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杰
摘要:工程造價審計主要是根據(jù)國家有關法規(guī)和政策,依據(jù)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的工程定額、工程消耗標準、取費標準,依據(jù)人工、材料、機械臺冊價格參數(shù)、設計圖紙和工程實物量,對工程造價的確認和控制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檢查。在建筑過程施工過程中,造價審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程項目實施階段,以承包合同為基礎,在竣工驗收后結合施工變更、工程簽證等情況,做出符合施工實際的竣工造價結果,它是承發(fā)包雙方結算的依據(jù),也是工程決算的基礎資料和依據(jù);是運用科學、技術原理和經(jīng)濟法律手段,解決工程建設活動中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從而達到提高投資效益的經(jīng)濟效益目的的行為,是確定造價的實施過程和行為。因此,需要盡可能采用科學高效的造價審計方法,這就可以縮短造價審計時間,提升造價審計效率。
關鍵詞:工程造價,審計,
中圖分類號:TU723文獻標識碼: A
1.對比審計法
對比審計法指的是將已審計過的工程造價和準備進行造價相似的建筑工程對比開來進行審計。此種方式是建立在條件和特別各有差異的基礎之上。例如,某些工程的施工圖大致相同,但是,在基礎、現(xiàn)場客觀條件及相關領域又有差異。就擬審計工程而言,可以將此種審計方式運用到基礎之上的部分;還需要單獨計算或者用與之相關的方式來審計其他部分。第二種情況是,建筑工程的設計相差無幾,在建筑面積有所差異。這就可以根據(jù)建筑面積的比例以及工程各個分項工程之間的工程量相對比,因為他們的比例點基本一致,這就可以對比審計建筑面積的造價和單獨的部分項工程量。例如,在比例總體上一致時,則表示擬審計工程在造價方面的準確性,或準備進行對比審計的各分項工程量的一致性。相反,則表示擬審在造價方面需要完善。建筑公司需要分析錯誤,并盡快改正。第三是擬審與已審的工程面積相等,然而在設計圖紙方面卻有所差異時,可在諸如柱子、房架、屋面等工程量相等部分進行對比審計。如各分項工程不能對比,則需要依據(jù)圖紙或簽證計算。
1)是兩個工程采用同一個施工圖,但基礎部分和現(xiàn)場條件及變更不盡相同。其擬審計工程基礎以上部分可采用對比審計法;不同部分可分別計算或采用相應的審計方法進行審計。
2)是兩個工程設計相同,但建筑面積不同??筛鶕?jù)兩個工程建筑面積之比與兩個工程分部分項工程量之比例基本一致的特點,將兩個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積造價以及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各分部分項工程量進行對比審查。如果基本相同時,說明擬審計工程造價是正確的,或擬審計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擬審造價存在問題,應找出差錯原因,及時加以更正。
3)是擬審工程與已審工程的面積相同,但設計圖紙不完全相同時,可把相同部分,如廠房中的柱子、房架、屋面、磚墻等進行工程量的對比審計,不能對比的分部分項工程,可按圖紙或簽證進行計算。
2.重點抽查審計法
在重點審計法中,它的重點是指那些工程的工程量非常大、較高的造價、較為復雜的工程結構。在此種方法中,經(jīng)過監(jiān)理工程師簽證之后的工程發(fā)生了變更。將基礎性的、隱蔽性的工程當成重點審計內(nèi)容;新工藝、材料工程成為核心審計內(nèi)容,施工雙方獨立協(xié)調(diào)和補增的工程項目作為重點內(nèi)容。此種審計方法主要審計工程造價中的核心內(nèi)容。
3.篩選審計法
盡管建筑工程的面積以及高度存在差異,然而各分項工程在諸多方面相差不大,如工程量、造價、用工量等。造價審計者以及相關管理部門匯集、選擇和歸納之前審計過的數(shù)據(jù),并將它們分為工程量、用工以及造價(價值)等若干單獨的基本值表。而且,還要在表內(nèi)明確地標出建筑標準的適用范圍。這種審計手段十分簡單、很容易掌握、而且可以快速審計,。主要用來審計住宅工程以及不能開展全面審計的相關工程。
4.全面審計法
在國家或建筑工程行業(yè)中,根據(jù)施工的先后次序或者相關的預算定額編制過程分別審計所有項目,這種方法就是全面審計法。就具體計算方式而言,它和審查次序以及制定施工圖預算的步驟大體一樣。它能夠詳細地進行全部項目的審計,而且審計后的工程造價不存在大量差錯、審計水平較高。但是,通常情況下工作量很大。可以在工程量小、工藝水平簡單、造價編制的水平低、技術力量薄弱的造價單位以及信譽不高的建筑公司實行這種方法。
5.分組計算審計法
這種方法將各個工程項目分割成不同的組別,相鄰而且存在某種程度關系的過程項目當成一組。根據(jù)需要對同組中的具體分項工程量進行審計和計算,還可以將計算基礎一樣或者相似的工程量間聯(lián)系起來,再研究本組中剩余的分項工程量。這種方式可以提升審計工程量的速度,因此在造價審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例如:對一般土建工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組:
1)地槽挖土、基礎砌體、基礎墊層、槽坑回填土、運土分為一組在這一分組中,先將挖地槽土方、基礎砌體體積(室外地坪以下部分)、基礎墊層計算出來,而槽坑回填土、外運土的體積可按下式確定:
回填土量=挖土量-(基礎砌體+墊層體積)
余土外運量=基礎砌體+墊層體積
2)底層建筑面積、地面面層、地面墊層、樓面面層、樓面找平層、樓板體積、天棚抹灰、天棚刷漿、屋面層分為一組在這種分組中,先把底層建筑面積、樓(地)面面積計算出來。而樓面找平層、頂棚抹灰、頂棚飾面的工程量與樓地面面積相同;墊層工程量等于地面面積乘以地面厚度;空心樓板工程量由樓面工程量乘以樓板的折算厚度;底層建筑面積加挑檐面積,乘以坡度系數(shù)(平屋面不乘),就是屋面工程量;底層建筑面積乘以坡度系數(shù)(平屋面不乘),再乘以保溫層的平均厚度,即為保溫層的工程量。
3)內(nèi)墻外抹灰、外墻內(nèi)抹灰、外墻內(nèi)面刷漿、外墻上的門窗和圈過梁、外墻砌體分為一組。
6.標準圖審計法
就標準圖審計法而言,它借助和運用標準圖紙或者是借助圖紙施工的工程,先集中精力對編制標準中的預算以及決算造價進行審計。在此基礎上制定審計標準,再對工程各分項進行對比審計。通常情況下,根據(jù)通用圖紙或者標準圖紙設計進行建筑施工的工程項目,在地面以上的結構都存在著相似或者相同的狀況,可以先對該部分進行細審,得出該部分預決算的造價,并將此造價當成該標準圖紙的造價規(guī)范和造價標準。還可將此種標準圖紙中的工程量當成審計標準來開展審計。在建筑工程的局部,如部分分項工程以及設計發(fā)生變更的部分,通常情況下都是開展獨立審計。標準圖審計的優(yōu)勢在于開展審計的時間不會太長、但是審計效果卓有成效、很容易制定出審計方案。但是,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它只能用來審計根據(jù)標準圖紙進行施工或者設計的建筑工程,因此,能夠開展標準圖設計的建筑工程其實并不多。此外,在審計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費用審核的作用。在審計過程中,需要按照造價管理部門所下發(fā)的定額以及規(guī)定來取費,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充分密切聯(lián)系相關的工程文件,從而準確地制定費率。在審核過程中應注重取費文件的時間限制。在執(zhí)行取費表的過程中,要切實符合工程的性質(zhì),費率計算要注重準確性,人工費用以及調(diào)整材料價差的差額應遵守相關的文件規(guī)定。
7.結語
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造價審計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審計過程中,有關部門需運用多種方法來開展建筑工程的造價審計。在本文中,文章具體地分析了對比審計法、重點抽查審計法、篩選審計法、全面審計法以及分組技術審計法等。希望這些方法和措施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造價審計過程和工作效率,從而盡可能地節(jié)約造價審計的成本。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造價真實性審計是投資審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對建筑過程進行造價審計的過程中,重點抽查審計法、篩選審計法、對比審計法等都有獨特的適用范圍和優(yōu)點。因此在審計過程中要根據(jù)審計項目的特征、難度、工作量以及適用范圍來采用不同的審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