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福建工程學院 數(shù)理系,福建 福州 350108)
線性代數(shù)教學方法初探
陳 敏
(福建工程學院 數(shù)理系,福建 福州 350108)
本文從線性代數(shù)這門課程的學科特點及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總結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線性代數(shù)教學方法上進行了一些初步探討。
線性代數(sh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
線性代數(shù)是研究有限維空間中線性關系理論和方法的數(shù)學,是代數(shù)的一個分支。線性代數(shù)的理論與方法,已滲透到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和經濟科學等眾多領域。與高等數(shù)學、概率統(tǒng)計等基礎數(shù)學課相比,線性代數(shù)課程的特點在于內容抽象,定義、定理多,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難點。再加上線性代數(shù)教學課時少,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倉促,很多內容理解不透徹,容易出現(xiàn)思維斷層,導致后續(xù)學習無法進行。因此許多學生感覺線性代數(shù)抽象、難學。針對這種情況,筆者結合自己這些年來講授線性代數(shù)這門課程的親身體會,以及在學校課程改革中的實踐,經過認真分析、總結,提出以下幾點教學體會,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共同提高線性代數(shù)的教學質量。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線性代數(shù)對于剛進大學的同學而言是一門“另起爐灶”的數(shù)學。如何適應大學的課程學習,尤其是非常抽象的線性代數(shù)課程學習,設計好“緒論課”意義非常重要。對于任何課程而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首先,緒論課的講授對于引導學生了解課程的背景和內容具有重要意義,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重點內容。其次,有趣生動的緒論課給學生帶來的心里印象等也會對后續(xù)的學習氛圍、師生交流等各個方面產生潛在的影響。
通常對于緒論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介紹課程的基本內容、教學過程的基本要求、考試要求等。同時考慮到,線性代數(shù)作為新生第一學期開設的課程,學生處于從中學生到大學生的轉型過程,因此在緒論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上除上述與課程密切相關的內容外,還可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比如,線性代數(shù)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實際應用等。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線性代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線性代數(shù)的積極性。
概念是一切理論的基礎,任何科學都離不開概念,數(shù)學尤其如此。概念越抽象,其外延就越豐富,應用就越廣泛。在概念教學中,如何克服“概念多”、“概念抽象難懂”的困難呢?筆者認為:第一,剖析每個定義,并結合課本及具體實例,講解清楚。要求學生做到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復述定義。第二,著重強調定義中的一些關鍵詞句的作用,例如,線性相關定義中的“不全為零”,特征向量定義中的“非零向量”,正交向量組定義中要求“不含零向量”,正交矩陣定義的前提“實方陣”,正定矩陣定義的前提“實對稱”,等等。第三,借助幾何直觀幫助想象和理解。例如,線性代數(shù)中向量、向量空間、基、維數(shù)、坐標、內積、標準正交基、正交變換等許多概念皆源自解析幾何。有關概念的幾何解釋,有助于對抽象代數(shù)概念的理解。第四,講授概念時首先從概念的背景出發(fā),由引例來導入概念,做到先具體后抽象,再到具體的問題中去,使學生對概念有個直觀的認識,從而使抽象出來的本質更易于被接受。第五,對于線性代數(shù)的許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比較容易發(fā)生混淆,我們可以在講授時將其進行比較,加強對概念的理解。
在線性代數(shù)教學中,由于課程的性質及學時數(shù),對定理證明的要求大致是:簡單的會證;簡短的看懂;一般的了解證明思路;較長較難的證明不作要求。對每個定理、性質或公式應要求學生正確理解并記憶它的條件和結論,通過例題、習題來掌握它們的用法,特別要分清楚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避免盲目使用而發(fā)生錯誤。有些過渡性的結果可以不記憶(例如關于向量組秩的預備定理);有些結論抓住根本性的東西就很容易記住(例如向量組線性相關或線性無關的判別準則,其關鍵是對定義的深刻把握);還有很多結論在聯(lián)系和對比中記憶效果更好(例如n階方陣可逆的各種充要條件、實對稱矩陣正定的各種充要條件等),這些都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
習題課是線性代數(shù)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運用和深化。因為線性代數(shù)課程中的計算比較復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提髙學生的解題能力。所謂“看了很多例題”,往往很膚淺,沒有得其真諦,難免“眼高手低”。做題是不能用看題來代替的,即使對于例題,也不能光是看,要動腦筋想,動手做,才能加深印象。在這里筆者提倡“做課本例題”,好處是做不下去時可以翻書,找到“卡殼”的所在,回到知識點,搞明白了再做,這樣就提高了一步。在把例題看懂做對的基礎上,還得定時定量地測試自己,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拾遺補缺,并上升到理性認識,完成知識體系在自己頭腦中的構架。這樣解題能力才能不斷提高,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
在課堂上,老師不能只是一味地講,而缺少與學生的交流。許多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授課速度較快,學生聽得懵懵懂懂,這樣教學效果是不夠好的。其實在課堂上老師應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要時不時提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時不時問學生是否聽懂了,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學生對上課內容的掌握程度,方便老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另一方面通過與學生互動,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避免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在線性代數(shù)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采用傳統(tǒng)的板書授課的教學方法會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偏低。如果要完成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教學壓力就會顯得較大,不少教師常常拼命趕課,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如果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上課就會大大縮短板書時間,而且,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圖文并茂,在講解時更方便學生理解。當然,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在講授重點內容時還應使用板書推導以利于學生的掌握。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能力只有能力來培養(yǎng),志向只有志向來培養(yǎng),才干只有才干來培養(yǎng)?!备叩葘W校的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應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自己肩負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以適應飛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求。筆者認為:新時代需要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始終不渝地走學習、教研、改革三者和諧發(fā)展之路無疑是學生最歡迎的途徑。
總之,在線性代數(shù)的教學中,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掌握前沿的動態(tài),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線性代數(shù)的興趣,并盡可能地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切實推動線性代數(shù)課程建設。
以上便是筆者在線性代數(shù)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心得,寫出來與大家探討,以求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真正掌握線性代數(shù)這門課程。
[1]朱盛.關于線性代數(shù)教學改革的幾點探討[J].科技教學創(chuàng)新,2009,(20):256-257.
[2]郭竹梅.談線性代數(shù)的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09,(8):77-78.
[3]符清恒.淺談線性代數(shù)的教學[J].科技資訊,2010,(16):94-95.
[4]文軍,陳摯.《線性代數(shù)》教學中對于“第一節(jié)課”的體會及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1,(11):43-44.
[5]唐秋林,吳美云.線性代數(shù)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微[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9):19-20.
G420.4
A
1674-9324(2014)26-02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