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劉邦命令韓信率兵去攻打齊國,可等他率軍到達齊國邊境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消息,說是齊國已經(jīng)降漢——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劉邦命令韓信出兵的同時還派了一個人到齊國去,這個人的名字叫酈食其。這個酈食其是個說客,靠出謀劃策、耍嘴皮子過日子。這家伙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跑到齊國做齊王的思想工作,居然給做通了——齊王同意降漢,歸順漢王劉邦。雙方談好了投降條件,酈食其派人送信給劉邦,說齊國這塊地方已經(jīng)搞定了,用不著打仗了,齊王也就留著酈食其在齊國喝酒了。
這個時候,韓信的軍隊還在往前進發(fā)。路上得到了這個消息,韓信心想,這仗不能打了,都投降了還怎么打呀?范陽辯士蒯通就給韓信出主意了。蒯通說,將軍,漢王命令您去攻打齊國,對吧?韓信說,是呀,有這個命令。蒯通問,那他命令您停步了嗎?韓信說,這個命令倒是還沒有接到。蒯通說,這就對了,你沒有接到讓你停止進軍的命令,你干嗎要停呢?請將軍想一想,將軍作戰(zhàn)幾十年,浴血奮戰(zhàn),打下了多少座城池呢?大概五十多座。這個酈食其一根舌頭說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七十二座。請將軍您想想看,我們前方將士奮不顧身英勇作戰(zhàn)打了好幾年還不如酈食其幾句話重要嗎?這個功勞可怎么算啊?韓信說,也對,這話可怎么說?不管他,打,繼續(xù)去打。
韓信這一繼續(xù)進軍,齊王知道后就惱火了,不是說得好好的嘛,我都歸順了,條件都談好了嘛,怎么又派兵打呢?你這是詐我??!齊王馬上反應過來,氣哼哼地說,酈食其你這個騙子,是你使的陰謀詭計讓我解除武裝的——因為現(xiàn)在整個齊國七十二座城池已經(jīng)不設防了……
齊王一怒之下,就下令把酈食其扔到油鍋里去了。這樣一來,韓信算是破壞了劉邦的整個戰(zhàn)略部署。本來能和和平平地把齊國的問題解決掉,為什么要打這場仗呢?
開動腦筋
1.你認為韓信得知齊國已經(jīng)降漢還要攻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本文最后一句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寫作鏈接
如果你也是個說客,要說服韓信不去攻打齊國,你會怎么說?設計一段話。(可以模仿蒯通步步追問的方法)