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演員于是之

      2014-09-03 19:00:29吳志菲
      百年潮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北京人藝瘋子茶館

      吳志菲

      靈車緩緩繞首都劇場一周,眾人鞠躬、鞠躬、再鞠躬。在舞臺上為觀眾鞠了一輩子躬的于是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這樣的方式接受自發(fā)而來的戲劇界人士和普通觀眾的致敬。人群中有人亮出條幅“于無聲處,千古是之”。

      這是一年前人們最后一次送別于是之的場景。于是之生前很抗拒被人稱為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或大師,他堅持認(rèn)為自己只是一個演員。當(dāng)年,在“封箱戲”演出時,他盡管盡了最大努力,但嘴部的抽搐讓他難以把臺詞說得平順,而觀眾熱情不減——他在謝幕時長時間鞠躬不起:“感謝觀眾的寬容!”纏綿病榻10余年的他再不復(fù)當(dāng)年的妙語連珠,無奈而感傷地寫道:“也許是我在舞臺上話說得太多了,上天懲罰了我,讓我現(xiàn)在再也不能說話了。”

      人生就是一場戲。當(dāng)年,一代表演藝術(shù)家以近乎悲壯的方式告別了摯愛一生的舞臺;而今,這位“話劇界的梅蘭芳”駕鶴西去整一年,在天國重張力作《茶館》。

      于是之是一個演員,更是一座豐碑!永不謝幕的是他的精神!

      最后一次向全場

      每個角落的觀眾深躬到底

      1992年7月16日,焦菊隱導(dǎo)演版《茶館》在北京首都劇場謝幕。在觀眾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中,一個瘦弱的身影在舞臺中央向全場每個角落的觀眾深躬到底,并顫巍巍哽咽道:“謝謝觀眾的寬容!”這個人就是王利發(fā)的扮演者、時年65歲的于是之。在場的人為此都有些驚訝,完全沒有料到于是之此時此刻最想說的、最急于說的,竟然是這樣一句含有自責(zé)內(nèi)容的話,且給一位女觀眾簽字時也寫到這7個字。

      這是首版話劇《茶館》的告別演出。因為于是之當(dāng)時已患有老年癡呆,所以演出時嘴巴總是難以控制地不停抽動,而且還出現(xiàn)幾次忘詞現(xiàn)象,全然沒有了巔峰時期的才情。他沒有想到演了400場的熟戲,在舞臺上偏偏屢屢出毛病。但熱情的觀眾并不在意,謝幕時,大家都萬分激動,劇場里響起長達10多分鐘的掌聲和歡呼聲,不知是誰打出的“戲劇之魂”的條幅,有人還動情地喊出“王掌柜!永別了”!面對著如此壯觀的場面,舞臺上的于是之含淚致謝。

      那天,不但觀眾席里坐滿了人,就連劇場兩邊靠墻的通道上也都站滿了人。據(jù)說,那天在劇場門口“釣魚”買戲票的人花上150元、相當(dāng)于劇場當(dāng)時售票票價的7倍還要多也很難買到一張票。同時,還有幾十個、上百個非常遺憾地沒有買到戲票的觀眾不肯走,硬是在門口等了兩個多小時,一直到戲結(jié)束以后,向劇場工作人員提出請求,爭著涌入劇場的觀眾席里,最后再看上演員一眼。于是之曾撰文回憶道:“卸妝完了疲倦極了,劇院用車送我回去。在首都劇場門口,沒想到還有觀眾等著我。千不該、萬不該,再疲倦也應(yīng)下車和他們告別,但我沒有這樣做,一任汽車走去。每想起這件事來,我總譴責(zé)自己,可惜我再沒有機會向他們道歉,批評自己的這次失禮了?!彼哪蔷洹案兄x觀眾的寬容”日后竟然成了人藝一代又一代演員謝幕時的“潛臺詞”。

      1996年下半年,北京人藝著手排練話劇《冰糖葫蘆》,由梁秉堃執(zhí)筆編劇。排練之前,時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的張和平提出邀請已經(jīng)患病的于是之擔(dān)任藝術(shù)指導(dǎo)、并在戲里扮演一個角色,哪怕是戲不多的過場角色,甚至是坐著輪椅露個相兒也好,希望梁秉堃能做做工作。梁秉堃回憶說:“我當(dāng)時心里實在沒有把握,表示只能試試看再說。畢竟那時,于是之的老年癡呆病已經(jīng)開始顯露出一些不良征兆,最后一次演出《茶館》時幾次在臺上忘臺詞。他痛苦地認(rèn)為這種在戲劇生涯中出現(xiàn)的毛病,是在告誡自己從此以后不要再演戲了。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我一再考慮要不要跟他說和怎么跟他說關(guān)于扮演《冰糖葫蘆》群眾角色的事,確乎是有點兒犯了愁?!?/p>

      “用觀眾的說法:于是之只要出場,本身就是壯舉?!绷罕鼒乙矝]想到于是之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邀請:“他能演我們都非常高興。我對他說:‘你放心,我給你寫的臺詞不超過10句,每句不超過4個字。他連連點頭稱是?!痹趹蚶?,于是之和朱琳演一對高級知識分子,上午出去散步,總要提醒對方不要忘帶鑰匙。一天回家的時候老爺子找不到鑰匙了,就埋怨是老伴拿錯了鑰匙,最后卻在自己兜里找到了,是一個有生活趣味的小片斷。

      “排練的時候,一開始對詞很順利,沒有什么麻煩。于是之好幾年沒演戲,顯得挺高興?!绷罕鼒抑v述當(dāng)時的情形:“但一到走位的時候就出問題了,于是之老是對不上詞,特別是總說不上‘鑰匙這個詞。5分鐘的戲,排了一個鐘頭都排不下來。有的人不耐煩了,但沒有表現(xiàn)出來。全場的人盯著他,白花花的燈光打在于是之的臉上,汗滴大顆大顆地冒出來,可他就是一句臺詞都說不出來。同為話劇演員的老朋友王宏韜看他瘦得皮包骨,走起路來踉踉蹌蹌的,“我(王宏韜)突然意識到,他是程瘋子了,我當(dāng)時就想,是于是之在演程瘋子呢,還是程瘋子在演于是之?”

      突然,于是之激動起來,站在場中間,對著導(dǎo)演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是有病……不然……這點兒戲早就排完了……你們著急,我更著急……我耽誤了時間,實在對不起大家……可是沒有辦法……怎么辦呢?”導(dǎo)演趕忙解釋:“你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千萬不要著急,今天排得挺好,基本上差不多了,從頭兒順一順就可以過了嘛?!庇谑侵粍硬粍拥卣局樕茈y看。

      這時候剛好吃飯的時間也到了。梁秉堃和李曼宜把包子和稀飯送到于是之面前,但他一口都不吃,也不吭聲,坐在椅子上,望著樓窗外很遠(yuǎn)的地方。那時候梁秉堃也不知道說什么話好,但“我能感受到他內(nèi)心的那種痛苦。人是有命運的嗎?也許,有時在命運面前,我們只能是束手無策。我覺得,這真是老天爺給他的不應(yīng)該有的懲罰”。

      在那之后,排練很快結(jié)束。于是之帶病參演人生最后一部話劇《冰糖葫蘆》正式公演,除了北京還到天津、上海演出共20多場。于是之的病癥越來越重,常常說不出“鑰匙”這個詞,需要朱琳幫著他。有一次,他又說不出來,朱琳馬上問他:“你是不是找鑰匙?”于是之點點頭,居然說出兩個字:“當(dāng)然。”后臺劇組的人馬上興奮地奔走相告?!侗呛J》是于是之留給人們的最后話劇記憶,從此他再沒登上過一生眷戀的舞臺。

      “也許是我在舞臺上話說得太多了,上天懲罰了我,讓我現(xiàn)在再也不能說話了?!钡貌≈?,于是之曾無奈地寫下了這樣的話。還曾幽默地說,“我這人官不大,怎么跟里根得一樣的病呀?”1999年,于是之正在家中吃飯時摔倒在地,他的老伴李曼宜上前扶他,結(jié)果也被重重摔倒,腰部受傷,二人都住進了醫(yī)院。后來于是之嚴(yán)重失語,幾乎就如同植物人一樣,長年臥病在床。全靠比于是之還年長的老伴李曼宜天天為他按摩,陪他說話。戲演不成了,于是之還艱難地堅持著寫字,直到寫出來的字連自己都認(rèn)不得。李曼宜說:“他是不甘心呀!”

      作為演員,于是之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鮮活、緊接地氣的角色,無愧為富有北京味和平民氣質(zhì)的人藝風(fēng)格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者。從生病到去世,他與病魔整整抗?fàn)幜?0年。20年間,多少演員被捧為大師,又有多少演員活躍在舞臺上,可是提起于是之,圈中人無不敬仰有加。曹禺曾言:“《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于是之是撐持這瑰寶的平民藝術(shù)家?!痹谶@位平民藝術(shù)家的工作名片上,絕少那些精心的修飾用語,比如像“一級”“院長”“享受津貼”等等之類,卻只有普普通通的5個字——“演員于是之”。

      在中國話劇90周年座談會上,面對眾人的尊崇,于是之說:“我就是一演員,不要給我什么‘劃時代‘北京人藝的代表這些稱號。我就認(rèn)一個死理兒,排練場上焦菊隱先生說‘錯了,我就重來;說‘對了,我就完成了。我把每個角色都從零開始演起,每句臺詞都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準(zhǔn)?!?/p>

      牛大王·程瘋子·王掌柜

      于是之在從藝的40年里塑造了各種底層平民的形象。他一直保留著一個北京平民的生活習(xí)慣,很少去理發(fā)店,喜歡在路邊的剃頭攤子上理發(fā),像普通人一樣跟理發(fā)師傅聊天。他熟悉普通百姓的一言一行,了解社會底層的一點一滴,這也成為他在舞臺上塑造角色的寶貴財富。

      于是之是北京人藝鄉(xiāng)土生活化表演風(fēng)格的杰出代表,從不自詡為“大師”的平民藝術(shù)家。再小的角色碰上演員于是之,都會在舞臺上變成人人都記得住的經(jīng)典。他成了臺上的大演員,可私底下的他活得依然謙卑,極像臺上的小人物。不知名的年輕演員指著他的鼻子罵他,他總還是和氣地打圓場,連聲說著對不住,就像是舞臺上的王掌柜。

      他謙虛的做事態(tài)度與其成長經(jīng)歷很有關(guān)系。于是之曾言:“我二七年生人,屬兔,我膽兒小?!彼?00天時,從戎的父親就因陣亡離他而去。從此,孤兒寡母相濡以沫,相依為命,過著“一當(dāng),二押,三賣,四借”的窮苦生活。他曾回憶說:“我出生于一個完全沒有文化的家庭,跟著寡居的祖母和母親過日子。她們都一字不識。那時形容人們無文化,常說他們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我的祖母和母親則更徹底,她們壓根兒就沒有名字?!?/p>

      雖然他的家庭貧苦又沒有文化,但于是之極為好學(xué)上進。后遷至北平,曾在北平孔德小學(xué)讀書,畢業(yè)于北師附小。初中就讀于北平師大附中,15歲那年因家貧輟學(xué),去給一個日本倉庫當(dāng)“華人傭工”。再后來,過去的同學(xué)又幫他找到在偽衙門里當(dāng)抄抄寫寫的小錄事的工作。

      在這樣艱難的境遇里,于是之如饑似渴地讀書。還在中學(xué)期間,他就迷上中國古典文學(xué)與音韻學(xué),夢想長大當(dāng)個學(xué)者。找工作期間,幾位好友曾帶他混進輔仁大學(xué)聽課。16歲當(dāng)了小錄事之后,他又在晚間去夜校學(xué)習(xí)法語與法蘭西文學(xué)。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他一邊走,一邊背古文或法文單詞。

      1944年夏天,法文夜校放暑假了。他的老同學(xué)們拉他去演戲,在法國劇本《牛大王》里演男主角——一個窮青年。他想這不難,就答應(yīng)了。沒想到,他從此迷上了演戲。后來,于是之專門就這段經(jīng)歷寫了一篇題為《我主演“牛大王”》的短文,笑中帶淚地表達了當(dāng)時的心情:演《牛大王》時,我在淪陷區(qū)的衙門里當(dāng)小公務(wù)員,挺苦的。過去的同學(xué)們看《少年維特之煩惱》,叫我也看,我看了,看不下去,告訴他們:“我沒有‘少年?!?/p>

      人說外甥像舅,于是之得了他的舅舅、“話劇皇帝”石揮的遺傳。于是之自己在《信筆寫出來的》一文中說:“他不是我的親舅舅,我母親的娘家姓任不姓石。我所知道的只是我母親管他母親叫四姨,我則稱他的母親為姨婆婆?!辈贿^,他們確是親戚,兩家來往密切,從相片上看于是之和石揮長得很像。于是之從小受到石揮、石誠兄弟不少感染幫助,熱愛戲劇,先被同學(xué)拉去演戲,后來抗戰(zhàn)勝利了,偽衙門的小錄事沒得做了,石揮的弟弟石誠就把他拉進地下黨領(lǐng)導(dǎo)的祖國劇團,參與《蛻變》《以身作則》等劇的演出。那年他18歲,這是他戲劇生涯的正式開始。

      1947年,于是之進入北平藝術(shù)館,參加《上海屋檐下》《大團圓》等劇的演出。

      1948年春節(jié),于是之家里依然是“吃上頓沒下頓,經(jīng)常揭不開鍋”。這時,好友黃宗江給他們母子送來了一條鮮魚,于是之的母親立即把鮮魚收拾干凈紅燒好,等著兒子回來一起吃。于是之在劇團演戲掙錢,春節(jié)演出很多,從初一到初四都沒回來。這幾天,每當(dāng)吃飯的時候,他的母親都要熱上一遍鮮魚,擺在桌子上,一邊急著等兒子回來,一邊順手把魚里的刺一根根揀出來,直到揀完為止——魚上的肉連一塊也沒有動,而且保持了原形。這樣,母親就是一口也不肯吃鮮魚。初五的中午,于是之回家了。母親再一次把鮮魚端上桌子來,讓兒子趁熱吃。當(dāng)于是之發(fā)現(xiàn)鮮魚里已經(jīng)連一根刺也沒有了的時候,趕忙放下筷子,再看看母親那張蒼白的、布滿皺紋的瘦臉,心頭一陣發(fā)緊,淚水一直在眼眶眶里打著轉(zhuǎn)轉(zhuǎn)……這年底,就在北平城快要解放之前,他的母親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于是之說過這樣的話:“我的演戲,母親是知道的,但沒有看過,她更不知道演戲竟成了我一輩子的事。然而在我,卻總覺得母親的一生對我的演戲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她是我認(rèn)識生活、認(rèn)識人生的第一位老師。”

      1949年2月,于是之加入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前身華北人民文工團。1951年他在話劇《龍須溝》中飾演程瘋子,使該角色深入人心。同年在歌劇《長征》中飾演毛澤東,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飾演毛澤東的演員。

      當(dāng)年,北京人藝要排老舍的《龍須溝》,分配于是之演程瘋子,對他來說這真是天賜良機。于是之曾說:“劇本的第一遍朗讀,已經(jīng)把我?guī)У缴茵B(yǎng)我的地方。那些人,我都似曾相識;那些臺詞,我都是一句一句聽著它們長大的。這以后,在工作中,我不斷地想起許多故人往事:四嫂子讓我想起我的母親,王大媽也讓我想到我的一位親戚……”

      即使有生活根底,像于是之般沒有經(jīng)驗的年輕演員,要演好性格復(fù)雜的程瘋子可也不容易。幸虧,他碰上了焦菊隱這樣的好導(dǎo)演。焦先生讓劇組下去體驗生活,說:“演員體驗生活時,應(yīng)先普遍深入這一階級階層中去觀察體驗,不該奢望一下子找到典型,應(yīng)先找類型,最后形成典型。”這話使于是之茅塞頓開。

      都說“先有《龍須溝》,后有北京人藝”,之所以這么講,一是因為《龍須溝》演于1951年,北京人藝成立于1952年;二是因為《龍須溝》奠定了北京人藝的表演風(fēng)格。鄭榕曾和于是之合作過《龍須溝》《雷雨》《虎符》《女店員》《茶館》等多部劇目,于是之給鄭榕留下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愛觀察生活,愛學(xué)習(xí)”,“《龍須溝》里的程瘋子,《駱駝祥子》里的老馬和《茶館》里的王掌柜,可以說是于是之最為成功的三個角色,于是之早些時候過過很苦的日子,他對苦難的生活很熟悉,而且特別愛學(xué)習(xí),每次排戲都寫一厚摞排練筆記。程瘋子這個人物在老舍先生的劇本里是這樣的:‘他有點神神氣氣的,不會以勞動換錢,可常幫忙別人。他會唱,尤以數(shù)來寶見長……原是相當(dāng)不錯的藝人,后因沒落搬到龍須溝來。說程瘋子是藝人,但沒說他是什么藝人,是于是之通過很長時間泡茶館、找資料、找民間藝人們聊天,確定了程瘋子是旗人子弟,唱單弦的——清朝末年,許多單弦藝人都是家道中落的旗人,他們保存著舊時的生活習(xí)氣,說起話來文縐縐的。后來,于是之為程瘋子寫了6000字人物小傳,才把這個紙上人物請到了臺匕?!?/p>

      其間,于是之曾請教過焦菊隱:“程瘋子究竟瘋不瘋?”焦菊隱介紹他看法國作家法朗士的《論文藝中的瘋子》。法朗士說:“在瘋子眼里,所有的別人都是瘋子?!庇谑侵f:“我是接受了法朗士的話的,我瘋不瘋由醫(yī)生判斷,反正我有我的邏輯,一套完整的邏輯。在排演場中,只要我一意識到自己演的是個瘋子,就會制造出許多莫須有的眼光或動作,結(jié)果會失掉我的角色。焦先生也很注意這一點,發(fā)現(xiàn)了就給我指出來?!?/p>

      龍須溝的人又為什么叫他程瘋子呢?于是之認(rèn)為,這個旗人子弟出身的藝人集自尊與自卑于一身,一方面為靠老婆吃飯而苦惱;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是好出身,與眾不同,總是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另外,在外形上,他請安、作揖,保留了許多舊藝人的習(xí)氣。在龍須溝的窮人們看來,他實在是個異類,是個瘋子。

      整出戲由解放前到解放后,程瘋子由瘋到不瘋,是一個很復(fù)雜的過程。怎樣來理解來表現(xiàn)呢?于是之很著急,最初他想,我要把角色理解清楚,再去體驗生活。但焦菊隱和事實都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他是通過體驗生活,才逐漸認(rèn)識了程瘋子的。他在《我演程瘋子》一文中說:“解放前的程瘋子,在一種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境界中,勉強培養(yǎng)出一個自己的小天地來……解放后,溝真的修了,而且程瘋子也看上自來水了,有事情做了……程瘋子性格的發(fā)展與其說是從‘瘋到‘不瘋,不如說是從‘不實際到‘實際?!?/p>

      成功演出的《龍須溝》被譽為解放以后第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秀話劇,老舍和焦菊隱功垂竹帛,于是之、葉子、鄭榕等一批演員都是作出了卓越貢獻的。

      1957年底,《茶館》開排,導(dǎo)演焦菊隱挑選于是之演主角、扮演“做了一輩子順民”的王掌柜。于是之非常喜歡《茶館》這個劇本和王掌柜這個角色,讓他一下就想起了小時候同院的鄰居陳大爺。陳大爺在于是之上的小學(xué)里當(dāng)校工,看門房兼司搖鈴,精明能干,從不放松對學(xué)生的種種“紀(jì)律教育”——他穿著干凈,夏天一身雪白褲褂,也要用黑腿帶扎起褲腳,再配上白襪黑鞋,黑白分明,一如他那雙精明的眼睛。為排《茶館》,于是之去訪問了他。于是之曾說:“譬如王利發(fā)第二幕的手,一種雖常操勞而好干凈的人的手,便是我從陳大爺?shù)纳砩稀飧`來的。一個演員捕捉到一個對角色最恰當(dāng)?shù)氖謩荩嵌嗝匆o的吶!”

      于是之一邊讀劇本,一邊冥思苦想,積存在心里幾乎要被他忘卻的故人一個個呈現(xiàn)在眼前,有的清晰,有的模糊,這就要再向生活挖掘,不斷滋養(yǎng)自己的角色,使它漸漸在心里成長起來。于是之銘記焦菊隱所說的:“要想生活于角色,先要叫角色生活于自己。要想創(chuàng)造形象,首先得有心象?!彼浅?zhǔn)確地掌握了焦菊隱導(dǎo)演學(xué)說的精髓,并堅持不懈地身體力行。

      老舍原先給《茶館》設(shè)想的結(jié)尾是,說書人是革命者,在宣傳革命時,不幸暴露。王掌柜為掩護革命者,奮力救了說書人和聽書人,自己飲彈犧牲。在“大躍進”的年代,為了加強劇本的革命性,老舍先生這樣寫一個光明的尾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于是之越想越覺得不太妥當(dāng)。當(dāng)老舍一再征求他的意見時,他猶豫再三,終于鼓足勇氣說,結(jié)尾能不能改成“三個老頭話滄桑”,然后王掌柜就進屋上吊了。修改意見被老舍采納,于是有了《茶館》劇終王掌柜、常四爺、秦二爺拋撒紙錢祭奠自己的最蒼涼、最絕望、最華彩的一幕……

      1958年春,話劇《茶館》在北京首演,于是之的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從那時候起,他一次又一次站在舞臺上,從北京一路演到歐洲,說著不同語言的觀眾都為他叫好。王掌柜是他一輩子最出名的角色,奠定了他在話劇表演藝術(shù)上的地位。在濮存昕看來,“王利發(fā)從角色到演員之間的飽滿與融合,創(chuàng)造了舞臺藝術(shù)的典范,以至于這個角色成了談戲劇表演就一定要談《茶館》?!?/p>

      劇作者老舍看完演出以后,興奮不已,回到家里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靜,于是揮毫寫下了一幀條幅:“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幾乎?”于是之收到條幅之后,竟然一聲不吭,既沒有向旁人顯露此事,更沒有馬上裝裱起來張掛在墻上,而是悄然鎖進了寫字臺的抽屜里。這一鎖就是30個春夏秋冬,與他接觸過較多的同事們、朋友們、親戚們也一無所知。這件事一直等到為了長久保存條幅而拿去裝裱的時候,才被公開出來。

      此外,他還在《關(guān)漢卿》《雷雨》《名優(yōu)之死》《女店員》《丹心譜》《請君入甕》《洋麻將》等劇中塑造過令人難忘的角色。

      “話劇界的梅蘭芳”踐行“人”與“藝”

      于是之的一生,有舞臺角色的華彩,也有領(lǐng)導(dǎo)角色的無奈。從1985年到1992年,于是之做了8年的北京人藝第一副院長。名義上,曹禺是正式的院長,他是第一副院長,但擔(dān)任實際工作的是他。所謂“寧帶一個師,不帶一個劇院”,北京人藝復(fù)雜的人事關(guān)系早已人所共知。王蒙回憶道,有領(lǐng)導(dǎo)曾想讓于是之當(dāng)文化部部長,但于是之頭搖得像撥浪鼓,一個勁兒地說不行。于是之隨后又問劇作家李龍云,這個官兒我能當(dāng)嗎?李龍云說這比北京人藝的官兒好當(dāng),北京人藝的官兒太具體了。李龍云讓他去征求夫人李曼宜的意見,于是之說,我夫人連小組長都不想讓我當(dāng)。又說,我還是在這兒瞇著吧,在這兒抓空兒還能演點兒戲呢!

      于是之用他的人格魅力團結(jié)了一批優(yōu)秀的劇作家、導(dǎo)演,創(chuàng)作了一批優(yōu)秀的劇目。但同時,復(fù)雜繁瑣的行政工作也時常讓他疲于應(yīng)對,甚至苦不堪言。用于是之自己的話說:

      “上邊給了我一個正局級待遇,給我配了一臺車。打那兒開始,每天早晨起來,汽車‘嗚——把我拉來了,晚上‘嗚——又把我拉回去了。拉了我8年。事兒辦好辦壞不說,身體反正是散了?!?/p>

      擔(dān)任第一副院長后,于是之整天疲于應(yīng)付各種會,也煩躁、也郁悶,但卻無言地承受著。他曾說:“我呀,我原來演戲算是內(nèi)行吧,但是當(dāng)了官兒,就外行了?!庇谑侵莻€好好先生,為人寬厚,善良心軟。他當(dāng)副院長時,有一次出國演出,有位演員爭著要去,他心一軟,就把這人的名字加上去了,把另外一人劃了下去??蓜澋舻哪莻€人又來找他,質(zhì)問為什么把他劃掉,他只好改正過來,結(jié)果被劃掉的人又來找他,弄得他兩頭不討好,進退兩難。表演藝術(shù)家蘇民說,于是之一輩子當(dāng)演員就得其所哉了。他人情味濃,抹不開面子,當(dāng)院長,出國、分房子、評職稱,全找他,讓他焦頭爛額,不止一次地萌生退意。最痛苦的時候,于是之想到過自殺。他曾感慨地說:“我在紫竹院的那個房子是在12樓,有好些回我站在陽臺上,想順那兒走下去……”

      “于先生擔(dān)任人藝院領(lǐng)導(dǎo)的時候,很多人因為分房子的問題誤解甚至責(zé)罵過他,但于先生以身作則沒給自己留過房子,全部都分給了需要的同志。他一直住在劇院的宿舍里,直到最后因為不符合防火要求宿舍不允許人居住了,他才搬家。他一直到文聯(lián)在他60多歲的時候給他分了套房子,才算住到了真正的樓房里。”同樣擔(dān)任北京人藝副院長的濮存昕,對于于是之擔(dān)任劇院領(lǐng)導(dǎo)期間的心境頗為感同身受?!澳嵌螘r間他放下所有的事專心抓劇本創(chuàng)作,不過‘文革之后的百廢待興讓他遇事不順,他是在用自己的良心和忍耐應(yīng)付人事以及管理這些世俗難題?!?/p>

      20世紀(jì)80年代,北京人藝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黃金期,相繼推出了《天下第一樓》《小井胡同》《狗兒爺涅槃》《嘩變》《推銷員之死》等一系列重要作品,形成“文化大革命”后人藝原創(chuàng)劇目的高峰期,在浮躁之氣開始抬頭的中國話劇界,充當(dāng)了一個穩(wěn)健的角色。許多人認(rèn)為,于是之對此功不可沒。演員梁冠華說,除了大家都看到的于是之在舞臺上的成功之外,我覺得他對北京人藝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他當(dāng)副院長主持劇院工作這些年,扶持了一批當(dāng)時還是青壯年的藝術(shù)家,給后來劇院建設(shè)打下很好的基礎(chǔ)。

      在擔(dān)任北京人藝第一副院長期間,于是之始終把抓劇本作為劇院的主要工作。北京人藝劇作家郭啟宏認(rèn)為,“在中國沒有一位像他那樣的那么懂得尊重編劇、作者、知識分子的領(lǐng)導(dǎo)。沒有人像他那么懂得編劇的精神狀態(tài)、感情,懂得這一行業(yè)的規(guī)律”?!皩ψ髡邉”镜男薷模幸稽c是,他的修改都是用鉛筆的,不會用鋼筆、圓珠筆,尊重勞動、尊重編劇。你如果聽取他的意見,就改了之后把他的意見用橡皮擦了,如果你不吸取,也可以擦了”。作為一位表演藝術(shù)家,于是之始終重視劇本的重要性。但他并不輕易修改別人的劇本,他總說:“人家寫東西,花了那么大的心血,那么不易。你看了一遍,就認(rèn)為自己能給別人提意見嗎?”

      于是之被觀眾譽為“話劇界的梅蘭芳”“話劇之神”。他1985年當(dāng)選為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1988年當(dāng)選為北京市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1989年榮獲中國話劇金獅獎“演員榮譽獎”,2006年榮獲表演藝術(shù)成就獎,2007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shù)家”榮譽稱號,2009年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劇院盡管一直給于是之配備有專車,但他很少乘坐,總說別給人家添麻煩了。因為出身貧寒,于是之一直保持著節(jié)儉的習(xí)慣。他的寓所沒有豪華的裝修、家具、擺設(shè),一直到住院前吃飯都是在北京人藝的食堂,從沒有在吃上有特別的講究。

      據(jù)北京人藝編劇梁秉堃講:某年的一天,某記者到于是之家里采訪,架好了高檔攝像機,請于老坐到書桌前,擺一副認(rèn)真讀書的模樣,贊揚于是之老人雖年事已高,仍不輟認(rèn)真讀書學(xué)習(xí),“與時俱進”,堪為楷模的“事跡”。出乎該記者意料的是,于老竟然拒絕“配合”入鏡。于老說:“這是‘作假,我不能配合。因為我最近很少讀書,如果表揚我讀書不止,絕對是作假。如果哪天我真的在認(rèn)真讀書之時,你們能偷拍到我在‘認(rèn)真讀書的鏡頭,表揚我,我一定很高興?!?/p>

      有一次,于是之和幾位評論家去游長城,在路上隨便聊起天來。一位評論家說:“于大師,您為密云水庫所題‘醉碧兩字挺飄逸,賜我一張墨寶吧?”于是之在回答了請求以后說:“你喊我‘大師,是拿小人物開心,我聽了睡不安穩(wěn)。請告訴我何謂大師?”另一位同行者說:“大師是以前無古人的審美內(nèi)容和審美方法,在藝術(shù)史上開宗立派的不朽人物?!庇谑侵s忙說:“請你寫篇文章告訴大家,不能大師滿街走,我不是大師,只是普通演員……”

      2007年正逢中國話劇百年,北京市文化局特意召開了“于是之表演藝術(shù)研討會”。開到一半,有人稱他表演藝術(shù)家和大師時,于是之便有些坐不住了,夫人李曼宜一直在側(cè)安撫。當(dāng)聽到有人將他與老舍和焦菊隱先生相提并論時,于是之憤而起身。已經(jīng)喪失了大部分語言功能,有些詞不達意的他三次推門而出又返回,指著前排一個座椅含混地說著“焦”,意思是焦菊隱先生坐這;又指著自己,意指我就是一個演員,不能相提并論。這個細(xì)節(jié)讓在場的濮存昕一下子明白了:“他的痛苦、愛、恨與無奈都?xì)w于此。在他心里,演員同老師、公務(wù)員一樣,僅僅是一個職業(yè),當(dāng)不起‘著名二字?!?/p>

      有人說,北京人藝的黃金一代不乏個性藝術(shù)大家,儒雅的藍(lán)天野、耿直的鄭榕、睿智的英若誠、剛勁的刁光覃,但最配“平民藝術(shù)”四個字的則非于是之莫屬,他的成功角色足以讓他成為人藝的“人”和人藝的“藝”的代言。2012年6月12日,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為了彌補將缺席這場重要院慶活動的于是之的遺憾,北京人藝副院長濮存昕及母親賈銓和曹禺之女萬方提前一天趕到醫(yī)院探望。

      舞臺上沒有了于是之,話劇《茶館》重排。參演新版話劇的演員去醫(yī)院看望他,濮存昕的母親賈銓沖著病床上的于是之大聲說:“我們都在聊你呢,想你啊!梁胖子、小昕、楊立新他們演《茶館》呢,我們這兩天都去看啦!你好好治療,好了咱們一塊兒看戲去!”在病床前,聽到老友的囑咐、晚輩的問候,此前對于家人的呼喚都沒有過多反應(yīng)的于是之雙手輕微抽搐了一下,淚盈雙眼。而這次見面也成了濮存昕與他的最后一面。

      老版《茶館》謝幕演出時,濮存昕在其中飾演茶客,雖然演的是龍?zhí)?,但他還有一個任務(wù)便是為出演秦二爺?shù)乃{(lán)天野走位。有時在排練場,濮存昕會和飾演王利發(fā)的于是之不經(jīng)意地對上眼,因為劇中秦二爺稱呼王利發(fā)“小王”,每到這時,于是之都會忍俊笑場。他是看著濮存昕長大的,并且是濮存昕父親蘇民幾十年的老友,這個觀眾眼中的大藝術(shù)家在濮存昕看來生活中極為普通:“小時候我弟弟因為說不清楚話,常常把‘于是之叔叔叫作‘榆樹枝叔叔。我們一起下鄉(xiāng)勞動時,他在打麥場干活的場景我印象很深,皮帶輪甚至把他的褲子都撕破了?!?/p>

      2013年1月20日17時19分,于是之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享年86歲。他踏雪駕鶴而去,與他共生,影響他并受到他影響的話劇藝術(shù)的一個時代——特別是北京人藝的一個時代也隨之終結(jié)。

      4天后,即1月24日大清早,北京人藝領(lǐng)導(dǎo)班子、演職人員聚集在首都劇場的院子里,等待送別一位老人——于是之。這是首都劇場前所未有的一場送別。這位北京人藝創(chuàng)立時期的元老,身后追思會的頭銜也只寫了“演員”二字,正如他生前的低調(diào)。與于是之合作過的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鄭榕坐著輪椅趕來了,于是之夫人李曼宜、老演員李濱、前院長劉錦云、導(dǎo)演林兆華、劇作家郭啟宏、李六乙以及濮存昕、馮遠(yuǎn)征、宋丹丹、楊立新、梁冠華、梁丹妮等名演員悉數(shù)到場,向這位老人致敬。首都劇場正面高掛著橫幅“人民的演員,永遠(yuǎn)的于是之”。

      7時45分,靈車緩緩開進院內(nèi),于是之安臥在鮮花叢中,最后一次經(jīng)過他心愛的劇場。雖然告別舞臺多年,但在觀眾心目中,于是之與首都劇場一樣,都是北京人藝的象征。在這個舞臺上,他塑造了《龍須溝》中的程瘋子、《茶館》中的王利發(fā)、《名優(yōu)之死》中的左寶奎、《虎符》中的信陵君、《駱駝祥子》中的老馬、《女店員》中的宋爺爺、《日出》中的李石清、《關(guān)漢卿》中的王和卿、《丹心譜》中的丁文忠、《洋麻將》中的魏勒等眾多光彩照人的藝術(shù)形象。他融生活與藝術(shù)為一體,把表演技巧深隱于形象創(chuàng)造之中的現(xiàn)實主義表演方式,既體現(xiàn)出他對生活高度凝煉的感性認(rèn)識,又充滿了耐人尋味的審美價值,因而他塑造的角色在觀眾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人們敬重這位平民演員,首都劇場外,不少路人停下腳步,向靈車致意,默默地送別這位表演藝術(shù)家。鞠躬,鞠躬,再鞠躬。那一刻,唯有深深的敬意。目送靈車遠(yuǎn)去,人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是之老師,一路走好!

      靈車在首都劇場繞場一周后,駛往八寶山殯儀館。遵從逝者及家屬意愿,首都劇場眾演職人員并未陪同,只有少數(shù)親屬隨車到達殯儀館。根據(jù)于是之的遺囑,后事從簡,家中不設(shè)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也不舉行任何儀式,直接火化?;鸹埃诩胰藬v扶下,李曼宜從輪椅上站起,走到靈柩前,伸出顫抖的左手,輕輕撫摸丈夫的臉頰,無法忍住難舍的淚水,輕聲反復(fù)說:“是之,慢慢睡吧,不著急了,睡吧?!?/p>

      央視導(dǎo)演張子揚在挽聯(lián)中如此哀悼:“是非功過苦樂喜悲皆在粉墨春夏觀眾最憶溝畔程瘋子,之乎者也斯文有加尊師舞臺秋冬弟子難忘茶館王利發(fā)。”導(dǎo)演李六乙撰寫挽聯(lián)則曰:“一代宗師道盡人間世世悲情心象魂飛天國是自由自在,一個時代終結(jié)亂世亂象可憐自我魄在心中之瘋子利發(fā)。”姚晨、陸毅、柯藍(lán)、哈文、馬伊刑、徐崢、阿龍等明星都在微博中悼念于是之,年輕一代戲劇人紛紛在微博中點起“蠟燭”,送別他們心中的“那盞燈”。青年演員陳磊在微博寫道:“聽聞是之老人走了,心里咯噔一下。老人以及他那前后幾代的人藝?yán)蠣敔?、老奶奶,對于我這樣的沒天分沒傳授而又對舞臺充滿無限向往的業(yè)余戲劇實踐者來說,無疑就是我們心里的燈,我們是通過看你們的舞臺形象,才大著膽子走到燈火下,張嘴說臺詞的。今天您走了,我想請您在那邊也為我們照著亮!您千古?!?/p>

      于是之走了一整年。人生百味,不過一場大戲,而于是之的“戲”散了。“于先生乘鶴仙游,天上‘茶館開張”。有人在網(wǎng)上如此留言。欣慰的是,北京人藝以于是之為代表的一代藝術(shù)家已開拓出一片藝術(shù)空間,新一代表演藝術(shù)家正在成長。

      (編輯 汪曉軍)

      (作者是團中央中華兒女報刊社記者)

      猜你喜歡
      北京人藝瘋子茶館
      我的房間里有頭熊
      幼兒畫刊(2022年4期)2022-04-21 02:50:58
      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嗎
      幼兒畫刊(2022年1期)2022-01-12 03:21:50
      蕩秋千
      幼兒畫刊(2021年5期)2021-05-11 05:13:48
      北京人藝是“一棵菜”
      北廣人物(2018年19期)2018-07-30 02:52:10
      被瘋子治理的交通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11
      孤獨而高傲:北京人藝60年
      新民周刊(2012年23期)2012-05-30 10:48:04
      修水县| 长寿区| 库车县| 黄平县| 南开区| 江城| 体育| 株洲市| 磴口县| 庆安县| 深泽县| 依安县| 偏关县| 台东县| 成武县| 阜平县| 龙里县| 临湘市| 浙江省| 临夏县| 高清| 晴隆县| 禹城市| 明水县| 红安县| 博野县| 梅河口市| 栾川县| 金塔县| 台江县| 昌都县| 巴彦县| 焦作市| 日喀则市| 确山县| 桑植县| 孝感市| 台北县| 富裕县| 吉首市|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