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娜 欒振昌 馬志君
(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飲食結構的調整,加之勞動條件的改善。上述原因所帶來的世界公共衛(wèi)生問題“肥胖”日益增加,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肥胖不僅僅是體態(tài)的改變,而且是一種疾病。由此所帶來的諸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乃至癌癥的發(fā)病率顯著提升,所以防治肥胖已刻不容緩。查閱相關文獻,目前肥胖防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目前減肥方法層出不窮,各方法對肥胖的干預亦有一定的效果。但比較公認的減肥方法莫過于科學的運動+合理的飲食+良好的生活方式,此方法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體脂,亦可促進機體的生長發(fā)育,是各國專家極力推薦的減肥干預方案。由于機體有很強的代謝調節(jié)能力,一旦停止減肥的干預對策,極易反彈。且目前的一些干預方法周期較長,干預方案沒能與學校的教育、自身的生活密切配合,造成減肥干預都局限于小規(guī)模的試驗階段,難以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季成葉教授認為:采取營養(yǎng)教育、科學膳食、加強鍛煉相結合的長期綜合干預是兒童減肥的最佳方案。而以營養(yǎng)知識宣教、生活技能培訓和適當體育運動相結合的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是迄今最有效的青少年肥胖防治措施。針對目前減肥方法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以兒童肥胖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運動干預為主的干預措施對肥胖的防治效果。試圖探索出一套適合兒童身心特點,學校、家庭、社會與身、心、教三位一體的綜合干預模式,從而為我國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改革提供新思路,為兒童健康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科學依據(jù),為體育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借鑒與參考。
按實驗需求,在牡丹江市愛民區(qū)3所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中,篩選出符合實驗條件的肥胖兒童30人,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受試者近期均無身體疾病,身體條件具有可比性。
1.2.1 文獻資料法
在學校圖書館、中國知網(wǎng)等查閱本文撰寫的相關文獻資料,為文章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持。
1.2.2 實驗法
本文主要采取實驗法,對為期1年的運動干預進行實驗研究,探討運動干預對兒童肥胖的影響。肥胖的防治受多因素的影響,本文主要研究運動干預對其的影響,并沒有考慮飲食、教育等相關因素的作用。因此本文的實驗對象在運動干預的全程中盡量排除了其他因素對其的影響,實驗階段在飲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無顯著差異,保證了實驗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 13.0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結果采用平均值士標準差的形式表示。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P<0.01為差異非常顯著。
實驗前兩組學生在身高、體重、腰圍、臂圍和BMI指數(shù)上均無顯著差異,符合實驗要求。(見表1)
從表2可以看出,為期1年的運動干預,對照組學生身高由114.80±2.93變?yōu)?19.53±3.00,差異顯著(P<0.01),實驗組學生身高由114.20±2.60變?yōu)?19.20±2.01,差異顯著(P<0.01)。對照組學生體重由38.87±3.98升為41.27±4.06,差異顯著(P<0.01),實驗組學生體重由37.60±3.89降為41.33±3.79,差異顯著(P<0.01)。對照組學生的腰圍由79.33±4.50變?yōu)?8.87±4.55,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下降顯著(P<0.05)。兩組學生的臂圍均顯著下降,實驗組非常顯著(P<0.01)。對照組和實驗組的BMI值均有所改變,實驗組下降明顯(P<0.01)。
表1 實驗前對照組和實驗組兒童體態(tài)對比分析表
表2 實驗后對照組和實驗組兒童體態(tài)對比分析表
上述情況說明,經(jīng)過1年的實驗研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高和體重均顯著上升,原因在于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上述的變化處于正常的生理范圍之內。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腰圍和臂圍均有所降低,兒童在生長發(fā)育期,更側重于身高的生長,而體重相對落后,故腰圍有所下降。對照組學生BIM有所升高,而實驗組學生的BIM顯著下降,說明科學的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體態(tài)發(fā)育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適宜的體育運動對兒童的肥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兒童的體重、腰圍、臂圍和BMI指數(shù)。在減肥的過程中,學生的體質亦有所提高。
調查表明,目前學生群體是肥胖的高發(fā)人群,這就要求我們在對肥胖的防治過程中,要有的放矢,找準對象。有關防治學齡兒童肥胖的方法很多,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改變生活方式、健康知識教育等都是常用的干預措施。相關研究都是小規(guī)模的干預,多以健康教育為主。依靠健康知識教育來防止兒童肥胖力量是單薄的,改變生活方式才是長期的干預方法。他需要圍繞學齡兒童的各方面去共同努力,如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課、課余體育活動和節(jié)假日參加各種校外的體育活動來建立一個以運動干預為主的綜合干預模式。這就需要我們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時,需要轉變體育教師的觀念、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改革教學結構、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樹立整體性教育思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注意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因時施教,使學生掌握1~2項體育技能,為其今后終身體育奠定基礎。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新的干預措施(如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干預)也逐漸應用,但是往往缺乏對其效果的評價。大部分肥胖干預研究缺乏長期效果評價,無法了解干預措施對兒童肥胖產(chǎn)生的遠期影響。因此,在評價兒童肥胖干預措施時,應該對干預措施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合理評價。單一干預措施效果往往不明顯,而綜合干預措施效果較好。家庭在兒童肥胖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限制靜態(tài)生活時間是兒童肥胖綜合干預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強綜合干預措施的研究,結合中國國情,建立一個多學科肥胖干預協(xié)作體系,利用循證醫(yī)學方法提出行之有效的綜合干預方案。
科學減肥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在減肥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jù)學齡兒童的身心特點,采取科學的、綜合的措施,才會取得良好的減肥效果。針對目前引起肥胖的因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超重、肥胖的發(fā)生或把其降到最低。盡量減少肥胖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使人們生的健康、活的健康。
[1]馬志君,張彥龍.學齡兒童肥胖干預方法對比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9):15-16.
[2]李玲.合肥市區(qū)0~3歲兒童肥胖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12:18-20.
[3]張柏青,劉永鵬,王芳明,等.兒童單純性肥胖癥防治措施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9(6):373-376.
[4]趙桂蘭,王文媛,王繪新,等.城區(qū)學齡前兒童肥胖綜合干預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師雜志,2011(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