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水
(福建省南靖縣和溪船場中心小學,福建 南靖 363600)
談激發(fā)小學生習作的“三興趣”
林福水
(福建省南靖縣和溪船場中心小學,福建 南靖 363600)
長期的山區(qū)小學語文教學生涯,筆者發(fā)現(xiàn):習作讓很多學生感到頭疼。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沒有激發(fā)小學生的習作興趣,因此,寫出的文章總是“寫不具體”。這些文章都有一個特點:泛泛而言、言之無物、語言缺乏可感性。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激發(fā)小學生的習作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致力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回憶畫面,寫出當時的五官感受是指導學生習作寫具體的有效的方法。小學生最喜歡有趣味的東西,我們應當注意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在習作教學中,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出一些有趣的題目。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景,開展有趣的創(chuàng)造實踐,不斷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從而讓小學生寫出好的文章。
激發(fā);引發(fā);調(diào)動
長期的山區(qū)小學語文教學生涯,筆者發(fā)現(xiàn):習作讓很多學生感到頭疼。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沒有激發(fā)小學生的習作興趣,因此,寫出的文章總是“寫不具體”。這些文章都有一個特點:泛泛而言、言之無物、語言缺乏可感性。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激發(fā)小學生的習作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致力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回憶畫面,寫出當時的五官感受是指導學生習作寫具體的有效的方法。小學生最喜歡有趣味的東西,我們應當注意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在習作教學中,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出一些有趣的題目,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景,開展有趣的創(chuàng)造實踐,不斷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從而讓小學生寫出好的文章。
語文老師大都有這樣的感受,習作題目擬好后,老師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指導??墒菍W生冥思苦想,無處下筆,最后三言兩語,草草了結(jié)。久而久之,作文課就成了師生的“頭痛課”。
在這種情況下,若不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而是反反復復地講什么巧妙構(gòu)思,合理布局,必然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過去作文題都是老師出的,我就換換方式,讓學生自己出題目。
1.換題比較。從教材入手,選擇一些課文,根據(jù)其內(nèi)容,另擬標題,指導學生從與原題比較中領(lǐng)悟到題目之妙。如給《飛奪瀘定橋》另擬《記發(fā)生在長征路上的一件事》,讓學生比較。通過討論,使學生懂得了:擬習作題目要像《飛奪瀘定橋》那樣,讓人一看就知道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即不但要知道是一件什么事,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樣記一件事。
2.教師示范。向?qū)W生作自擬作文題的示范。讓學生向?qū)嶋H運用過渡,結(jié)合講評,一次習作課,我根據(jù)學生同桌的兩個爭著擦去桌上的“分界線”擬的《發(fā)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可以改擬成《課桌上的鴻溝填平了》或《他倆爭擦分界線》。大家發(fā)現(xiàn)擬后的題目角度小,讓人一看就知道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且新鮮有趣,具有吸引力。
3.擬題練習。文章加標題,看圖擬標題,修改原作文題,一文多題篩選,觀察現(xiàn)場擬標題等多種訓練。目的是采用多種手段反復練習,掌握規(guī)律,培養(yǎng)能力。
習作,不少學生把它視為畏途。做作業(yè)時,常把習作放在最后完成。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我經(jīng)常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請學生寫不拘形式的短文。
有一次,我請幾位同學上臺背課文,然后讓同學給予描述。任選一個自認為最有話可講的話題,一名同學講完后,大家提問題、補充、修改。幾個同學講完后,就要求大家以《看某某同學背誦課文》為題寫下來。這種小練筆,先說后寫,課堂氣氛好,學生感到有話可說,又能緊扣主題,把文章寫好。
對于一些能進行直觀教學的習作,我都盡可能地給出實物,讓學生細致觀察,抓住其特征,有的放矢地完成寫作業(yè)任務。如寫一種蔬菜,我把西紅柿切成兩半讓學生觀察,問看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已見。有的說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黃籽兒……我又問:“聞到什么味道?”有的說無味;有的說酸溜溜的。我又說:“想嘗嘗它的味道嗎?”學生興趣盎然,對寫作課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十分重視開動腦筋,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對選材的把握是學生下筆時的難點,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筆的低劣是六年級學生習作要想有所突破的關(guān)卡。每寫一次習作,老師要精心指導,教會學生審題、選材、構(gòu)思、修改。
那么,一個學期,單單靠那八篇作文,對六年級的同學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那怎么辦呢?很簡單,多練,多寫唄。我一般每星期布置一篇周末習作,而這篇習作也不是隨便布置的,要根據(jù)本單元后面的習作來布置,我們每單元的習作一般有兩篇至三篇,那課堂上的習作只能完成一篇,其余的就要在周末完成,那也不能說一到周末就一句話“寫某某作文”就算了,其實,對于周末習作,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如果你不強調(diào),不指導,那這篇習作也是白做的,因此,在布置周末習作時,我也會用15至20分鐘的時間來指導本篇習作的寫作要求,然后再來強調(diào)寫作的態(tài)度,比如習作的字數(shù)、書寫的情況、遣詞造句的運用等,以便學生完成本篇習作之后有所收獲,老師改的時候也輕松一些。說到“改”字,其實六年級的功課本來就是很重,一周又要改一至兩篇作文,說真的,很累,那怎么辦呢?我的做法是,學生在家里完成周末作文以后,家長有能力改的可以幫忙改,不可能改的,自己先改,自己評出好的部分,同時也寫一寫不足的地方,最后,老師就用評考卷的速度來完成評改習作的工作,會比較輕松一點。
另外,在初期讓學生每人買一個筆記本,每周寫一至兩篇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內(nèi)容,老師也要有所規(guī)定,比如,你今天要寫一篇課堂習作,可以事先讓學生寫這篇習作的讀書筆記,摘抄一些好詞佳句,到時可以運用在你的課堂作文上;再比如,你今天教了《索溪峪的野》,里面的好詞好句很多,你就可以叫學生把它抄在讀書筆記本上,然后讀一讀;比如,你今天教了《窮人》,你就叫學生去讀讀加拿大蒙格瑪麗的《綠山墻的安妮》,并把里面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摘抄下來,并附上幾句讀后感等。然后,在過一段時間后,把大家的讀書筆記拿來講評一下,或者是評獎一下,那樣的效果真的不錯。
此外,在習作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擬題定題的能力,不斷激發(fā)小學生的習作興趣。大家知道:好的一道作文題目,能很快吸引住學生,激發(fā)起他們的寫作動機,能讓他們積極展開思路,從頭腦中提取已經(jīng)儲存的信息作為題材,寫自己的真經(jīng)歷、真感受,如此,我們的習作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G623.2
B
1674-9324(2014)26-02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