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去“孤兒院”看大象
斯里蘭卡野生動物局于1975年建造了一所大象孤兒院,主要收養(yǎng)那些在叢林中失去母親的幼象,這座大象孤兒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大象孤兒院,位于距科倫坡約3小時路程的品納維拉(Pinnawela)小鎮(zhèn)。孤兒院成立30多年來,共收養(yǎng)了近百頭大象。斯里蘭卡大象是全球大象家族中較為獨特的分支:它們不如非洲大象塊頭大,耳朵尤其小,成年后,象的耳朵、臉和鼻子周圍的皮膚甚至還會顯出一塊與眾不同的粉紅色斑。
目前世界上存在兩所大象孤兒院,分別坐落在斯里蘭卡和肯尼亞。斯里蘭卡的這座孤兒院主要是收養(yǎng)無家可歸的、因陷阱受重傷或迷路而脫離群體、因戰(zhàn)火負傷及患病的幼象。雖然被稱為大象孤兒院,但園內(nèi)的大象們可是過得十分愜意歡樂,整個園區(qū)大約有9公頃左右,園內(nèi)有一大片的椰子林和草地,園內(nèi)北部有一條名為馬哈歐雅(Maha Oya)的寬闊河流,粗略的數(shù)了下視野內(nèi)能看到的大象,大約有40頭左右。據(jù)說這里收養(yǎng)的大象已經(jīng)達到80多頭,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飼養(yǎng)大象群。
早上10點及下午2點的集體出浴是大象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我們到達的時間是下午2點左右,恰逢它們在這里玩水嬉戲。大象喜歡玩水,這里對它們而言是最佳的娛樂場所。他們一邊洗澡一邊用長長的鼻子相互嘻鬧,見到游人也不怕生,旁若無人地打鬧、進食。在管理人員的悉心照料下,幼象每天按時睡覺、進食、散步、游戲,隨著收容者的增多,這里成為幼象的樂園。在它們嬉戲時,經(jīng)??吹綔剀暗漠嬅妫淮蠹易有∠蠊聝簜冇帽亲哟鎿肀?,歡樂的景象給這條河川增添了生氣。
看著大象們幸福的玩耍,我們的心情也很愉悅,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下午4點左右,象群們洗完澡,由工作人員一路護送,有組織地準備趟過河流回到住所,他們心無旁騖趕路的樣子,真是十分乖巧。從河邊返回到大象孤兒院需要穿過一條馬路,大約只有5分鐘路程。4點多鐘陽光金燦燦,在暖黃色光線照射下,小象們在自己的住所開心的吃東西,斯里蘭卡的一家子人也看得很投入,真是一番其樂融融的光景。
孤兒院里不單有無家可歸的大象。建院30年來,由于人類活動范圍日益擴大,對野象的生存已構(gòu)成嚴重威脅,入院孤兒不斷增多。大象孤兒院是全開放式的,沒有護欄,在遍植椰樹的叢林中,讓更多的人感觸這群聰明的生靈。在大象孤兒院里,游人可自由地給大象喂食,與這些龐然大物進行零距離接觸。大象的食量非常大,一只胎毛還沒褪完的象一天可以吃上約200公斤的植物,斯里蘭卡特色植物蜜樹干,樹心有甜甜的蜜汁,是它們喜愛的食物之一。
喜歡清凈的人可以選擇在大象孤兒院的河邊住一晚,大象洗完澡之后院內(nèi)非常清凈,清凈到整個酒店可能就是你的包場,景觀很好,特別是早上明媚的陽光照著河床很漂亮,這樣的景致讓人感覺很是愜意。
斯里蘭卡的大象圖騰
在印度洋島國斯里蘭卡,自古以來以大象為圖騰的古老傳統(tǒng)深深根植于當?shù)匚幕?,憨厚可愛的大象形象無處不在。大象與佛教相關(guān),是很多佛教故事和傳說中的主角,大象又是歷史上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功臣”,象征著榮譽、神圣和尊貴,也是力量的“標尺”,至今仍能在很多手工藝品或軟飲盒、五金器皿上發(fā)現(xiàn)它們的身影。在古老的阿努拉德普拉(Anuradhapura)舍利塔下排列著一些石雕象群,這顯示出大象在2000年前便已深受斯里蘭卡人的尊崇。
康提古城佛牙節(jié)(Esala Perahera)一年一度的盛會游行上也能看到最受尊崇的大象,它們引領(lǐng)游行隊伍前進,每頭大象的鼻子、身體,甚至耳朵都會進行精致的裝飾,象頸上還會掛上悅耳的鈴鐺,象背上駝著裝有佛牙舍利的銀色匣子,在眾人的簇擁下穿城而行。
大部分工藝品店都有賣皮革包的,斯里蘭卡有很多水牛黃牛,大多的皮革制品都是用它們的皮做的。在這里的皮革制品都會印上大象的圖騰,做舊的風格顯得非常復(fù)古,大象的圖案非??蓯邸*氂械乃估锾m卡風格,買一個帶回去是非常好的旅行紀念品。
不可錯過的大象糞便工藝品店
斯里蘭卡除了最重要的錫蘭紅茶一定要買之外,另一樣不可錯過的就是用大象糞便做的紙藝品。除了大象孤兒院,其它地方買不到。一直擅自稱它為大象便便紙,其實應(yīng)該叫象糞紙(Elephant Dung Paper),工藝品店里,有著一排大象便便做成的小象模型,是不是很有趣呢?用象糞制成的紙類產(chǎn)品已遠銷日本、歐洲和美國,連一些世界知名政要都用過這些產(chǎn)品。
這家在斯里蘭卡很著名的造紙廠的名稱注冊為“馬克西莫斯”——亞洲象的學名。如何將大象便便再循環(huán)利用,這家公司的經(jīng)營訣竅是“就地取材”——將象糞變廢為寶,加工處理成能登大雅之堂的紙張。大象的糞便經(jīng)過特殊處理后,制成的紙張手感細膩,加入了特別的香料,能散發(fā)各種不同味道的芳香。成為了最有意義的紀念品。
隨后我又去參觀了后院的作坊,了解了象糞紙的制作流程。原來大象的糞里含有大量纖維,將這些便便里的纖維進行加工提煉就能得到制作紙張的原材料。1公斤象糞可造60~66張A4大小的紙張。傳統(tǒng)的做法是將這些紙漿鋪平晾干,用布瀝干紙漿里的水份,再將紙進行陰干處理,紙張分深色和淺色兩類,吃椰子的大象的糞便用來制作淺色的,以棕櫚枝葉為食物的大象的糞便制成深色的。雖然再循環(huán)紙的生產(chǎn)中用了75%的象糞,但由于特殊的制作工藝,使得最終得到的產(chǎn)品不僅沒異味,而且手感十分細膩。
想像一下大象的糞便經(jīng)過過濾清洗、粉碎打漿、篩漿脫水、壓榨烘干以及壓光等制作程序后,一張張光亮的象糞紙奇跡般出現(xiàn),真是太神奇了!大象孤兒院再也不用為打掃不完的象糞發(fā)愁了。如今,大象的糞便成了“珍貴的糞便”,甚至人們還開玩笑地說道:“哪里有糞便哪里就有錢?!边@么低碳環(huán)保又有意義的大象便便變成的紀念品,誰不想收藏一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