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波
摘要:教師要經常性訓練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勤練筆的習慣,按照認知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一些作文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寫作要領,發(fā)揚一切為了學生的敬業(yè)精神,注意發(fā)掘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并進行激勵。
關鍵詞:作文能力;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265-01
語文教學中,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寫是重頭戲,學生的學習生涯和將來的社會生活中,許多事情都要用寫來表達,都要通過寫來實現。因此,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設法讓學生作文能力快速提高,怎樣快速提高初中學生作文能力呢?我認為,應該多方關注,快速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一、注重散筆訓練,培養(yǎng)學生動筆能力
許多學生一提到寫作文就感到無從下筆,沒有東西可寫,這和平時不訓練、懶動筆有很大關系。不管是中學生還是高年級小學生,作文能力都必須通刻苦的練筆才能在此基礎上談提高。學游泳,不下水練習,學不會;學唱歌,不天天練習,唱不好。同樣,學習寫作文,不堅持練筆也寫不好,沈虹野說:“文章硬澀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做?!痹鯓舆M行散筆訓練呢?具體做法是:每個學生每周至少要寫5篇日記。要求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文體不限,范圍不限,表達方式不限;要有內容,有感受,有觀點;可寫人,可記事,可寫景,可狀物;每篇應該在三百字以上,不能像記“工分”,不能像記“流水帳”。
如果只要求學生寫,不進行檢查、批改、評價,也達不到練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多辛苦一點了,每周或每兩周收交一次日記,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日記進行全面性的快速瀏覽并批上日期和等次,把寫得較好的,內容充實,表達方式突出,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的學生日記抽取出來,在征的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在全班進行傳閱表揚。而對那些很不認真的或記“流水帳”的學生在班上雖不批評,但卷面上要打上等次,并單獨找機會指出他們的缺點和不足。此外,平常語文作業(yè)中隨課文出現的縮寫、改寫、續(xù)寫、片斷描寫等也可以納入散筆訓練的范疇,只是批改隨作業(yè)同步進行而已。
二、多讀范、例文,培養(yǎng)學生模仿能力
學生學寫作文還要多讀范文、例文。教師要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書目,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借閱或到書店、圖書館查閱。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些經驗都是經過前人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讀范文或例文,首先是領會其內容,同時也是寫作方法的觀摩。讀別人的文章多了,耳濡目染,便會有意無意地模仿別人的寫法。教師還要要求學生讀范文、例文的過程中要注意識別和區(qū)分一些主要的文體,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等。雖然現在有觀點認為語文教學中要淡化文體,但是實踐經驗說明,對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說,過分強調淡化文體是不可取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認識到文體是客觀存在的,僅僅只是不排斥文體有交叉現象而已。如果不注重文體的訓練和引導,使學生寫出“非牛非馬”的文章必將遺害無窮。
三、注重作文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使學生把握作文過程的基本要領
文章是用語言文字作為材料構建起來的,把散亂的語言文字連綴起來形成一篇有思想有內容的文章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認真把握作文過程中的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1、學會審題。所謂審題就是動筆前,認真揣摩題目中的每一個字,從而明確題目要求,把握住寫作重點、文章的中心、取材范圍以及文體要求。審題的步驟方法一般是:理解題意,確定文體;分析題目,抓住題眼,明確寫作范圍;依據題意引伸出多種寫作角度,從中選取最佳角度,以利于立意。
2、學會立意。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主題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過文章內容所表達出來的主旨,立意應該做到正確、明確、深刻、集中、新穎。
3、學會選材。生活中的材料是豐富多彩的,作文時只能選取能夠為主題和中心服務的材料;選擇典型而真實的材料;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材料。
4、學會構思。構思包括:選擇入題角度;設置行文線索;安排段落層次;確定順序詳略:設計好開頭和結尾;處理好過渡照應;選取主要的表現手法等。
四、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文章是反映社會生活并表達一定思想感情的,文章內容如果不和社會生活相聯系,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讓人讀起來就會有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之感,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因此要求學生要用心去關照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關注自巳身邊的人和事。怎樣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呢?要多觀察,多用心去體驗,作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劉勰的《文心雕龍》里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只有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寫出的文章才有感染力,才能打動人,也只有傾注了真實的感情,寫作文時文思才會如涓涓細流不斷從筆尖流出。
五、通過“大”作文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作文能力
每月要求學生至少寫兩篇“大”作文(含單元測驗的作文),題目、材料及要求由教師提供,可以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或話題作文。作文的批改要詳細,文字、詞匯、語法、修辭、結構、中心思想等諸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都應該認真在學生作文上作出相關的批注。對于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應在全班作示范,或念或設專欄張貼,一方面供其它學生參考,別一方面對寫作者起到激勵的作用。
總之,作為語文課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教師要經常性訓練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勤練筆的習慣,按照認知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一些作文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寫作要領,發(fā)揚一切為了學生的敬業(yè)精神,注意發(fā)掘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并進行激勵,及時發(fā)現學生作文中存在的缺點并糾正和進行正確的引導,做到了這些,學生的作文能力將會快速提高,教師的教學將會收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