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聰
參芪扶正注射液對皮肌炎的療效及對患者TNF-α因子的影響研究
李慧聰
目的 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對皮肌炎的療效及對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影響。方法 85例皮肌炎患者為受試對象, 隨機分成中西結(jié)合組(45例)與西藥組(40例)兩組。記錄其治療前后TNF-α因子變化情況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對比兩種方法的具體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 ①治療后中西結(jié)合組TNF-α水平為(1.30±0.33)mg/L, 低于西藥組的(1.48±0.34)mg/L,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中西結(jié)合組總有效率為93.33%, 明顯高于西藥組的77.50%,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皮肌炎患者采用中西合并療法, 療效確切, 可有效降低TNF-α水平,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芪扶正注射液;皮肌炎;TNF-α因子
皮肌炎(DM)又稱皮膚異色性皮肌炎,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締結(jié)組織疾病。患此病癥的患者會出現(xiàn)慢性非化膿性炎癥[1],以皮疹、乏力、水腫等臨床癥狀為主, 嚴重時還易造成多重重要臟器受損, 對患者生命健康帶來較大影響。當前醫(yī)學界對DM致病病因還未得出一致結(jié)論, 其診斷準確性與治療有效性、安全性仍是臨床診療中一大難題。本次研究為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對皮肌炎的療效及對患者TNF-α因子的影響,選取85例DM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別給予中西合并療法與單純西藥療法進行治療,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85例皮肌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中西結(jié)合組(45例)與西藥組(40例)兩組。本次受試的85例患者均通過免疫學檢查、血清肌漿酶測定與肌電圖檢查, 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被確診為DM。其中男47例, 女38例;平均年齡(40.2±4.8)歲;平均病程(14.6±1.5)個月;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藥組僅采用西藥療法進行治療:口服甲氨蝶呤5 mg , 7 d/次+強的松20 mg, q.d.;中西結(jié)合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輔以參芪扶正注射液完成治療:靜脈滴注, 0.25 L/瓶, 1瓶/次, q.d.。
1.3 療效評定標準見表1??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表1 療效評定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TNF-α水平對比情況分析 治療后中西結(jié)合組TNF-α水平為(1.30±0.33)mg/L, 低于西藥組的(1.48±0.34)mg/L,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1。
2.2 兩組療效對比情況分析 中西結(jié)合組總有效率為93.33%, 明顯高于西藥組的77.50%,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TNF-α水平對比情況( x-±s, mg/L)
表2 兩組療效對比情況(n, %)
中醫(yī)認為, DM歸屬本虛標實癥, 是一種以脾虛濕毒為表現(xiàn)的慢性反復發(fā)作性疾?。?]。要想取得確切療效, 就必須采用益氣健脾、活血解毒的中草藥改善其脾虛、濕毒癥狀,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參芪扶正注射液具有益氣扶正功效, 其主治因肺脾氣虛導致的乏力、眩暈癥狀, 臨床研究證實, 其與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用可達到抑制肉瘤生長作用[4]。單一使用中藥材, 雖然標本兼治但起效慢, 難以在短期內(nèi)取得理想治療效果;單純使用西藥治療DM, 又存在毒副作用大、耐受性差等不足。若采用中西結(jié)合療法, 即可有效彌補單純用藥的弊端, 既在短期內(nèi)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又減少西藥給藥劑量, 達到降低不良反應率、提高治療安全性的作用。本次研究證實, 使用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療法的中西結(jié)合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及對TNF-α抑制效果均優(yōu)于單一西藥組, 與上述結(jié)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對皮肌炎患者采用中西合并療法, 療效確切,可有效降低TNF-α水平,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李澄, 李峰, 馮樹芳等.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IL-4、IL-10、及TNF-α的測定.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2, 31(4):219-220.
[2] 顧有守.皮肌炎診斷和治療進展.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6, 35(6): 407-409.
[3] 夏農(nóng).中西結(jié)合治療皮肌炎的療效及對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 18(16):317-319.
[4] 高香, 呂玲.中國華東地區(qū)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010, 14(12):822-827.
2014-07-16]
475000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風濕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