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
“赴湯蹈火”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成語,從字面上就能看出它的勇猛與豪邁:為信仰、為夢想、為革命、為友誼……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是多么莊重而堅決的承諾。
然而,在浙江磐安縣的大山里,赴湯蹈火是一次真實的行動,一種神秘的儀式,一場古老的民俗盛宴——它是神秘的,也是熱烈的,它的名字叫“煉火”。
煉火的“前世今生”
煉火,又叫“踩火”,就是在火上走,而且是光腳在炙熱的炭火上奔走!身懷絕技的煉火者僅穿短褲,手執(zhí)鋼叉,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上來回行走,邊走邊跳,整個煉火儀式完成后,他們依然毫發(fā)無傷。
據(jù)磐安深澤村《陳氏宗譜》記載,該村始建于宋嘉定年間?!氨敬鍩捇穑鄠??!贝謇锏睦先苏f,“村子對面的徐公巖是火星巖,如果不舉行煉火儀式,村里就會經(jīng)常發(fā)生火災,煉過火后,全村就太平了?!?/p>
除了預防火災的傳說,煉火的長盛不衰還跟永康方巖的“胡公大帝”有關(guān)。胡公是北宋仁宗年間的永康人胡則,為官清廉,愛護百姓,曾經(jīng)奏請朝庭免除衢、婺兩州的身丁錢。他死后,百姓在方巖立廟祭祀,尊稱他為“胡公大帝”?,F(xiàn)在,在永康方巖胡公祠前的墻壁上,還刻有毛主席的題詞: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傳說胡公生前喜歡看煉火,所以,每年的胡公廟會上都有煉火表演。
煉火,帶著人們對幸福平安的期望,世代相傳,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煉火進行時
煉火的夜晚,家家戶戶扛著一籮籮木炭到煉火場集中。一場儀式需要湊齊100多籮木炭,黑黝黝地平攤在地面上那個巨大的八卦圖案中——這個直徑20米的巨大圓形,將成為一個盛大的火壇,也是煉火者的舞臺。來自四面八方的村民,已經(jīng)把煉火場圍得水泄不通。
幾十個煉火者提前三天就開始吃齋茹素,到了儀式當天,更是要沐浴凈身,以期身心潔凈、全神貫注地奔赴這個神圣的儀式。
煉火的時辰到了!遍地的木炭被點燃,火光沖天。在法師的帶領(lǐng)下,眾人圍著火壇舉行祭壇定叉、凈劍響鞭、宰雞淋血、召將請圣、發(fā)符焚牒、開水火門等傳統(tǒng)儀式。在這之后,被稱作“降侗”的煉火首領(lǐng)才正式開始煉火,他大聲唱著煉火所祈求的心愿詞:
“好!到一都保一都,到一村保一村,保佑全村六畜興旺,五谷豐登,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保佑種田郎君,種田田有谷,種山山有粟;保佑做生意郎君,一錢為本,一本萬利。保佑中年郎君,龍騰虎躍,健如龍虎;保佑老年人,童顏鶴發(fā),返老還童;保佑少年兒童,讀書做對,金榜題名;保佑姑娘,聰明伶俐,桃花如畫?!?/p>
唱完心愿,“降侗”端起水碗,吸一口水,向他帶領(lǐng)的煉火者頭上噴去。煉火者們興奮起來,面向熊熊火壇開始跳動,個個躍躍欲試?!敖刀薄倍似鹚?,跳下供桌,在香官的指引下,繞火壇急走三圈,停在東方水火門口。他將水碗舉與頭平,再吸一口水用力地噴向火壇,并用腳踩一下火,意思是東方水火門被打開了。接著,他以同樣的方式依次打開南、西、北三方的水火門。直到這時,煉火里最精彩的部分才真正開始——幾十個煉火者在“降侗”的帶領(lǐng)下,光著上身,赤著腳,從北門踩入紅通通的巨大火壇,發(fā)出“哦哦哦”的叫喊聲。
場下鑼鼓齊鳴,全場觀眾也振奮了,發(fā)出排山倒海般的吶喊助威聲。勇敢的煉火者們從南門踩出,又從西門踩入,再從東門踩出……持續(xù)大約15分鐘后,“一堂火”結(jié)束。煉火者退下火壇休息,好奇的人們圍上去察看他們的腳底,咦,真是神了!每個人的腳都完好無損,每個人臉上都喜笑顏開,如此烈火竟然沒有對凡人的身體造成分毫傷害?!面對瞠目結(jié)舌的觀眾,煉火者帶著驕傲的笑容,繼續(xù)開始煉第二堂火、第三堂火……三個回合下來,煉火才算大功告成。
煉火者那雙神奇的“鋼板腳”,到底是怎樣煉成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