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
我愛你,用我覺得好、同時你也能接受的方式愛你。
某天,我在下班路上通過車載收音機聽到了一個小故事,覺得很有意思,回家后就上網(wǎng)搜索到了,收藏了網(wǎng)頁,今天再打開看,仍然不禁莞爾。
事情是這樣的——
美國一名4歲小男孩諾亞·費舍因為視力下降必須戴眼鏡矯正,然而他卻因為怕被嘲笑抗拒戴眼鏡,戴上眼鏡的小諾亞看上去仍然非??蓯郏撬约翰⒉贿@么認為。諾亞的媽媽林德西·費舍說,兒子一聽說要戴眼鏡就哭,擔心所有的人都會嘲笑他。
心疼兒子的林德西靈機一動,在Facebook上開通了一個名為“給諾亞的眼鏡”的賬戶,希望網(wǎng)友們能夠上傳最酷的戴眼鏡照片給諾亞看看。網(wǎng)友們果然非常熱心,數(shù)千人上傳“四眼”照鼓勵諾亞,此外還有數(shù)萬人點“贊”支持。最終,小諾亞心甘情愿地戴上了眼鏡。林德西上傳了兒子開心戴眼鏡的照片,并對熱心網(wǎng)友們表示感謝。
我愛這個可愛的小男孩,也愛這個智慧的媽媽。
其實小男孩也愛美的,也不愿意因為一副“別人沒有的眼鏡”(在他現(xiàn)在的小世界里,他可能真的是這樣認為的)而被人另眼相看。于是,他向媽媽表達了他的抗拒,他的這種情緒是合理的,正當?shù)摹?/p>
只是,很多父母未必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緒,在孩子說“不”的時候,她會覺得孩子怎么這樣不配合,甚至是無理取鬧,然后會用成人的方式來強力介入。比如——
勸說,曉之以理(不戴眼鏡會近視得更嚴重的,甚至會失明的——后果無限夸大)。
命令(你必須戴,這是醫(yī)生說的——醫(yī)生更權(quán)威對不對)。
交換妥協(xié)(你戴眼鏡我就帶你去迪斯尼——這個聲音很熟悉,有沒有)。
仍然不服從,估計這時就開始生氣了,然后開始沖孩子發(fā)火——你怎么這么不聽話。煩死了,我不管你了。再不戴,我,我揍人了——
真慚愧,作為一個自以為合格其實差強人意的媽媽,以上言語、行為我曾經(jīng)都有過。所以,我佩服諾亞的媽媽。
她用了這樣一種有愛的、有趣的、互動的、溫暖的方式,讓一個孩子接受了眼鏡。眼鏡其實是一個象征,在諾亞此時的小世界里,眼鏡是“受限制”、另類的象征。但是,他的媽媽讓他知道,其實,眼鏡也可以是大眾化的、有選擇的、有趣的、漂亮的、酷的、美好的……
于是,諾亞接受了眼鏡,不是委屈地無奈地,而是喜悅地接受。這就是智慧,愛的智慧。我深深地佩服。
寫到這時,我不得不寫一段十多年前,我曾經(jīng)目睹并為之痛心的情景——有一天在幼兒園門口,一個家長攔腰挾著他的兒子往幼兒園走,那個小男孩像只小青蛙似的蹬著腿,哭得聲嘶力竭。
有人問家長孩子怎么了。那個家長怒氣沖沖地說,不聽話。
怎么不聽話了?
他一早就犯犟,死活就不穿這雙鞋子。那個家長說,搞邪了,一雙鞋子哪有這講究,不穿就打。
那種鞋子我很熟悉,當時特別流行的雙星牌回力鞋,我給女兒差不多每年要買一雙,很輕便合腳,腳背上有松緊帶,真心話,那是適合女孩的鞋子,我估計那男孩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愿意穿,我也相信他一定在早上出門前穿鞋子時就告訴了他的父母他不喜歡——但最后,他不得不穿著它上幼兒園,并且還挨了打。
現(xiàn)在,那個孩子應(yīng)該也是高中生了,真心希望他現(xiàn)在穿的每一雙鞋子都是自己喜歡的,也真心希望他在父母以及權(quán)威面前仍然還有當年說“不”的勇氣與倔強。
(編輯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