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瓊 李慧超 陳健達 鄺植雄 李韶
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及應用
羅利瓊 李慧超 陳健達 鄺植雄 李韶
目的 分析本院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情況, 以降低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以及減少藥品費用。方法 310例患者均使用過人血白蛋白藥物, 通過對其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屬性分析, 最終得到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評估指標體系, 并且應用院內藥訊以及繼續(xù)教育講課等形式來對人血白蛋白用藥處方進行點評。結果 310份患者病例干預前的藥物應用合理率顯著低于干預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0例患者使用常規(guī)藥物的成本——效果分析比(68.85%)明顯高于應用人血白蛋白藥物(40.2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及應用不僅能夠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藥情況出現(xiàn), 而且還能夠有效降低藥物的費用。
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使用情況;評估指標
通過相關有效方法建立完善的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 可以實現(xiàn)提高藥物應用合理性以及降低藥物費用的目的[1]。作者將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及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310例患者的病歷, 對其用藥情況進行合理性、科學性的分析, 不僅對其中不合理的處方進行點評, 而且對病歷中的不合理藥品應用情況進行干預, 同時, 對病歷處方干預效果進行評價。
1.2 方法
1.2.1 關于建立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評估指標體系組織分析 為了提高人血白蛋白用藥的合理性, 則需要做好患者病歷用藥情況評析, 保障用藥評析結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并且成立了由10人構成的合理用藥評價組織, 其中包括臨床藥師、臨床醫(yī)師等, 這些人員均分別明確了其職責任務。
1.2.2 關于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評估指標體系分析 ①由合理用藥評價組織對患者的病歷以及醫(yī)囑等進行合理性、科學性的分析;②通過按照其占有地位、分布指標、權重系數(shù)來獲得人血白蛋白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
1.2.3 關于多項評估指標的確立分析[2]多項評估指標包括以下幾點:①評估適用證選擇的合理性;②評估該癥狀的藥物用法以及用量合理性;③關于藥物經(jīng)濟學的評價;④評估藥物治療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1.3 觀察指標 ①關于權重系數(shù)的確定。按照評估指標權重系數(shù)來確定人血白蛋白用藥合理性;②關于應用目標的設立。通過層次分析加權法推算出藥物應用合理數(shù)值, 當數(shù)值≥8分時, 則視為應用合理;當數(shù)值≥6分時, 則視為基本合理;當數(shù)值<6分時, 則視為應用不合理。③利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對比兩種方法的成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0份患者病例干預前的藥物應用合理率顯著低于干預后,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310例患者使用常規(guī)藥物的成本——效果分析比(68.85%)明顯高于應用人血白蛋白藥物(40.2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310例患者干預前后藥物應用情況[n (%)]
人血白蛋白適用于以下病癥:血容量不足、低白蛋白血癥以及心肺旁路手術前或者手術后。雖然人血白蛋白對以上臨床病癥起到良好的作用, 但是人血白蛋白溶液中5%是由人類血漿而制成的, 以至于白蛋白傳播病毒性疾病風險極大[3]。因此, 需要采用一些科學的方法來降低其風險, 以減少其病毒。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知, 2013年1月~2014年12月來本院接受診治310份患者的病歷中, 人血白蛋白應用不合理占比達到51.6%, 嚴重浪費了人血白蛋白藥物, 并且影響了后期接受治療患者的最佳時間, 通過合理用藥評價組織10人對不合理處方進行點評、干預后, 310份患者病例的藥物應用合理率顯著低于干預后(P<0.05), 且使用常規(guī)藥物的成本——效果分析比(68.85%)明顯高于應用人血白蛋白藥物(40.23%) (P<0.05)。
綜上所述, 在合理用藥綜合評估指標體系背景下, 人血白蛋白用藥合理性得到顯著性提高。
[1] 呂慧怡, 范青, 于健, 等.危重患者應用人血白蛋白的醫(yī)學評價.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 2008, 5(4):45-47.
[2] 陳艷秋, 孫建琴, 宗敏, 等.住院病人營養(yǎng)不良患病率調查與分析.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 2006, 6(1):51-53.
[3] 王慶利.我國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指導原則.首屆中國藥物毒理學年會(2011年)暨國際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論壇論文集, 2011:45-48.
2014-08-05]
529200 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