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軼 陳書長
肺癌臨床發(fā)病率及病死率高[1],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類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失去了手術機會,放療是治療的重要手段。放療療效的監(jiān)測對于評估患者預后及調(diào)整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腫瘤標志物具有檢測方便、靈敏度高的特點[2]。但肺癌目前無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指標,多種腫瘤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更好地診斷及評估預后。本組研究的目的是探討腫瘤標志物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放療后近期療效的評估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09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82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其中男性56例,女性26例,年齡30~78歲,中位年齡54.9歲。參照國際聯(lián)盟2009年肺癌TNM分期標準,Ⅲ期患者60例,Ⅳ期22例。所有患者均進行三維適形放療,90%PTV劑量為60~65 Gy。排除妊娠、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選取同期體檢的60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31~76歲,中位年齡55.2歲。
近期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及惡化(PD)。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法檢測癌胚抗原(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甲胎蛋白(AFP)及CA199水平。CEA正常值<4.3 ng/mL,CYFRA21-1正常值<3.3 ng/mL,NSE<24 μg/L,AFP<10 ng/mL,CA199<35 U/mL。
肺癌組患者血清CA199、AFP、CEA、NSE、CYFRA21-1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肺癌組與對照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注:肺癌組與對照組比較,△為P<0.05。
82例患者放療后無CR病例,PR 25例,SD 30例,PD 27例,治療后患者血清CA199、CEA、NSE、CYFRA21-1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表2;治療后PR患者血清CA199、CEA、NSE、CYFRA21-1水平顯著低于SD及PD患者(P<0.05),其中PR患者上述腫瘤標志物治療后顯著降低,SD患者治療前后無顯著變化,PD患者治療后CEA、C199及CYFRA21-1水平顯著升高(P<0.05),而AFP及NSE治療前后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2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改變
注: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為P<0.05。
表3 不同近期療效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注:組內(nèi)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為P<0.05。
目前病理及影像學資料在肺癌的診斷及治療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影像學方法對于疾病的監(jiān)測及評估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對于亞臨床病灶、隱性病灶及微小轉移灶的檢出困難。腫瘤標志物由腫瘤細胞產(chǎn)生并釋放入血,可反應惡性腫瘤的發(fā)生及進展程度。目前研究表明治療有效病例腫瘤細胞代謝能力及腫瘤負荷減少,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會顯著降低,因此對惡性腫瘤患者血清標志物的監(jiān)測有助于病情的評估。
本組結果表明:肺癌組患者血清CA199、AFP、CEA、NSE、CYFRA21-1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PR病例血清CA199、CEA、NSE、CYFRA21-1水平顯著低于SD及PD患者(P<0.05),其中PR病例上述腫瘤標志物治療后顯著降低,SD病例治療前后無顯著變化,PD病例治療后CEA、CA199及CYFRA21-1顯著升高(P<0.05),而AFP及NSE治療前后差別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AFP顯著高于健康者,但患者放療前后AFP水平并未明顯下降。AFP最常用于肝癌的檢測,靈敏度高,AFP共有3種糖鏈結構,包括AFP-L1、AFP-L2及AFP-L3,其中AFP-L3為肝癌細胞特有,本組結果提示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放療患者近期療效評估意義有限。CEA較早地被用于肺癌標記物,郭健等[3]報道CEA在腺癌中的陽性率高達70%以上,顯著高于鱗癌,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CEA顯著高于小細胞肺癌,且隨著患者臨床分期的升高,CEA水平顯著升高。CYFRA21-1為細胞角蛋白19片段,被認為是肺癌較為敏感的標志物之一[4]。正常機體狀態(tài)下CYFRA21-1水平極低,但是當上皮細胞轉變?yōu)槟[瘤細胞時水平會顯著上升[5]。Nisman等[6]對60例行化療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研究,認為CYFRA21-1水平下降35%提示治療有效,是評估患者生存期的良好指標,本組PR病例治療后CYFRA21-1下降約46%。CA199屬于1種低聚糖類腫瘤相關抗原,最早發(fā)現(xiàn)其在胰腺及膽道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合成顯著增加,目前發(fā)現(xiàn)在肺癌、子宮癌及乳腺癌等惡性腫瘤中CA199水平亦顯著升高[7]。NSE是肺癌常用的腫瘤標志物檢測指標,診斷敏感度約為60%~81%左右,是1種神經(jīng)源性細胞分泌的蛋白酶[8]。我國學者趙連爽等[9]報道NSE診斷小細胞肺癌敏感度達83.8%,對腺癌及鱗癌的敏感度分別為36.9%及41.2%。NSE為烯醇化酶異構體,對于來源于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組織及神經(jīng)外胚層的腫瘤血清NSE水平會顯著升高。NSE水平與小細胞肺癌的病情及預后顯著相關,血清水平越高往往預示著患者預后越差。本組結果提示NSE與晚期非小細胞的近期療效亦顯著相關,PR患者治療后血清水平顯著降低,而SD與PD患者治療前后無顯著差別。王慧敏等[10]在102例應用靶向治療藥物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治療有效病例血清NSE顯著下降,并認為其對患者近期療效評估具有重要價值,與本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腫瘤標志物CA199、AFP、CEA、NSE、CYFRA21-1水平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放療近期療效的評估具有重要價值。
[1] 韓娜娜,孫長崗,武 君,等.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在肺癌中的臨床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2,27(2):141-143.
[2] 陳 梅,周 靜,陳緒元.腫瘤標志物檢測在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中的臨床意義〔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0(16):1512-1514.
[3] 郭 健,高志斌,賀少楓,等.腫瘤標志物與晚期肺癌立體定向放療療效的相關性〔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11):2048-2050.
[4] 樓亞玲,胡耀文,吳巧萍,等.血清五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小細胞肺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3,23(5):1323-1324.
[5] 李洪波.腫瘤標志物檢測對非小細胞肺癌預后判斷及療效監(jiān)測的意義〔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18(10):1504-1506.
[6] Nisman B,Biran H,Heching N,et al.Prognostic role of serum 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ssociation of marker changes after two chemotherapy cycles with different measures of clinical response and survival〔J〕.Br J Cancer,2008,98(1):77-79.
[8] 王一帆,畢 清,任宏軒,等.聯(lián)合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進展〔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53(1):76-78,82.
[9] 趙連爽,趙俊華,白 露,等.血清腫瘤標記物CYFRA2-1-1、CEA和NSE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的應用〔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11,21(1): 151-154.
[10] 王慧敏,鐘 華,金 波,等.血清腫瘤標志物預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療效的臨床價值〔J〕.腫瘤,2012,32(12):1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