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會
現(xiàn)在許多家長和小學生面臨的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感覺語文學起來比較吃力,語文成績也不容樂觀,那么如何才能學好小學語文呢?
當前,人們都感到語文教材難了,其實不然,教材改革只是把知識面拓寬了,其改革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在掌握好基礎詞匯、簡單句型造句之后能順理成章地應用它們去描述事物、敘述事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擴大自己的視野。這需要家長和教師明白教材編寫的目的,適度地引導學生去獲知課堂以外的知識,了解中國豐富的文化底蘊。此外有些家長和教師存在一些誤區(qū),過分強調拓展課外知識而忽略了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基本字、詞、句練習不夠扎實,造成語文知識層面這棟大樓蓋不牢固,感覺越往上蓋也越難。所以,家長和教師要嚴把基礎知識質量關,讓孩子把教材需要掌握的字、詞、句掌握牢固,在此基礎上訓練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聽”要會聽,聽得準確,抓住別人講話的中心,理解所聽內容的實質?!罢f”要說得清,即逐步掌握準確鮮明生動的口語表達特點,能做到用詞準確、詞達意明、語言通順、層次分明、修辭恰當?!白x”有三方面要素:①閱讀方式:朗讀與默讀。②理解文章,即理解詞句段篇和修辭結構。③掌握文章脈絡,分析段落層次,獲得中心思想。主要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經歷從說到寫、從讀到寫兩個過渡,都是要通過書面語言有條理化地、生動地表達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去練習,從小段落開始,然后加上所感、所想和個人觀點。作文修改時采用學生先改、教師后改的方式,效果會更好一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授課當中貫穿進去,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獲得這些能力,并且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這幾種能力鍛煉的好習慣。
有些學生感覺語文學起來難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感覺語文知識特別煩瑣,內容比較散,什么都該學、處處是重點但又感覺總是抓不到重點,學起來特別茫然。語文知識重在積累,能力重在培養(yǎng)。根據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去培養(yǎng)耐心的品質,慢慢培養(yǎng)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知不覺就能消除他們畏懼的心理,從而愛上語文。哪些方法可以呢?我們不要采取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硬讓學生去背、去寫,而是通過先讀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文章(這些文章來自課文及課外讀物),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引導他們主動掌握好字詞的同時,從而感知其中的情感和領悟其中的道理。作為小學生,他們的智力和認知能力還未達到較高的層次,家長可以設置一些問題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也可以以比較形象的形式、游戲的方式去引導他們去獲取這些知識。
有些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和態(tài)度不太正確,學習語文純粹是以學習字詞為目的,感覺學起來就比較枯燥無味,因此我們要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讓他們愿意去學習和了解祖國的文化和歷史。教師和家長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和生活中與語文有關的機會去啟發(fā)學生,讓學生端正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以獲取知識和提高自己素養(yǎng)的平常心看待這門學科。
總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教師和家長還要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方法,多用鼓勵、獎勵的方式去增強他們的信心,并教給他們一些正確學習方法,讓他們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好習慣。學生只要以端正的態(tài)度去看待問題,我認為學好語文是水到渠成的事。
(河北省衡水市景縣留府鄉(xiāng)小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