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幫俊
被林語堂稱為“出類拔萃,人中錚錚之怪杰”的辜鴻銘,性格狂傲不羈,卻有著機智敏捷的辯才。當自己國家的尊嚴受到別人言語挖苦時,他毫不猶豫,以理反駁,用他的才華與智慧維護國家榮譽,從中彰顯了拳拳愛國之心。
在英國留學期間,每逢重大節(jié)日,辜鴻銘都會面向東方擺上供桌與供品,恭敬地遙祭祖先。房東太太見到譏笑道:“這樣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飯菜了嗎?”辜鴻銘馬上反唇相譏:“你們在先人墓地擺上鮮花,他們就能聞到花的香味了嗎?”說得房東太太啞口無言,此后再也不敢小視這個中國留學生了。
一次,在維也納開往柏林的火車上,為了打發(fā)時間,辜鴻銘便隨手拿起一張德文報紙,不過,這次他故意倒拿著報紙閱讀。
不久,他就聽到坐在他身邊的兩個德國年輕人小聲嘀咕起來,見辜鴻銘沒有反應,其中一個德國人大聲嘲笑道:“看啊,這個愚蠢的支那人根本就不懂德文,可偏偏還要裝蒜,連報紙拿反了都不知道。”說完,兩人肆無忌憚地大笑起來。
這下,車廂里的其他外國人也用很奇怪的目光看著辜鴻銘。這時,辜鴻銘放下手中的報紙,用一口純正而流利的德語正色說道:“你們這種毛頭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你們德國的文字實在太簡單了,不倒過來看簡直無味極了!”說完,他當眾表演了一回倒讀德文報紙的本事,一下子震住了狂妄自大的兩個德國年輕人。
甲午海戰(zhàn)后,辜鴻銘作為張之洞的幕僚,接見了來中國漫游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作為見面禮,他送了伊藤一本自己剛出版的《論語》英譯本。
伊藤早知辜鴻銘是中國保守派中的代表,便乘機調侃道:“聽說你精通西洋學術,難道還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兩千多年前,卻不能行于二十世紀的今天嗎?”辜鴻銘見招拆招,當即反駁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數(shù)學家的加減乘除,在數(shù)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紀,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會三三得八。”這幾句妙語,說得對中國有極大不屑感的伊藤一時間無詞以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