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超
【摘要】目的探討手法整復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遠期臨床療效。方法將14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分為兩組,每組74例。觀察組采用手法整復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手法整復法治療,并在治療后進行隨訪調查。結果觀察組患者愈合速度以及恢復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采用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發(fā)現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兒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復閉合穿針;遠期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4.11【文獻標識碼】B
肱骨髁上骨折往往由外界因素引起,多發(fā)生于10歲以下兒童。肱骨髁上骨折往往導致Volkman 缺血性肌攣縮以及肘內翻畸形等嚴重并發(fā)癥[1],所以治療該類骨折應及時診治。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治療措施有單純手法整復法、手法閉合復位穿針固定法以及切開復位內固定等方法[2]。有些方法對骨折固定穩(wěn)定性差或者影響愈合以及患兒發(fā)育,手法閉合復位穿針固定方法簡便,固定穩(wěn)定,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本研究選擇14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探討手法整復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遠期臨床療效?,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14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分為兩組,每組74例。觀察組采用手法整復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對照組采用單純手法整復法治療。其中觀察組男41例,女33例,年齡:2~9歲,平均年齡3.7±0.4歲;對照組男39例,女35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3.9±0.5歲。左側80例,右側68例,伸展型100例,屈曲型48例,受傷時間:1h~7d,患兒均為閉合性骨折。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類型以及受傷時間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臨床表現
肘關節(jié)的腫脹、畸形;肱骨髁上壓、叩擊痛陽性;有骨擦音;X線檢查顯示肱骨髁上骨皮質中斷且錯位明顯。
1.3方法
(1)手法復位:按摩骨折部位20min,目的是松馳肘關節(jié)周圍組織。向遠端牽拉,皮膚推向肘關節(jié)。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牽引時,應保持160°位,矯正側方移位。出現骨擦音則表示牽引適度。伸直型骨折按壓近折端前方,將肘關節(jié)屈曲則可復位。若遠折端合并外旋者,將前臂極度旋前并矯正移位;如合并為內旋者,將牽臂旋后矯正移位; 屈曲型骨折患者按壓遠折端可復位。(2)交叉克氏針固定:確診骨折復位后,固定骨折斷端,用兩枚克氏針自肱骨外髁和內上髁向近端穿入,固定骨折端。糾正Baumann角,檢查針刺入部位無誤后,剪斷暴露在皮外的針,包扎針孔。確定固定良好后,將患肢用石膏托固定。
1.4診斷標準
參考《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關于肱骨髁上骨折的診斷標準,聯(lián)系臨床表現以及X線等手段檢查確診。
1.5術后治療
手術后,抬高患肢,檢查肢端血循,給予抗炎及消腫等對癥治療。術后1天,行患肢手指屈伸功能鍛煉,3-4d/次,采用酒清清洗,使用黃連無菌紗塊外敷傷口。3周后,根據恢復情況去除石膏托,進行肘關節(jié)功能鍛煉。術后4-6周,根據愈合情況拔針。
1.6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均數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計量數據采用 x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均進行隨訪統(tǒng)計,所有患兒骨折全部愈合。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Volkman 缺血性肌攣縮、肘內翻畸形等并發(fā)癥,神經損傷癥狀消失。骨折愈合時間:觀察組為2.4周~3.3周(平均2.9周),對照組為3周~6周,平均4.5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有70例患者半年內功能基本正常,4例半年后逐漸恢復正常,對照組62例在半年內功能基本正常,1年后仍有3例患者恢復不理想,比較兩組恢復情況,發(fā)現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與傳統(tǒng)常規(guī)手法整復治療相比,手法整復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防止因復位效果差導致局部軟組織損傷的情況,同時降低了骨筋膜間室綜合癥等癥狀的發(fā)病率[3],有效緩解了患兒的痛苦,而且經皮克氏針交叉內固定比夾板固定效果更為良好,避免了治療早期的調整,同時極大降低了骨折再移位的可能性,利于早期功能鍛煉,縮短了愈合時間,促進了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
肘內翻的主要原因是尺偏移位糾正不徹底和固定時屈肘不足以及骨折遠端再移位。所以手法整復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復成功的關鍵是徹底糾正尺偏[4]。而且術中Baumann 角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能夠用于判斷肘內翻畸形程度,有關研究資料表明[5-6],隨著Baumann角的變大,提攜角相應變小。因此,復位過程中,通過糾正Baumann角避免肘內翻畸形的發(fā)生。本研究發(fā)現,所有患兒骨折全部愈合。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Volkman缺血性肌攣縮、肘內翻畸形等并發(fā)癥,神經損傷癥狀消失。骨折愈合時間:觀察組為2.4周~3.3周(平均2.9周),對照組為3周~6周,平均4.5周。觀察組有70例患者半年內功能基本正常,4例半年后逐漸恢復正常,對照組62例在半年內功能基本正常,1年后仍有3例患者恢復不理想,比較兩組恢復情況,發(fā)現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采用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發(fā)現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衛(wèi)平.經皮穿針固定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J].中醫(yī)正骨, 2011, 23( 11) : 45 -47.
[2]陳日勇,劉運紀.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醫(yī)正骨, 2011,23( 11) : 72-73.
[3] 劉風林,沈玉龍.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內固定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J].論著臨床論壇,2012, 13(14):173-174.
[4] 王冰,胡開泰,路安慶,等.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內固定術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36 例[J].甘肅醫(yī)藥,2009,10(28):364-365.
[5]邱永赤,余志勇.手法整復閉合穿針固定治療兒童髁上骨折的遠期療效分析[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4):61-62.
[6]孫 鋒.手法復位閉合穿針結合骨折治療儀治療兒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22(5):106-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