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招艷 鄧井連 巫庚足
(廣東省英德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廣東 廣州 513000)
前置胎盤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盤處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盤是妊娠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中央性前置胎盤,可導致大出血,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前置胎盤是妊娠期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直接影響分娩的結局和產婦的健康。因此做好前置胎盤出血的預防,對降低產后出血,改善患者產后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我院使用欣母沛對前置胎盤剖宮產術后出血進行預防,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過程及結果簡介如下。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共分娩的前置胎盤產婦180例,其基本臨床資料如下:①觀察組:觀察組研究對象90例,年齡在22~39歲,平均年齡31.5歲;其中部分性前置胎盤28例,中央性前置胎盤32例,邊緣性前置胎盤30例;②對照組:對照組研究對象90例,年齡在23~41歲,平均年齡32.6歲;其中部分性前置胎盤29例,中央性前置胎盤28例,邊緣性前置胎盤33例;所有研究對象均為足月妊娠。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前置胎盤類型等臨床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治療
對照組研究對象使用催產素聯(lián)合米索前列醇等進行預防治療,具體操作如下:①在剖宮產手術準備出胎前數(shù)分鐘予以產婦20 U縮宮素與500 mL 5%葡萄糖混合液,靜脈滴注給藥;②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當胎兒娩出后,于子宮體部注射20 U縮宮素,同時使用400 μg的米索前列醇塞肛。
1.2.2 觀察組治療
觀察組研究對象使用催產素聯(lián)合欣母沛進行預防治療,具體操作如下:①在剖宮產手術準備出胎前數(shù)分鐘予以產婦20 U縮宮素與500 mL 5%葡萄糖混合液,靜脈滴注給藥;②在術中,當胎兒娩出后取250 μg的欣母沛于患者子宮體處注射給藥。
所有研究對象均采用子宮下段橫切口進行手術,手術切口要避開胎盤,若胎盤恰在切口下則迅速將胎盤推開,破膜后迅速吸盡羊水,將胎兒娩出。使用吸引瓶收集胎盤剝離后的出血,并對出血量進行計算。
統(tǒng)計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數(shù)據(jù),使用SPSS15.1統(tǒng)計軟件分析,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2 h和術后24 h觀察組僅有12例發(fā)生產后出血,出血發(fā)生率為13.3%,對照組發(fā)生產后出血68例,出血率為75.6%,組間比較,觀察組具有顯著優(yōu)勢(P<0.05);兩組研究對象在產后出血量的比較中,觀察組平均出血量低于對照組,且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具體研究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產后2 h和24 h出血率及出血量比較表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并發(fā)癥,不僅會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導致其死亡。臨床研究證實,前置胎盤是導致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1-3]。病理研究證實,產后出血是因子宮收縮力下降,因此可以通過加強子宮的收縮來預防產后出血。因此做好前置胎盤出血的預防,對降低產后出血,改善患者產后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臨床常使用子宮體注射縮宮素聯(lián)合肛塞米索前列醇進行預防治療,但術后出血的發(fā)生率及出血量仍相對較高。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臨床開始使用產后于子宮體注射欣母沛對產后出血進行預防治療,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
我院對180例前置胎盤產婦的出血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將其分為兩組,分別使用常規(guī)的預防方法和欣母沛預防產后出血,并對術后2 h,術后24 h出血的發(fā)生率及出血量進行組間比較。研究結果證實,術后2 h和術后24 h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出血量等數(shù)據(jù)欣母沛組均優(yōu)于常規(guī)預防組,且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由此可知,欣母沛在預防前置胎盤術后出血的應用中具有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欣母沛應用于預防前置胎盤產后出血中具有出血發(fā)生率低,平均出血量少等優(yōu)勢,是目前預防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理想方法。對降低產后出血,提高剖宮分娩安全性,改善患者產后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價值
[1]田森.前置胎盤產后出血68例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18):138-139.
[2]李海蓉.42例前置胎盤合并陰道流血患者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5):254-256.
[3]李艷.158例孕晚期前置胎盤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20(12):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