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久鵬
摘要:對黑龍江省肉牛舍設計原則與參數(shù)進行了介紹,供參考。
關鍵詞:肉牛舍;設計原則;參數(shù);黑龍江省
中圖分類號:S8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6-0053-01
在黑龍江省的冬季,無論是磚混結構的牛舍,還是保溫彩鋼板結構的牛舍,舍內的環(huán)境和空氣質量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溫熱環(huán)境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冬季舍內的空氣特別潮濕,肉牛舍內大部分時間的相對濕度都在100%,所有時間的相對濕度都超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發(fā)布的《畜禽場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規(guī)定的相對濕度不超過80%的要求。而且,肉牛舍內的溫度和氣流速度相對較低。根據(jù)調查和測試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結合黑龍江省的氣候特點和肉牛的生理特點及行為習性,提出了黑龍江省規(guī)?;馀鲆?guī)范化、標準化牛舍的設計參數(shù)。
1 黑龍江省規(guī)范化標準化肉牛舍設計原則
1.1 寒冷地區(qū)肉牛飼養(yǎng)方式的改變
黑龍江省規(guī)?;馀鰬撚稍瓉淼乃ㄏ碉曫B(yǎng)方式改為散欄式飼養(yǎng)方式。栓系式飼養(yǎng)嚴重限制了肉牛的活動,不利于動物的健康,滿足不了動物的行為需求。肉牛栓系式飼養(yǎng)時,其飲水只能采用飲水杯或食槽兼用水槽,為了避免供水管路和飲水設備受凍,舍內的溫度必須保持在零度以上。因此,為了保溫就只好限制肉牛舍的通風換氣,使得舍內污濁、潮濕的空氣無法排出。
1.2 加強牛舍的保溫設計,確保畜舍有足夠的熱量用于通風換氣
采用保溫彩鋼板建造畜舍的墻體和屋頂,提高肉牛舍外圍護結構的保溫能力,減少肉牛舍內熱量的散失,確保肉牛舍內有足夠的剩余熱量用于通風換氣。在寒冷地區(qū)畜舍建筑中,通常采用的保溫材料為泡沫多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礦棉、玻璃纖維等。采用多層組合的外圍護結構,也可實現(xiàn)良好的保溫效果。但在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應注意做好隔氣、防潮處理,方可實現(xiàn)良好的保溫性能。東北農區(qū)利用當?shù)夭牧?,?7 cm的紅磚空斗墻,在中間加上保溫材料,并做好防潮處理,可提高墻壁的保溫能力。
1.3 采用大跨度、高舉架、坡屋頂?shù)慕ㄖ问?/p>
根據(jù)畜舍跨度的不同,畜舍檐高至少要達到3.6 m以上,屋面的坡度應設計為3~4:1。大跨度、高舉架、坡屋頂有利于空氣的流動,也增加了肉牛的立體空間,既有利于防寒防暑,也有利于通風換氣。
1.4 加強牛舍的通風換氣設計,增加水汽的排出
根據(jù)肉牛對通風換氣的需求,設置專用的縱墻進氣口和屋頂排氣管或通風屋脊,保證通風面積,而且進氣口和排氣管均設有獨立的調節(jié)裝置,以便根據(jù)外界風速和溫度的變化調節(jié)肉牛舍的通風換氣量,減少水汽在舍內的滯留。肉牛是相對耐寒的動物,可以考慮犧牲一定的保溫而加大肉牛舍的通風,以排出舍內的潮濕空氣。
1.5 搞好肉牛舍的排水設計,減少水汽的產生
設計好肉牛舍地面的坡度和排水系統(tǒng),確保糞尿和污水及時排出,減少水汽產生。加強飼養(yǎng)管理,采用電加熱飲水槽集中供水,確保低溫條件下肉牛的飲水需求,及時清除舍內的糞尿,設計好肉牛舍地面的坡度和排水系統(tǒng),確保糞尿和污水及時排出,減少有害氣體的揮發(fā)和水汽的產生。
2 黑龍江省規(guī)范化標準化肉牛舍設計參數(shù)
2.1 肉牛舍建筑要求及參數(shù)
黑龍江省規(guī)?;馀龆酁榇u混結構,屋頂為雙坡式,畜舍屋頂坡度較小,有的肉牛舍屋頂坡度只有5~6∶1。肉牛舍內多設置雙列牛床,多為對尾式布置,畜舍跨度在10 m左右,檐高3.0 m左右,每頭牛占地7~8 m2。畜舍的通風都是采用自然通風,基本都只設有屋頂排風管,而且冬季時屋頂排風管有
時也堵上。根據(jù)牛舍跨度的不同,采用大跨度、高舉架、坡屋頂?shù)慕ㄖ问?。牛舍檐高至少要達到3.6 m以上,屋面的坡度應設計為3~4∶1。舍寬12 m,高2.7~2.9 m,脊形棚頂。雙列式封閉牛舍適用于規(guī)模較大的肉牛場,以每棟舍飼養(yǎng)100頭牛為宜。大跨度、高舉架、坡屋頂有利于空氣的流動,也增加了肉牛的立體空間,既有利于防寒防暑,也有利于通風換氣。
2.2 舍內設備要求及參數(shù)
2.2.1 牛床 肉用成年母牛牛床長度一般要求在1.8~2.0 m之間,寬度達到1.1~1.3 m。肉用種公牛牛床長度一般要達到2.0~2.2 m,其寬度要在1.5 m左右。肉用肥育牛牛床長度參數(shù)為2.0 m,寬度要求為1.2 m,牛床要高出地平面5~8 cm。
2.2.2 飼槽 飼槽要建設成倒梯形樣式,底呈弧形,其上口寬度一般在65 cm左右,下口寬度40 cm左右,靠近牛體內側飼槽高度45 cm左右,遠離牛體外側飼槽高75 cm左右。
2.2.3 糞溝 排糞溝要求溝寬不得少于35 cm,深度不得少于10 cm,溝底坡度不小于10°,便于污水清理和流淌。清糞道寬1.5~2.0 m。牛欄兩端也留有清糞通道,寬為1.5~2.0 m。
2.2.4 飼料通道與舍門 飼料通道一般設置在飼槽前方,通道寬度為1.8 m左右,而且要高出地平面10 cm 。肉牛舍的門一般在牛舍的兩端正對中央飼料通道設置兩個雙推門,不設檻,門的大小為一般為(2.0~2.2) m×(2.0~2.2) m。
3 小結
黑龍江省地處東經121°-135°,北緯43°-53°,是公認的肉牛飼養(yǎng)黃金地帶。但冬季舍內潮濕、陰冷、污濁的空氣環(huán)境條件又嚴重制約了肉牛生產潛力的發(fā)揮,并導致肉牛的健康狀況惡化。因此,有必要對黑龍江省典型的肉牛場環(huán)境進行全面的調查,發(fā)現(xiàn)肉牛生產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并探討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原因,為設計并建造滿足肉牛生理需要的牛舍、提高肉牛的健康水平和生產水平提供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