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ia
有些城市,游覽的時候最美。
有些城市,則要在回憶時細(xì)細(xì)品味。
葡萄牙的波爾圖顯然屬于后者——越咂摸,越有味道。
微風(fēng)輕拂窗簾,暖熱的陽光灑在茶幾上,MP3繼續(xù)它慵懶的工作,我開始整理波爾圖的照片。我不是可以連續(xù)去不同地方旅行的人,就像我一天之內(nèi)不能看兩部以上的好電影。你讓我看完《天堂電影院》馬上接一部馮小剛的我非錯亂了不可。我喜歡在走過一個地方之后,去另一個地方之前,用足夠的時間去回味。
這或許就是拍照的好處,雖然照的時候有點耽誤玩兒,但整理照片的時候就又經(jīng)歷了一次;過一陣再看照片,又是一次回放,余味裊裊。
迷宮一樣的巷子,高高低低的小路,錯落有致的房子,很多種顏色,有點破敗有點凌亂,卻破敗凌亂得那么叫我喜歡。典型的波爾圖味道,是純粹的錯落而富有細(xì)節(jié)。
說實話,波爾圖街頭衛(wèi)生在歐洲算比較差的,但是誰在乎呢?波爾圖的美女都愛隨地而坐,旁邊就有廢塑料,照樣笑得那么開心。邊上那個中午打烊的是服裝店吧,居然樣品就這么隨性地掛在門口。我知道我為什么喜歡“笨豬四國”了,原來我就是個亂哄哄的人,這四個國家都亂得那么有味道!本來嘛,如果亂到像一些國家的貧民窟,那我肯定受不了。但是生活中還有很多比打掃到一塵不染更為重要和有趣的事情等著我們做,只要別太過分,有個三塵兩土,我覺得也沒什么吧?
波爾圖到處都是上下坡,電車開起來跟過山車感覺差不多,可是還是有很多自行車騎士勇敢地上上下下。任何一個慵懶的城市都是不能缺少這個畫面的。很難想象終日以高鐵和速度為標(biāo)簽的城市能有自行車的用武之地。自行車就是一種態(tài)度:低碳環(huán)保、運動健康。
炒栗子的香味隨著風(fēng)飄向遠(yuǎn)方……但好像還是沒什么客戶,賣栗子的老頭在跟老伙伴聊天。不是每個人都有老伙計可以陪聊天的。
我在波爾圖看到過一扇最寂寞的窗戶。小屋在河邊,幾乎是波爾圖最熱鬧的地帶,我從下面走過去的時候,老太太站在窗后張望,我逛了半個多小時回來,老太太還在那里,第二天早上我路過的時候,窗戶后面居然還有老太太的身影!
大教堂的門口,我靠著一根螺旋形的柱子閉著眼睛吹了半個小時的風(fēng),一睜眼——那天上的云,如何這般悠閑,如何這般寫意,如何這般瀟灑!我更慵懶了,更懶得起身了。若是能一直如此,我也心甘情愿。只可惜,人類的慵懶只能一時,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有很多路要走。
旅館窗外的風(fēng)景很是羅曼蒂克,我就坐在窗戶前寫明信片。火車站邊上的郵筒,我往里面丟了幾張明信片。如果沒有人收到的話,一定是旁邊這小子不負(fù)責(zé)任,肯定不是因為我頭一晚喝得多了一點的緣故。
波爾圖的藍(lán)白瓷磚是不得不提的。我的波爾圖之行,主要是沖著那些藍(lán)白彩繪瓷磚去的。這種叫做AZULEJO的彩繪瓷磚在葡萄牙已經(jīng)有500多年的傳統(tǒng),據(jù)說是經(jīng)西班牙從阿拉伯人那里學(xué)來的。至于阿拉伯人嘛……瓷器不都是從中國學(xué)的么?第一次聽到別人把AZULEJO叫做青花的時候我愣了一下?;仡^一想,可不就是青花嘛??晌铱傆X得這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藍(lán)白瓷跟中國的青花還是有著完全不同的氣質(zhì)和韻味——中國的青花是水墨風(fēng)格的,清雅飄逸;伊比利亞半島上的AZULEJO是油畫風(fēng)格的,濃墨重彩,而且怎么看都覺得AZULEJO有一股子阿拉伯味道,不是么?熱衷繁復(fù)之美、喜歡幾何花紋、崇尚藍(lán)色,這些本來都是阿拉伯藝術(shù)的特征。
波爾圖有古典也有現(xiàn)代,街角的一面涂鴉墻引起了我的注目。墻上涂鴉的那兩張臉,我超級喜歡。這兩張臉上的神情,一點也不緊張,一點也不著急,倒像是很輕蔑地表示,“無所謂,愛誰誰,just so so”。要是有一天我也可如此灑脫,該是多么幸福啊!誰說成功人士要有車有房的,我愿做一只鳴鳥,終日在枝頭吟唱;我愿為一綹清風(fēng),漫山遍野縹緲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