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朗
《最好的年齡才剛剛開始》
十二 著
譯林出版社
恰恰是那樣的歲月,那樣的一顆心,最不懂得什么叫首先是一個女人,然后才是一個人。
女人最好的年齡是什么時候?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走到了三十歲,生命仍在不停地奔涌向前,我發(fā)現(xiàn)有些女人在歲月磨礪中愈老愈衰,而有些女人卻在時光里改造了自己,仿佛一抹柔光掃盡眼角的皺紋、綿延的白發(fā)和松弛的皮膚,變得光彩照人起來。女人的衰老和成熟只有一線之隔,那就是不苛刻。對婚姻不苛刻,對相遇不苛刻,對自己不苛刻。歌中唱過,這領(lǐng)悟,都是有了經(jīng)歷之后才有的禮物。我希望,你能用心感受著領(lǐng)悟,就像你曾經(jīng)經(jīng)歷那般刻骨銘心。
《水下離歌》
湯姆·麥克尼爾[美]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個章節(jié),也許是美好的一章,甚至可能是你最愛的一章,但只是一章而已。而對于我,你卻是整本書。
“婚姻就像對著一張地圖,然后在上面選擇一個接下去五十年要生活的地方?!边@樣描述婚姻的作者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故事:朱迪絲從小備受離異父母寵愛,也是個乖乖女,即使初戀銘心刻骨,她仍然選擇了父母給予的安穩(wěn)生活。二十五年后,家庭和事業(yè)都面臨中年危機(jī)時,她才重新那么瘋狂地想念初戀威利。與她不同的是,威利卻在對她的愛和回憶里貧窮、生病、孤單,最后在朱迪絲面前跳水溺亡。一邊是理智的安穩(wěn),一邊是瘋狂的癡情。每一種選擇的背后就是一整段無法重復(fù)的人生,你會選擇什么呢?
《民國吃家》
二毛 著
世紀(jì)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當(dāng)年官員到各地就任,基本上都會帶家眷、家廚,往往官員去了某地,就會促進(jìn)當(dāng)?shù)氐牡胤讲伺c官員原籍地方菜的融合,很多菜系就是這樣出現(xiàn)的。
一般來說,很多吃的細(xì)節(jié)都給人管中窺豹的樂趣,這個人怎么樣,來自哪里,家教如何。而本書的作者更試圖帶領(lǐng)我們穿越到民國這個萬物更新、思想潮涌的時代里,找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人的過人細(xì)節(jié),一起感受舌尖的歷史。比如說,跟著食量大的袁世凱看他如何在六十歲時吃完整只雞和鴨,跟著魯迅看他如何沉浸在甜食和零食的世界里溫柔繾綣,跟著張大千享受把譚家的黃燜魚翅從北京空運(yùn)到南京的奢侈氣派,當(dāng)然還有連喝白開水都要算計溫度的蔣介石,看他如何傳授吃的節(jié)制主義,愛身惜身。
《如何看一幅畫》
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 [法] 著
中信出版社
我寧愿感受痛悔,而不只是知道如何說明它。
在糾結(jié)的人生境遇中,人們總是習(xí)慣在藝術(shù)中去尋找一種解脫和理解,比如繪畫。而這本書則恰恰是一本優(yōu)秀指南。作為一位法國藝術(shù)史學(xué)者,作者致力于為大眾打開繪畫藝術(shù)之門,體會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承認(rèn)我們不能全都看見,放棄顯而易見的事實(shí),迎接轉(zhuǎn)瞬即逝的事物??串嫷倪^程如此,人生的跌宕不也是如此嗎?
書影·碟
佳片有約 《歸來》
女人所能給予的最可貴的愛情是堅貞
男人所能給予的最可貴的愛情是尊重
導(dǎo)演:張藝謀 主演:陳道明 / 鞏俐 / 張慧雯 / 郭濤
在生離和死別中,人總能更直接地感受到來自愛的切膚之痛,那是想要珍惜卻不得不放棄的悔和恨,是想要忘記卻偏偏深入骨髓的美與真。
陸焉識就是這樣想的。他是經(jīng)過離別的,被打成右翼發(fā)配到西寧關(guān)起來,思家成疾偷偷潛逃卻被女兒告密,眼睜睜看著愛人就在眼前卻不能留下,再次被遣返。當(dāng)他終于結(jié)束改造,背著大包小包,頂著一頭灰白的卷毛走進(jìn)曾經(jīng)的家中,看到愛人時,他以為離別終于畫上了句號。他開心到只能用輕微的聲音說了句,婉瑜,我回來了。他的思念,他的濃情,他的希望,他此時此刻所有的想法都只有兩個字——?dú)w來。
可是,等待他的卻是因?yàn)檫^度思念他,記憶力衰退,患了選擇性遺忘癥的馮婉瑜。一個只記得“陸焉識”三個字,每個月 5號都要去火車站等焉識的馮婉瑜。
命運(yùn)流轉(zhuǎn),命運(yùn)不堪,有情人變陌生人??杉词谷绱?,面對命運(yùn),陸焉識,這個會講幾國語言、樣樣精通的大學(xué)教授,這個受盡欺騙和背叛的老年父親,這個等待過后仍然堅持等待的丈夫,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留在妻子身邊——陪伴,像個老朋友一樣陪伴在她身邊。他不急不躁,給她念信,給她彈琴,陪她去“接”陸焉識,每件事,他都陪她重新做過,就像二十年沒有過去,就像青春還在,就像愛情一直如此熾熱。
有人說,這是一個看法比看的多、意見比見的多、信念比信的多、名兒比命多的世界??墒钦l又能真正將自己付出,來等待愛情的歸來呢?所以我們淚流滿面。
盡管此片如今已經(jīng)在影院下線,但影碟已經(jīng)上市了。
囧劇吐槽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是舌尖上的心靈老母雞湯?
導(dǎo)演:陳曉卿 類型:記錄片
作為一個只是在半夜留連在各大夜宵大排檔中,二十年如一日只徘徊在一家烤雞翅膀小攤旁邊的非骨灰級吃貨來說,《舌尖 1》可以說開拓了我的美食世界觀。吃原來可以下里巴人,也能陽春白雪,在勾欄瓦肆,也在王謝堂前,但是,歸根到底,吃還是一種動作,除了滿足口腹之外還能滿足心靈的動作。所以看完《舌尖 1》,套用網(wǎng)友的話來說,就是越看越餓,越餓越看。
《舌尖 1》的余溫,接下來就讓人崩潰了。從找蜂蜜開始,攝像機(jī)簡直為我們重塑了一個世界,松樹的葉子長在櫟樹的樹上,與世隔絕的藏族小孩說出了一句純正的普通話,漢化已久的地區(qū)沒有糖賣,河南人做出了加了大蒜的上海紅燒肉,一個媽媽為了女兒學(xué)琴,不要丈夫,不顧生病的婆婆占了大半集。我看錯了吧,這是舌尖上的中國變成了舌尖上喝過的心靈老母雞湯嗎?口味不重,流不出眼淚,震顫不了心靈,這美食就不配中國這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了嗎?難道美食的重點(diǎn)不是大家縱使不餓,看著也口水流一地,而是社會好艱難、母愛好偉大、味道再爛也沒關(guān)系?
金圣嘆說豆腐干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魯迅兒時吃過的羅漢豆在之后的一輩子就再也沒吃過;《紅樓夢》里大家一起就著獐子肉寫詩作畫就是妙趣,就是你剛才肚子餓極了鄰居家炒出來的韭菜炒雞蛋也是極香的。吃圣蔡瀾的專欄寫得人饑腸轆轆口水潺潺,別人問他有何妙招,他呵呵兩聲,說因?yàn)閷憣诘臅r候我自己也是饑腸轆轆口水潺潺。這才是吃貨的境界!我想,導(dǎo)演肯定不是吃貨。吃貨不會不懂吃貨,吃貨不會為難吃貨,吃貨更不會惡心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