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音
筆墨,是中國畫的基本語言、基本形式,是中國畫的生命所在。沒有筆墨,便沒有中國畫。否定筆墨便否定了中國畫。我們說中國畫的繼承,指的就是筆墨的繼承。我們說中國畫的創(chuàng)新,指的就是筆墨的創(chuàng)新。
正如京劇。京劇的兩大聲腔西皮、二黃,是京劇的基本語言、基本形式,是京劇的生命所在。沒有皮黃,便沒有京劇。否定皮黃,便否定了京劇。我們說京劇的繼承,指的就是皮黃唱腔的繼承。我們說京劇的創(chuàng)新,指的就是皮黃唱腔的創(chuàng)新。
由此可知,筆墨是中國畫的規(guī)矩,皮黃是京劇的規(guī)矩。萬事萬物總是有它自身的規(guī)矩的,亂了規(guī)矩,則亂了方寸,到那時再談繼承或創(chuàng)新,都不再有任何意義。錢穆說,必先知有此規(guī)矩不能逾越,乃能反而求諸己,求方法上之改進,一切正當知識遂從而產(chǎn)生。
什么是筆墨?筆墨好比骨和肉,筆為骨,墨為肉。這樣,筆墨的含義就與人的骨肉有了一個聯(lián)系,有了一個人格的講究。人品畫品,人在畫先。什么品格的人畫什么品格的畫,這是北宋士大夫文人畫興起后、中國繪畫在審美品格上的提升。中國畫講骨法用筆,就是講用筆要有人的風骨、骨氣,以表達強勁剛健的生命力。風骨,要點在風。風,指情趣,即儒家的氣、老莊的道、屈子的情。三者相互交融,尤以情為重。骨若生風,便成骨氣。
中國畫用筆講究逆,講究澀,講究阻擋,講究折釵股,講究如屋漏痕,講究如錐劃沙,講究藏頭去尾。用筆用線有了這個功夫,便具備了獨立的審美價值。
墨分五色,即干、濕、濃、淡、焦。墨用得枯,就好比人的干枯而不潤澤。墨若干而不枯,則有如人的蒼涼之美。龔賢、黃賓虹的山水,用積墨法層層加上,顯出渾厚華滋,有如人生文化閱歷積淀的厚實感。用墨過濕大片浸暈收不住,會像病人的浮泡眼腫,虛胖而不結(jié)實。
中國畫筆墨講究超凡脫俗人格高尚,鄙視奴顏媚骨。奴俗氣表現(xiàn)在屋下架屋,婢作夫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甚至于自己做了自己的奴才,也是深惡痛絕的。
筆墨的修煉講正入,通于射。好比射箭,自己先要心靜心正,才能對準靶心。
我們說八大山人的繪畫有王者氣,正是因為中國畫是立帝王之業(yè)。要在筆墨上做大文章,真好比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但先賢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要有人開風氣,出路仍是傳統(tǒng)出新。雖則老之將至,正好大器晚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