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牙克石市呼倫貝爾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七科) 內(nèi)蒙古 牙克石 022150
心境障礙患者的護理觀察
王海惠魏芳姜明璐
內(nèi)蒙古牙克石市呼倫貝爾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七科) 內(nèi)蒙古 牙克石 022150
目的:對心境障礙患者的護理觀察進行總結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心境障礙患者共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積極護理干預,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心境障礙患者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心境障礙;護理觀察
目前,心境障礙的病因仍不明確,大多數(shù)的學者認為,心境障礙的致病因素應該分為三類,分別為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而這些因素彼此之間又會相互影響,如社會心理因素與生物學因素結合可以影響到遺傳的表達,社會心理因素和遺傳因素結合在一起又會影響生物因素,同樣的,生物學因素和遺傳因素結合也可以影響社會心理因素。所以,臨床上對心境障礙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應綜合考慮。本文選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心境障礙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最低年齡18歲,最高年齡67歲,平均年齡(32.3±3.21)歲,患者中表現(xiàn)為抑郁心境患者有13例,表現(xiàn)為喪失興趣患者為 7例,表現(xiàn)為極度自卑患者有9例,表現(xiàn)為精神運動遲滯患者為11例。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最低年齡19歲,最高年齡65歲,平均年齡(32.7±3.15)歲,其中表現(xiàn)為抑郁心境患者有7例,表現(xiàn)為喪失興趣患者為14例,表現(xiàn)為極度自卑患者有 9 例,表現(xiàn)為精神運動遲滯患者為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以及病情方面均無明顯的差異,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電痙攣治療,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發(fā)病的頻率、嚴重性和可能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措施,給予觀察組患者積極護理干預。
1.2.1 飲食護理 護士應該先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然后根據(jù)患者的口味為其提供合適的飲食,從而促進患者的食欲。若患者因就餐沒有安全感而拒絕就餐,護士可選擇與患者一起就餐或采取集體就餐,即讓所有患者在一起就餐。對于自罪觀念嚴重的患者則可以將飯菜攪拌,使患者認為是剩飯,從而勸患者就餐。若對患者采取以上措施仍無法正常進食者,護士對患者進行鼻飼流質或輸液。
1.2.2 睡眠護理 睡眠障礙是抑郁癥患者中最為常見的一類障礙,因此睡眠質量往往代表著心境障礙患者的病情,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則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的康復,因此,改善心境障礙患者的睡眠狀況顯得尤為重要。護理人員可為患者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時間表,讓患者白天多參加工、娛活動,午睡時間在0.5-1小時左右,晚餐過后鼓勵患者不要立即上床,可以出去活動一下,提高其夜晚睡眠時間。若患者確實無法入睡,護士可遵醫(yī)囑給予其適當?shù)陌裁咚帲瑤椭淙胨?/p>
1.2.3 心理護理 護士應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颊咴谧≡浩陂g,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向患者介紹有關醫(yī)院、病房、主治醫(yī)師、醫(yī)療設備等詳細資料,消除患者的顧慮,取得患者的信任,醫(yī)護人員更不應該對患者有歧視心態(tài),而應該尊重關心患者。正確應用傾聽、溝通技巧,傾聽、溝通技巧的正確運用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護士在傾聽患者的過程中應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氛圍,細心、耐心的聽患者說,適當?shù)臅r候共情一下,可以讓患者得到安慰與鼓勵。患者說完之后,護士應與患者進行溝通,給予簡單的分析和指導。
1.2.4 用藥護理 有些患者住院期間病情反復發(fā)作,這就需要持續(xù)用藥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有些患者無法做到這樣長時期的用藥,護理人員就應該向其講解用藥對于減少疾病復發(fā)、鞏固療效的作用,幫助其堅定用藥的決心。護理人員還應該深入了解患者無法堅持用藥的具體原因,以便幫助其解決可能存在的困難,如有的患者可能因為長期用藥而無法承受巨額的醫(yī)藥費,所以放棄長期用藥;有的患者可能因為日常繁忙經(jīng)常忘記吃藥等等,護理人員都應該與患者一起想辦法解決困難。
1.2.5 安全護理心境障礙患者中通常有患者會出現(xiàn)一些偏激行為,所以醫(yī)護人員務必要掌握好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情況,還要熟悉患者的面貌和姓名,做到心中有數(shù)。護理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醫(yī)院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到一絲不茍。巡視工作一定要到位,白班和夜班各每15min查房一次,醫(yī)護人員在交班時更要點清患者人數(shù),若發(fā)現(xiàn)問題則要第一時間向上報告。
1.3 療效判定
患者護理之后的療效判定標準如下:顯效: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均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其一恢復正常。無效: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均未恢復正常。
觀察組40例患者經(jīng)過治療之后顯效22例,有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40例患者經(jīng)過治療之后顯效15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0%。具體見下表。
兩組患者護理后總有效率的比較
由表可知,兩組患者護理后總有效率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境障礙患者可能會受到多方面的消極因素影響,從而使得患者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受到損害,在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根據(jù)心境障礙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上述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和措施。護理人員在于患者日常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交談溝通的藝術和技巧,要讓患者感覺到被關心和被尊重。尤其是抑郁癥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醫(yī)務人員的治療和護理。
本文通過試驗證明,對心境障礙患者實施積極的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患者的康復,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王志英,楊芳宇 .精神障礙護理學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6,35-38.
[2]張明圓 .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18-223.
[3]高崇年.躁狂癥患者攻擊行為的危險因素與護理對策J.當代醫(yī)學,2010(36).
[4]陳曉紅.躁狂癥患者恢復期心理護理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7(01).
[5]陳云秀.精神音樂療法在躁狂癥患者中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8(13).
R473.74
B
1009-6019(2014)12-0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