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萍
我們都不否認祖輩對于教養(yǎng)孩子上的用心和付出,這些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但是由于隔代思想、文化上的差異,以及一些祖輩們相對落后與脫節(jié)的教育理念,父母們也在糾結,到底該不該讓祖輩去撫養(yǎng)孩子?
奶奶是“潮童殺手”?
日前,網(wǎng)友“小小房子”發(fā)帖稱,自己把孩子交給奶奶帶了幾天之后,孩子一向比較時尚新潮的形象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小小“潮童”變身邋遢小“乞丐”,“小小房子”貼出來的孩子照片雖然令人捧腹不已,但也引起了不少討論,在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上,祖輩撫養(yǎng)孩子并無大問題,但孩子的教育若是也交給祖輩的話靠譜嗎?
年輕父母與孩子祖輩之間教育理念的差異也由此凸顯,隔代教養(yǎng)存在著各種問題,想說愛你不容易。
【煩惱】祖輩溺愛 孩子變得難帶
“原來他都已經(jīng)自己吃飯吃得很好了,回老家一個月,回來之后一碗飯要喂一個多小時才能喂完。”王女士是一名兩歲男童西西(小名)的媽媽,由于平時夫妻倆工作都比較忙,所以王女士的媽媽一直在這邊幫忙照顧西西,而王女士一直按照自己信奉的國外教育方式來教育西西,王媽媽也很配合,包括訓練西西自己吃飯、自己如廁等等,“從小就要讓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學會獨立,不能讓他太依賴別人。”王女士說道,這兩個月天氣太熱,西西的爺爺奶奶也很想念孫子,于是就把西西送回了老家,一方面讓孩子回去避避暑,一方面也一解祖輩的思念之苦。
但讓王女士沒想到的是,西西從老家回來之后,原來已經(jīng)訓練出來的好習慣都不見了,原本很喜歡自己吃飯的西西現(xiàn)在到了飯點就要別人喂,要上廁所的時候也不會叫,而是一定要把尿,不然就尿褲子上,王女士為此感到很郁悶,隔代教育,把她辛苦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的好習慣都“慣”壞了。
【觀點PK】到底該不該讓祖輩撫養(yǎng)孩子?
在許多80、90后的記憶中,放暑假很多時候意味著可以回到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那是個充滿樂趣的凈土,有最放肆的玩耍和最受寵溺的時光?,F(xiàn)在,很多80后自己也已經(jīng)為人父母,他們又會不會選擇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教養(yǎng)呢?當然,我們都不否認祖輩對于教養(yǎng)孩子上的用心和付出,這些都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但是由于隔代思想、文化上的差異,以及一些祖輩們相對落后與脫節(jié)的教育理念,父母們也在糾結,到底該不該讓祖輩去撫養(yǎng)孩子?
正面觀點一 自己上班養(yǎng)家 孩子只能交給祖輩
在城市里,生活成本逐步提高,工作節(jié)奏越來越快,隔代教養(yǎng)對于一些處于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家庭來說成為了某種必然,而在農(nóng)村,勞動人口的遷移帶來的留守兒童劇增,更是讓隔代教育成為了不得已的決定。
在支持祖輩教養(yǎng)的陣營里,最大的聲音莫過于一種無奈,“平時我們兩夫妻都要上班,如果是上學的時候還好,孩子可以在學校呆著,還有老師管教,如果是放寒暑假,那必須得讓老人看管,不然我們也不放心孩子自己在家?!?歲女孩彤彤的母親李女士說,雖然爸媽都把自己養(yǎng)得還算挺好,但畢竟隔代教養(yǎng)會存在溺愛的問題,以及“責任歸屬”的問題,如果小孩出了什么事,比如生病、受傷、學習成績不好、自私自利、欺負人等等,如果是自己帶出來的還好,那就不會把責任轉嫁到父母頭上?;谶@些原因,他們夫妻倆也對祖輩教養(yǎng)持一種保留態(tài)度,但是現(xiàn)實就擺在眼前,“婚前我一直是主張孩子一定要自己帶的,哪怕就做一個全職主婦,但是真正地有了孩子之后,經(jīng)濟壓力也來了,上有老下有小,要保障一家人比較舒適的生活,我們都必須上班掙錢,那孩子就只能是交給父母了?!崩钆空f道。
正面觀點二 父母能培養(yǎng)好我們 也可以培養(yǎng)好我們的孩子
很多人是被祖父母撫養(yǎng)長大的,只要這個祖父母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樂觀,孩子隔代教養(yǎng)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問題,長大以后一樣能成為健康健全的人。
唯一的問題就是,隔代教養(yǎng)的孩子,成年后和父母的關系也許會不那么親近。也就是說,如果你決定了讓祖輩去教養(yǎng)孩子,那么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也許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跟自己不親了。
“很多被父母親自己帶大的孩子,不一定就比讓祖輩教養(yǎng)好到哪里去,因為有的父母本身教養(yǎng)就有所缺失?!眲倕⒓庸ぷ鞯男↑S告說,她的兩個堂弟就是由她的叔叔嬸嬸自己帶大的,但是由于叔叔嬸嬸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太善于教養(yǎng)小孩,所以兩個堂弟的教養(yǎng)也不是很好,看到長輩也不會主動打招呼,一放暑假就宅在家里打游戲,其中一個弟弟才上初二,就已經(jīng)近視300多度,“我覺得還不如讓我爺爺奶奶來帶,至少那樣他們沒辦法老玩游戲。”小黃說。
反面觀點一 隔代只能“養(yǎng)”不能“教”
無可否認,出于對孫輩的寵愛,祖父母大多對孩子的生活可以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在反面的觀點中,不少家長認為,隔代教養(yǎng)最好停留在“養(yǎng)”的范圍里,也就是說,祖輩負責照顧衣食起居,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但要涉及到關于思想和性格的塑造,那最好還是讓父母自己來。
小杰今年已經(jīng)14歲了,他從小就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長大,小時候,小杰的媽媽還沒有看出什么問題,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小杰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性格存在很大的問題。
“前兩年,家里來客人的時候,他就會往衣柜里躲,哪怕是家里的親戚,他都要躲進去?!毙〗軏寢専o奈地說,由于她和丈夫在鄉(xiāng)下跑客運,而為了孩子能接受好一點的教育,就把孩子和孩子的爺爺奶奶一起送到了城里,“他現(xiàn)在越來越不肯聽老人的話,有時候還會罵老人?!庇捎诟舸甜B(yǎng)的寵溺,以及老人思維觀念的落后,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的小杰明顯已經(jīng)無法適應爺爺奶奶的教養(yǎng)方式,開始出現(xiàn)了一些逆反行為,這讓小杰媽媽十分后悔這樣的方式。發(fā)現(xiàn)小杰性格上的問題后,她決定放下工作,親自陪伴孩子的成長。
反面觀點二 隔代教養(yǎng) 孩子與父母關系疏遠
在許多父母的口中,隔代教養(yǎng)的問題往往出現(xiàn)在孩子出生后頭一年。如果孩子出生后,父母,尤其是媽媽不主動承擔起撫養(yǎng)孩子的任務,先給親子關系鋪好路,而正好又有一個老人可以把這些事情都給做了,那當這個孩子到一歲時,孩子主要的依附者就會變成這位老人,而不是自己的媽媽。
這時,老人一旦提出想回老家,孩子就會自然地被一起帶走。就算老人不回老家,父母如果繼續(xù)不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那么即使他們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情,但孩子不依賴他們,他們更加不愿意管孩子的事情。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必將與父母在情感上疏遠。這種疏遠對親子關系而言幾乎是致命的,這才出現(xiàn)許多人嚴重抵制隔代教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