出半碗,陳一骨碌吃到肚中。
“陳有西”原名“陳友西”,“文革”時,學校的一個領導說不能跟西方友好,于是他將名字改成“陳有西”。“家境的貧困和父輩的無能”,使他幼小的心靈飽受欺凌。高中畢業(yè)時,趕上“文革”停止高考,只能當農(nóng)民,種田、挑大糞填充著那段5年時光。
大學畢業(yè)后進入體制內(nèi),陳有西仕途順風順水,但關于童年的那種清貧一直伴其左右。“我那時候沒錢,很多人不相信。我在高院工作,不收錢,也不和當事人企業(yè)家吃喝,比較邊緣化。因此,我不否定體制內(nèi)也有很清廉的人?!?/p>
離開體制時,陳有西只有2000元存款。他問一個當律師的朋友:“我如果去當律師,一年能不能賺5萬塊錢?”“你這樣的人,賺5萬塊錢肯定沒問題。”朋友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微笑。后來,陳有西才知道,當時這位律師朋友已經(jīng)年入百萬了。
陳有西當律師的第一年賺了8萬塊錢,當時高院不少同僚的工資不過每月800多元。數(shù)年后,陳有西開著寶馬小汽車回高院辦事,過往的同事都覺得他很風光。
現(xiàn)如今,陳有西已經(jīng)做了15年律師,在為財富辯護的過程中,陳有西也實現(xiàn)了個人財富的最初積累。過往,他為孩子還差2400元的擇校費愁得不知如何解決,而現(xiàn)在,他的孩子和國內(nèi)大部分富人的孩子一樣被送到國外念書;過往,他的坐騎是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而最近,他打算把自己開了近十年的寶馬換掉。
他從不諱言自己在商業(yè)上的成功,談及別墅、豪車也并不像其他富豪那樣諱莫如深。只不過,財富上的積累并不是他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作為一名律師,他樂于在商業(yè)層面法制并不健全的當下,游走在體制的邊緣,為遭遇不公的民營企業(yè)家奔走呼號。
另外一件讓陳有西非常驕傲的事情是,他經(jīng)常發(fā)表文章的博客從未被關閉過,只有零星幾條曾被刪除?!袄钋f案”時,陳有西向杭州市司法局、浙江省司法廳分管律師的領導進行了電話請示。相關領導同意后,他才正式答應出任此案律師。
承認體制的權威,謹慎地追求其改進,正是這種策略,決定了陳有西的成功,當然也決定了他的局限性。就像大海退潮時,許多魚被帶上了岸邊,奄奄一息,一個小孩正在竭盡全力想把更多的魚扔回海里。但是充其量,他又能救活多少條魚?
顯然,作為律師的陳有西和在岸邊扔魚的小孩面臨著同樣的救贖困境。endprint
財經(jīng)天下周刊2014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