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990-2011年天山東部冰川退縮對氣候的響應

      2014-09-06 08:30:20楊太保田洪陣
      水土保持研究 2014年3期
      關鍵詞:巴里坤山脈坡向

      李 佳,楊太保,何 毅,田洪陣

      (蘭州大學 資源環(huán)境學院,冰川與生態(tài)地理研究所,蘭州730000)

      有“固體水庫”之美譽的冰川提供了全球75%的淡水資源[1],而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大部分地區(qū)冰川呈現(xiàn)退縮趨勢,對山地和山麓平原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以及綠洲的生成和人類活動有著重要影響。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西部大部分地區(qū)冰川退縮,如天山[2]、祁連山[3]、昆侖山區(qū)[4]等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冰川退縮現(xiàn)象,由于區(qū)域性氣候差異影響,冰川退縮差異明顯,對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因此,研究冰川面積變化及差異性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天山是亞洲最大山系之一,位于準葛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間,西起烏茲別克斯坦的烏加穆斯山,東至我國新疆哈爾里克山,全長2 450km,寬100~400km[5],對新疆當?shù)啬酥寥珖牡Y源及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天山東部地區(qū)處于天山山脈東段最敏感地區(qū),對進一步研究天山冰川乃至我國西部地區(qū)冰川退縮及氣候變化具有重要作用。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天山東部山系狹隘,是天山北弧的東延部分,西起烏魯木齊,東止伊吾附近。全長大致為670km,而寬度只有70~80km[6]。全區(qū)包括博格達、巴里坤、哈爾里克等山脈和一些山間盆地,且都是近乎東西走向的活動帶,氣候也較天山其他地區(qū)干燥。博格達山脈是天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位于北緯43°10′—44°5′,東經(jīng)87°40′—91°35′,地處吐魯番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東西兩端分別以一個狹長低陷帶與巴里坤山和天格爾山交界[2]。一般山脊在4 300m左右,東西走向,西部以博格達峰為頂點,可達5 445m,分水脊偏在北部,有積雪冰川分布,多短小河流[6]。巴里坤山脈平均高度為3 300m,西側(cè)矗立著4 308m的馬里坤主峰,山脈斷續(xù)分布,山體狹窄,腹部受荒漠氣候影響,干旱侵蝕作用較強[6]。哈爾里克山脈位于天山山脈最東端,山脈作北北西—南南東走向,海拔在4 000m以上,最高峰托木爾堤峰,海拔4 886 m[3],山頂較平坦,常年有積雪分布,有若干小型冰川,表面很少冰磧[6]。

      1.1 影像數(shù)據(jù)

      采用美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 USGS(http:∥glovis.usgs.gov)的陸地衛(wèi)星TM/ETM+遙感數(shù)據(jù)。該數(shù)據(jù)已經(jīng)過系統(tǒng)輻射校正和地面控制點幾何校正,并利用DEM數(shù)據(jù)進行了地形校正。由于天山地區(qū)積雪分布年內(nèi)變化呈現(xiàn)出1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積雪衰減期;8月中旬至次年1月上旬為積雪增長期的特征[4,7-8],特選取 1990年、2001 年、2011年夏季、少云或無云的四景影像,選取5,4,3波段,分辨率為30 m,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影像數(shù)據(jù)信息

      1.2 氣象數(shù)據(jù)

      選擇天山東部蔡家湖、烏魯木齊、達坂城、奇臺、巴里坤、哈密和伊吾7個氣象站點的1990—2011年的年均溫和年均降水量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區(qū)域氣候變化分析。

      1.3 冰川提取方法

      采用比值閾值法提取冰川邊界,在ENVI軟件中把同一景影像不同波段的數(shù)據(jù)合成一個文件,計算TM3/TM5[9-10],得到比值影像后利用決策樹進行分類,經(jīng)過多次試驗,閾值設定為1.8,得到初步結(jié)果并轉(zhuǎn)化為shp格式,最后在ArcGIS中轉(zhuǎn)換為Albers等積投影,并進行目視解譯,為提高冰川面積精確度,用同期多幅影像對比解譯。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時期冰川面積變化

      在ArcGIS中計算天山東部冰川面積變化,并分別計算博格達山、巴里坤山和哈爾里克山三期冰川面積,結(jié)果見表2。

      表2 1990-2011期間冰川變化

      由表2可以看出近21a來研究區(qū)冰川總面積減少98.63km2,整體呈退縮趨勢,共退縮了26.80%,其中博格達、巴里坤、哈爾里克山脈冰川平均每年分別減少3.45km2,0.21km2,1.03km2,退縮率分別為33.58%,25.67%,16.08%,自西向東退縮速率逐漸減慢。

      2.2 不同高程冰川面積變化

      將研究區(qū)DEM數(shù)據(jù)以100m為分類間隔進行分級,對天山東部地區(qū)三期冰川數(shù)據(jù)在不同高程上進行面積統(tǒng)計(圖1),結(jié)果表明:該地區(qū)冰川主要分布在3 600~4 600m處,這與該地區(qū)平均粒雪線高度為3 916m[5]相一致。從變化率得知,3 300~3 400m處的冰川退縮最快,而在3 500~3 600m較3 400~3 500m處快,總體上隨著海拔的升高,退縮速率變慢。由于該地區(qū)山勢陡峭,溝槽密布,以懸冰川為主,其次為冰斗冰川、冰斗—懸冰、冰斗—山谷、山谷冰川[11],低海拔處多為小型平頂冰川,并且分布較為分散,冰體較薄,小冰川較多造成的,同時該地區(qū)除降水補給外,吹雪、雪崩和冰崩也是冰川主要補給來源[12]。

      圖1 1990-2011年期間不同高程冰川分布

      2.3 不同坡向冰川面積分析

      對研究區(qū)1990年、2001年、2011年三期數(shù)據(jù)各坡向面積進行統(tǒng)計,并做各坡向冰川面積變化率分析(圖2),結(jié)果表明:該地區(qū)冰川主要分布在西北、北、東北三個坡向,南坡分布較少,這是由于南坡屬于陽坡,日照時間長,北坡太陽輻射較弱,多受降水影響,又因為博格達山脈東西走向,山勢復雜,極為陡峭[13],而巴里坤山脈屬于隆起較緩的斷塊臺原山地,山頂較緩坦[6],哈爾里克山脈山頂極為平坦,北西走向,山脊線偏北,山勢呈不對稱山嶺,北坡山幅窄小,而南坡山寬溝深,冰積地形較為多見[12],并且該區(qū)域兩側(cè)盆地(準葛爾盆地、吐魯番盆地)構(gòu)造運動的差異及山麓高度的不同,明顯地影響著該區(qū)域南北兩坡的氣候差異[14-15],山脈的屏障作用使西北和偏西氣流把主要水分降落在北坡,造成天山東部北坡相對于南坡氣溫低,降水大[2],太陽輻射強,冰川作用強度大的現(xiàn)象,加之在西風環(huán)流的綜合作用下,更有利于冰川積累和發(fā)育[12],因此表現(xiàn)為北坡冰川分布多于南坡[16-17];從各坡向冰川退縮率來看,各坡向冰川退縮幅度相似。

      圖2 1990-2011年期間各坡向冰川面積及退縮速率

      2.4 討 論

      天山山區(qū)大氣降水是新疆河川徑流的最終來源,對新疆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維持、發(fā)展以及冰川發(fā)育具有重要意義[18]。降水、溫度及其二者組合是影響冰川發(fā)育和演化的重要氣候因子[19],溫度升高造成冰川消融,降水增加有利于冰川積累[20]。利用蔡家湖、烏魯木齊、達坂城、奇臺、哈密、巴里坤、伊吾7個氣象站點數(shù)據(jù)做一元回歸分析,求取降水及溫度序列的線性趨勢,1990—2011年期間溫度呈上升趨勢,而降水為小幅度上升或下降趨勢(圖3)。天山東部地區(qū)大致為東西走向,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冬夏兩季被北冰洋氣團和西風環(huán)流影響,且水汽的合成輸送方向為西北或偏西方向,常常不具備水氣上升、凝結(jié)和以雨雪形式降落的條件[21],且研究表明每升高1°需要增加25%[22]或者35%[23]降水才能彌補升溫所引起的冰川消融。此區(qū)域緩慢上升甚至下降的年降水量無法補給溫度上升造成的冰雪消融,因此,溫度升高、降水小幅度上升是研究區(qū)冰川退縮的主要原因。

      對比近年來西部地區(qū)冰川變化(表3),天山東部地區(qū)冰川變化趨勢與其他地區(qū)冰川變化相吻合,冰川面積減小,但是天山東部冰川退縮較西部其他地區(qū)快,可能是由于冰川面積規(guī)模較小、海拔較低,對氣候響應更為敏感的原因造成。

      3 結(jié)論

      綜合利用RS和GIS手段以及氣象資料對天山東部1990—2011年三期冰川面積變化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冰儲量共減少6.01km3,冰川總面積退縮了26.80%,其中博格達山脈、巴里坤山脈、哈爾里克山脈分別退縮33.58%,25.67%,16.08%。對研究區(qū)氣象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可知溫度上升、降水不足是引起冰川退縮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研究區(qū)域冰川所在山脈地形地貌各不相同,不同海拔高度分布不同、不同坡向敏感程度不同,也是造成冰川退縮的重要因素。

      圖3 1990-2011年期間年均降水和年均溫變化

      表3 近年來中國西部冰川變化比較

      溫度上升、降水不足是目前我國西北地區(qū)氣候變化的基本趨勢,也是引起我國冰川退縮的主要原因,而冰川變化也對檢測我國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因此,加強氣候變化與冰川變化的研究,進一步探索通過遙感技術(shù)對冰川厚度的研究,并建立合理的模型評估,預測冰川未來的變化趨勢,仍是冰川變化研究者長期追求的目標。

      [1] Houghton J T,Jenkins G J,Ephraums J J.Climate Change 1995: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 伍光和,上田豐,仇家琪.天山博格達山脈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冰川發(fā)育的氣候條件[J].冰川凍土,1983,5(3):1-13.

      [3] 王葉堂,侯書貴,魯安新.近40年來天山東段冰川變化及其對氣候的響應[J].干旱區(qū)地理,2008,31(6):813-818.

      [4] 劉艷,張璞.基于遙感的徑流豐枯與高山區(qū)積雪關系分析:以天山瑪納斯河流域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3):44-48.

      [5] 劉潮海,謝自楚.天山冰川作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6] 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隊,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新疆地貌[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

      [7] 劉占靜.2003年瑪納斯河汛期水情特征及其成因[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4):198-199.

      [8] 南峰,李有利,史興民.新疆瑪納斯河水量波動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3):59-61.

      [9] Andreassen L M,Paul F,K??b A,et al.The new Landsat-derived glacier inventory for Jotunheimen,Norway,and deduced glacier changes since the 1930s[J].The Cryosphere,2008,2(2):131-145.

      [10] Bolch T,Menounos B,Wheate R.Landsat-based inventory of glaciers in western Canada,1985-2005[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0,114(1):127-137.

      [11] 王銀生,仇家琪.天山博格達峰地區(qū)現(xiàn)代冰川分布特征[J].冰川凍土,1983,5(3):17-23.

      [12] 胡汝驥.天山東部喀爾里克山峰區(qū)的冰川作用[J].干旱區(qū)地理,1979:69-82.

      [13] 仇家琪,鄧養(yǎng)鑫.天山博格達峰地區(qū)的雪崩[J].冰川凍土,1983,5(3):227-234.

      [14] 趙俊榮,晉綠生,彭擎宇,等.準葛爾盆地南緣沙塵暴大風氣候特征分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9,23(3):104-106.

      [15] 陳永川,范澤,曹艷,等.吐魯番盆地最高最低氣溫的氣候變化特征[J].農(nóng)技服務,2010,27(10):1307-1308.

      [16] 姜珊,楊太保,王秀娜,等.1973年布喀塔格峰冰川波動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3,27(3):47-52.

      [17] 錢亦兵,吳世新,吳兆寧,等.喀爾里克山冰川資源近50a來的變化及保護對策[J].干旱區(qū)地理,2011,34(5):719-725.

      [18] 韓雪云,楊青,姚俊強.新疆天山山區(qū)近51年來降水變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139-144.

      [19]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中國冰川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238-242.

      [20] IPCC,2007:Climate Change 2007:Synthesis Report.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Ⅰ,ⅡandⅢ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Geneva,Switzerland,2007.

      [21] 肖鉥.試論大氣中的水汽與我國現(xiàn)代高山冰川分布的關系[J].冰川凍土,1981,3(1):1-13.

      [22] Oerlemans J.Extracting a climate signal from 169glacier records[J].Science,2005,308(5722):675-677.

      [23] Raper S C B,Brown O,Braith waite R J.A geometric glacier model for sea level change culations[J].Journal of Glaciology,2000,46(145):357-368.

      [24] 田洪陣,楊太保,劉沁萍.近40年來冷龍嶺地區(qū)冰川退縮和氣候變化的關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34-38.

      [25] 張華偉,魯安新,王麗紅,等.祁連山疏勒南山地區(qū)冰川變化的遙感研究[J].冰川凍土,2011,33(1):8-13.

      [26] 李治國,姚檀棟,葉慶華,等.1980—2007年喜馬拉雅東段洛扎地區(qū)冰川變化遙感監(jiān)測[J].地理研究,2011,30(5):939-952.

      [27] 何毅,楊太保,田洪陣,等.近23年來北天山冰川面積變化對氣候的響應[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3,27(3):53-60.

      猜你喜歡
      巴里坤山脈坡向
      它,就在那里
      巴里坤馬遺傳資源保護及對策
      DEM地表坡向變率的向量幾何計算法
      測繪學報(2019年11期)2019-11-20 01:31:42
      中國新疆巴里坤草原美如畫
      中亞信息(2018年6期)2018-07-27 08:17:54
      人,山脈和海洋
      中國三峽(2017年1期)2017-06-09 11:09:41
      巴里坤縣草原鼠害防治現(xiàn)狀與對策
      青藏高原東緣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
      土壤與作物(2015年3期)2015-12-08 00:46:55
      冥王星上有一條山脈
      巴里坤草原風光
      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山脈
      河北遙感(2014年4期)2014-07-10 13:54:58
      波密县| 泸定县| 青田县| 郑州市| 和林格尔县| 新郑市| 镇安县| 稷山县| 邓州市| 澳门| 禄劝| 铜陵市| 绥滨县| 安新县| 沙田区| 桦川县| 德格县| 富川| 浪卡子县| 长汀县| 苏尼特左旗| 桐庐县| 于田县| 酒泉市| 博兴县| 富阳市| 阳山县| 和平县| 泰安市| 安福县| 崇义县| 固阳县| 丽水市| 海兴县| 临颍县| 龙陵县| 呼图壁县| 漠河县| 始兴县| 曲沃县|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